鸡形目科普--白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为中国特有的世界受胁物种和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雄鸟全长约80厘米,雌鸟约50厘米。雄鸟头部暗褐色;后颈和侧颈灰白色;颏、喉及前颈黑色。上背和胸栗色,散有黑斑。下背和腰黑而闪蓝,具白色横斑和羽缘。飞羽棕色或浅栗色,杂有细纹。尾羽长,橄榄灰色,具多数栗色宽横斑,腹部为白色。嘴黄褐色,脚暗灰色。雌鸟体羽大部棕褐色。上体满缀以黑斑纹,背部具白色矢状斑。栖息于海拔300~1000米的崎岖山地及山谷间的丛林中,多见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也见于茂密的竹丛及下木间。喜集群,常呈3-8只的小群活动。多出入于森林茂密、地形复杂的崎岖山地和山谷间。性胆怯而机警,活动时很少鸣叫,因此难于见到。在发现异常情况时,亦是先急跑几步再停下观察动静,如无危险,则悄悄走开或飞走;如发现敌害临近,则马上起飞,同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活动以早晚为主,常常边游荡边取食,中午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与孔雀、鸳鸯等相同,属雄性羽色鲜艳、雌性羽色普通类。
食性: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叶、茎、芽、花、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春季主要吃紫云英、卷柏、马兰、看麦娘、半夏、半边莲、草、叶底珠、齿缘苦、繁缕、紫花地丁、石吊兰,以及萝卜、油菜的茎叶、香菇、木耳、稻谷、玉米和部分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夏季则主要啄食锦鸡儿、山胡椒、野鸦椿、猕猴桃、五味子、野葡萄和昆虫。秋季主要以果实和种子,特别是壳斗科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冬季主要以蕨类、谷粒、玉米,以及植物嫩芽、茎和根为食。常成群到取食地觅食。觅食地点较为固定,常到农田觅食,觅食活动主要在清晨和傍晚。
繁殖期4-6月。一雄多雌制,交配结束后雌雄各自分开,3月末即见雄鸟出现发情行为,雄鸟求偶炫耀为侧面型;发情时全身羽毛蓬松,并不断在雌鸟周围来回走动,身体略向雌鸟倾斜,靠近雌鸟一侧的翅下垂,尾略张开,亦向雌鸟一侧倾斜,头向前伸,目视雌鸟,同时发出’gu-gu-gu’和ju-ju-ju’的叫声。交配时雄鸟啄住雌鸟头部羽毛,上到雌鸟背上进行交尾,状如家鸡。营巢于林下或林缘岩石下、草丛中、灌丛间和大树脚下,甚为隐蔽,亦较简陋,主要以枯枝落叶和草茎构成,盘状。大小为外径24. 0-29. 0cm,内径14. 0-20. 0cm,深6. 5cm。每窝产卵5-8枚,卵奶油色或玫瑰白色、光滑无斑。每日或隔日产卵1枚,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4-25天。
这种白颈长尾雉比普通野鸡好看的多 欣赏白颈长尾雉、艳丽夺目 欣赏了 详细看看白颈长尾雉的介绍,内容丰富,鸡形漂亮。 引用第1楼深水微澜于2013-05-11 18:22发表的:
这种白颈长尾雉比普通野鸡好看的多
现在很稀有了! 引用第4楼青鸟欢歌于2013-05-11 21:08发表的:
详细看看白颈长尾雉的介绍,内容丰富,鸡形漂亮。
谢谢青版来指导! 欣赏白颈长尾雉 欣赏~白颈长尾雉谢谢分享 真漂亮 学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