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祥 发表于 2013-5-25 17:30:30

雁形目科普--斑头雁

斑头雁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

斑头雁两性相似,但雌鸟略小。成鸟头顶污白色,具棕黄色羽缘,尤其在眼先、额和颊部较深。头顶后部有二道黑色横斑,前一道在头顶稍后,较长,延伸至两眼,呈马蹄铁形状;后一道位于枕部,较短。头部白色向下延伸,在颈的两侧各形成一道白色纵纹;后颈暗褐色。背部淡灰褐色,羽端缀有棕色,形成鳞状斑;翅覆羽灰色,外侧初级飞羽灰色,先端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尾灰褐色,具白色端斑。颏、喉污白色,缀有棕黄色,前颈暗褐色,胸和上腹灰色,下腹及尾下覆羽污白色,两胁暗灰色,具暗栗色宽端斑。虹膜暗棕色,嘴橙黄色,嘴甲黑色,脚和趾橙黄色。幼鸟头顶污黑色,不具横斑;颈灰褐色,两侧无白色纵纹;胸、腹灰白色,两胁淡灰色,无暗栗色端斑。

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性喜集群,繁殖期、越冬期和迁徙季节,均成群活动。刚迁到繁殖地时,多呈小群栖息于湖滨草滩上,或游泳于已经解冻的浅水中。性机警,见人进入即高声鸣叫,并立即行走到离入侵者较远的地方,常与人保持150~200m的距离,如人再逼近,则成群飞向湖中或湖中未融化的冰块上。随着鸟的不断迁入,集群越来越大,有时多至数百甚至上千只。斑头雁尽管游泳很好,但主要以陆栖为主,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陆地上,善行走,虽显得有些笨拙,奔跑也很快捷。飞行能力亦很强,当飞行中的雁群要在水面或草滩上降落时,通常要成群的在上面盘旋飞行一两圈后才降落下来。

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多黄昏和晚上在植物茂密、人迹罕至的湖边和浅滩多水草地方觅食,冬季也到农田中觅食农作物。

通常在3月末4月初进入繁殖地。多呈小群迁来,成群活动在湖边草地或湖中未融化的冰上,并逐渐形成对和在群中出现追逐行为。4月初对已基本形成,开始出现交配活动。交配在水中进行,通常是雄鸟首先围绕着雌鸟游泳,并不断地上下伸缩着脖子和逐渐游向雌鸟身旁,同时发出轻微的‘gag-gag’声,并不时将头伸到水中作头浸水运动,待雌鸟有所反应后,雄鸟立刻爬到雌鸟背上,用嘴咬着雌鸟颈部羽毛,扇动两翅,进行交配,之后,雌雄双双游泳于水中。通常营巢在人迹难至的湖边或湖心岛上,也有在悬崖和矮树上营巢的,常呈密集的群巢,有的巢间距仅为0.3m。最早开始营巢在4月初,多数在4月中旬。营巢以雌鸟为主,雄鸟起协助和保护作用。营巢时雌雄鸟共同将营巢材料运至巢地,然后雌鸟卧伏在地上,以身体为中心,两脚不断地向后挖掘,使地面形成一个小圆坑,再铺以枯草茎和草叶即成。当产出第一枚卵后,雌鸟还要从自己腹部拔下绒羽铺在窝内,同时雄鸟还要继续运送巢材供给雌鸟修整巢。通常巢略高于地面,呈盘状。通常在巢筑好后10~12天开始产卵,时间在4月中旬至4月末。每窝产卵2~10枚,通常4~6枚,每隔1天产1枚卵,产卵时间多在清晨2时左右。如巢被干扰和破坏,雌雁则立刻弃巢并用枯枝和泥土将卵掩埋。如果时间允许,则繁殖第二窝。卵呈卵圆形,白色,经孵化后变为污白色。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通常在巢附近守卫警戒,有时将头插入翅下,单腿站立休息,孵化期28~30天,孵化温度为37.80℃。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活动。

深谷晨鸣 发表于 2013-5-25 19:55:01

好漂亮的头、欣赏了

沈永波 发表于 2013-5-26 09:41:51

学习了

深水微澜 发表于 2013-5-26 10:17:05

头上的两道黑斑很好看

和谐相依 发表于 2013-5-26 10:19:22

学习了 谢谢分享

曦哥哥 发表于 2013-5-26 13:35:05

漂亮的斑头雁。。。学习并欣赏了。。。。。

明慧明慧 发表于 2013-5-26 15:04:56

了解一下斑头雁

wu3698 发表于 2013-5-27 00:51:43

认识班头雁.像天鹅.

青鸟欢歌 发表于 2013-5-27 21:46:35

来看看雁形目科普--斑头雁 漂亮

蓉枫鸟迷 发表于 2013-5-28 19:17:31

学习学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雁形目科普--斑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