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花鸟 发表于 2013-5-28 21:40:12

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齐白石画牵牛花约始自上世纪二十年代,源自一段与梅兰芳先生的友情。齐白石在梅兰芳处见到“百来种样式的牵牛花,有的开着碗般大的花朵,从此我也画上了此花。”齐白石看到这些似曾相识的他童年记忆中的篱边牵牛花,引起了他对宁静亲切的田园诗意的共鸣,非得画出这些留在记忆中的亲切的,有感情的东西来表达对家乡,对孩童生活的眷恋之情。以牵牛花入画,成为齐氏艺术的经典符号。此幅《牵牛蜻蜓》以盆栽形式呈现,比之于随意滋长的植物,多了一份家的归属感与脉脉人情味。作者以洋红画花,花青、藤黄染叶,浓墨勾画盆中的竹支架和叶脉,寥寥数笔,牵牛花的生动形态便跃然纸上。枝叶、藤蔓穿插有致,红色的牵牛花居于花盆左侧,娇丽动人,其上的蜻蜓更是点睛之笔,为画面增添了生气。此幅《牵牛蜻蜓》画风单纯平直、鲜活有趣,充满明朗乐观的基调。齐白石的画总是积极向上的,歌颂生活的美好,这也是其作品脍炙人口,备受喜爱的原因。
  《菊花》是齐白石寓意抒怀之作。画中菊花以藤黄布色,配以浓淡相宜的墨线勾勒花瓣轮廓,沉稳而不失生机。叶子则以花青染就,叶脉和支撑的竹竿用墨线勾画。画中的菊花千叶重瓣,花头如球,花瓣如舌。菊花象征着一种君子的情怀,隐逸的情结,人淡如菊,菊花的幽雅和耐寒一直是文人士大夫最爱的品质,千百年来屡屡入画。齐白石可以说是菊花的知音,他笔下的菊花尤为娇艳夺目、烂漫多姿。综观此作,笔法精妙,结构谨严,写物逼真,托物以写意,状景以抒怀,不愧为大师的精心绘制之作。

大连小小 发表于 2013-5-28 21:47:32

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沙发欣赏,谢谢分享

青山曹 发表于 2013-5-28 22:13:37

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欣赏了。

深谷晨鸣 发表于 2013-5-28 22:17:18

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欣赏、画得有味

星天外 发表于 2013-5-28 22:22:33

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了解了!

佛灯火 发表于 2013-5-28 23:33:43

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齐白石构图最精彩的就是四条边,《牵牛蜻蜓》看似塞得很满,实际上最吸引我们目光的还是那一串红得耀眼的牵牛花。右边题以长款和牵牛花相呼应,红黑对比产生的视觉效果是那么强烈而美妙。那方印的位置,似乎漫不经心,实则移易不得,轻而易举的消减了“蜻蜓”的重量。满满的一幅画,看起来却是那么空灵而精神健旺。
《菊花》是齐白石经常表现的题材,花头的画法还有些吴昌硕的影子,笔法和章法已全然是自家面目了。“四君子”中齐很喜欢画梅和菊,兰竹画得比较少。
谢谢靖版精彩分享。问好。

砚池鱼 发表于 2013-5-29 07:58:03

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这是齐白石典型的题材。尤其牵牛花的大红和大黑是独创。

文玩小鑫 发表于 2013-5-29 08:53:31

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欣赏了

靖江花鸟 发表于 2013-5-29 09:59:01

Re: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引用第5楼佛灯火于2013-05-28 23:33发表的 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转帖) :
齐白石构图最精彩的就是四条边,《牵牛蜻蜓》看似塞得很满,实际上最吸引我们目光的还是那一串红得耀眼的牵牛花。右边题以长款和牵牛花相呼应,红黑对比产生的视觉效果是那么强烈而美妙。那方印的位置,似乎漫不经心,实则移易不得,轻而易举的消减了“蜻蜓”的重量。满满的一幅画,看起来却是那么空灵而精神健旺。
《菊花》是齐白石经常表现的题材,花头的画法还有些吴昌硕的影子,笔法和章法已全然是自家面目了。“四君子”中齐很喜欢画梅和菊,兰竹画得比较少。
谢谢靖版精彩分享。问好。

感谢佛版精彩点评,学习了

深水微澜 发表于 2013-5-29 10:08:51

Re: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

大师作品,不同凡响

佛版点评,精彩到位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齐白石《牵牛蜻蜓》和《菊花》赏析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