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子卿 发表于 2013-6-4 20:08:10

归期于心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抑或漂泊。年少时,意气风发,欲仗剑天涯,看一看人世的繁华。于是,人走过了莺歌燕舞、十里荷香;走过了秋蝉凄切,冬梅傲霜;亦走过了人世千寻、红尘万丈。及至年老之时,环顾四野,夕阳铺地、暮色苍苍,而自己已是垂垂老矣,不复当初。
人之一世,飘忽如风中柳絮、雨中浮萍。生之多舛、命之多艰便是注定了人生荒凉的本质。在人生的风雨飘摇之中,若能有一处安身安心,该是何等的欣慰?你听,千年之前,李白喟然叹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女子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 《诗经》中就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诗句。关于“归”,最让人感慨的是东坡。其后期诗作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便是“ 归 ”,如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想东坡饱经了人世沉浮之后,所盼望的,便是归到一个安心的地方,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之最后,无非一抔黄土。古语有曰:鬼者,归也,其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 。然,纵浪浮沉之主,有其心的归处。想来,心的归乡无非有以下几种:宗教、哲学、艺术、爱与自然。宗教看透了人生是苦的本质,并企图超越人生诸般苦处。哲学以其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而超越痛苦。艺术,在其创造美的过程中超越了人世的痛苦而获得永恒的宁静。而爱,则是芸芸众生最温暖的归处吧。至于自然,心若归于自然,则行于繁华集市、红尘深处也可心如秋水,波澜不惊,也可步履从容,谈笑自然。即便是面临死生之地,亦可抚掌而笑。想那陶潜,归隐田园之后,躬耕田野,荷锄而归,日子虽然清苦,却无官场琐事相扰,他归去之时,心里一定是笑着的吧。
生而为人,自出生之时,大概就是孤儿了吧,虽有亲朋好友,他终须一人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如今之我,三十而立,却依然拔剑四顾,心下茫然。院子里,我的伯劳在树上发出聒噪之声,独自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则难免怅然若失。


终有一天,当我的归期来的时候,当我归去的时候,只盼望有人携我执手,与我风雨同归,至于归处,是碧落,或是黄泉,我都可俯首微笑,然后转身离去。

白衣子卿 发表于 2013-6-4 20:14:53

献丑了,我养的棕背伯劳。

白衣子卿 发表于 2013-6-4 21:42:27

回 11楼(天上飞鹰) 的帖子

切勿灌水

青鸟欢歌 发表于 2013-6-4 22:16:41

好一篇发自内心的感言,用笔简洁流畅,章法考究规范。凸现了对生活深入的观察和对人生本质的把握。
把握好人生的度是十分重要的。
问好楼主!

白衣子卿 发表于 2013-6-4 22:21:24

回 2楼(青鸟欢歌) 的帖子

感谢青版,问好

深谷晨鸣 发表于 2013-6-4 22:33:43

拜读了、受益良多

白衣子卿 发表于 2013-6-4 22:38:32

回 4楼(深谷晨鸣) 的帖子

深谷兄客气了

张亚钧 发表于 2013-6-5 08:18:13

拜读了

白衣子卿 发表于 2013-6-5 11:02:15

回 6楼(张亚钧) 的帖子

谢谢朋友

呈祥 发表于 2013-6-5 12:16:14

拜读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归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