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形目科普--中华鹧鸪
中华鹧鸪中等体型30厘米,又称中国鹧鸪、越雉、怀南。属鸡形目、雉科。中华鹧鸪雄鸟的体长为282~345毫米,体重292~388克;雌鸟体长为224~305毫米,体重255~325克。它长得比石鸡更为俏丽,头顶黑褐色,四周围有棕栗色,脸部有一条宽阔的白带从眼睛的前面开始一直延伸到耳部,在这条白带的上面和下面还镶嵌着浓黑色的边儿,更衬托出它的眉清目秀。它的身体上的羽毛也很有特色,除颏、喉部为白色外,黑黑的体羽上点缀着一块块卵圆色的白斑,上体的较小,下体的稍大,下背和腰部布满了细窄而呈波浪状的白色横斑;尾羽为黑色,上面也有白色的横斑,色彩对比十分鲜明。它的虹膜为暗褐色,嘴黑色,腿和脚为橙黄色。
中华鹧鸪喜欢单独或成对活动,像其他鸡类那样善于结群。飞行的速度很快,常作直线飞行。它们的警惕性极高,总是隐藏在草丛或灌木丛里,极难发现。受惊后大多飞往高处,这一点与其他鸡类不同。
中华鹧鸪为杂食性,主要以蚱蜢、蝗虫、蟋蟀、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各种草本植物,以及灌木的嫩芽、叶、浆果和种子,还有农田中散落的谷粒、稻粒、花生、黄粟等粮食颗粒和甘薯、半夏、槐树果、油菜花等。
中华鹧鸪的繁殖期为3~6月,3~4月间开始求偶交配。求偶期间鸣叫更为频繁,常在山岩、树桩、灌木或乔木枝上鸣叫,尤以黎明和黄昏时更甚,往往是一鸟先鸣叫,其他雄鸟一起跟随,此起彼伏。营巢于山坡草丛或灌丛中。巢甚为简陋而粗糙,多由干草、树枝构成,内垫有少许羽毛。每窝产卵3~6枚,多时可达8枚。卵为椭圆形或梨形,颜色为淡皮黄色至黄褐色。孵卵由雌鸟承担,甚为恋巢,孵化期为21天。雏鸟出壳后不久即可跟随亲鸟活动,如遇天敌袭击,立即钻入草丛中隐匿,而雄鸟则善于将敌害引走。 自己坐沙发! 欣赏欣赏。 漂亮、欣赏了 进来欣赏一下中华鹧鸪 学习学习欣赏欣赏 欣赏学习了 欣赏了。 漂亮,欣赏了! 欣赏 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