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之行
周六是个大晴天,承蒙论坛虫友指点,一同前往南口野采,事先声明,南口之行对于我而言主要是熟悉路径,多看看,学习学习。早上6点,虫友就电话催我,似乎比我还急,已是跃跃欲试了。话说回来我不是一个人出门,还带了我家太子。从小耳濡目染,我擅长的,基本上这小子也全行了。之前,虫友比较顾虑,说是现在的孩子都不好这口,我们这些老传统的玩法根本就打动不了小一辈的心。我倒是觉得不全是这样,现在的孩子学习比较辛苦,就拿我家孩子来说,一个暑假报了N多个班,哪有那么多时间干这个。总之,我还是愿意我家娃儿多接触自然,天天沉浸在书本里,实在是悲哀。
上京藏高速7点钟就非常的堵,没办法,周六就是这样,八达岭、十三陵、游人如织啊。还算好,进山也就是8、9点钟。南口这边的蝈蝈确实很多,可以用漫山遍野来形容。不像我抓蝈蝈的地方星星点点,有数的几只。顺着山一边观光、一边细细地聆听漫山的小精灵欢快的歌唱。转过几个弯,进到山的深处,停车下马,准备一试身手。
虫友开玩笑说:论坛上吹嘘一个小时抓6、7只蝈蝈,这一趟要是言过其实你可就惨了。我说试试吧,也没多大把握。不过这边情况那是相当的不错,停车下来,翻过水泥的路基,里面的草丛里、荆条树上、蒿草上都可以听到蝈蝈的声音。循声而去,很快发现目标,这边的蝈蝈比较傻,两个抄子一拢就搞定了。第一只是只铁的,颜色纯正,不错。原来打算留给虫友的,后来自己留下了。在水泥路基的外面十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内,我只走了一个来回就抓到了4只蝈蝈,时间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更有甚者,这里的蝈蝈甚至不用听叫捕捉,只需要仔细看就能发现目标。从捕获第一只开始,我就试着在荆条树上寻找目标,结果确实不用听叫就能找到。
捉到几只以后,我就放慢了速度,虽然每只看到的蝈蝈我都上前尝试捕捉,但主要的目标是想捉两只通体翠绿的蝈蝈,和本地的母绿蝈蝈。不过这个目标却没有实现。特别是翠绿的蝈蝈,走了一路都没有发现。本地的蝈蝈主要是铁的、青的、质量还算不错。换了几个地方,帮助虫友抓了3只可心的蝈蝈,我还是一路看过,蝈蝈也抓了几只,看的多,抓的少,因为青的比较多,多了也没有用。几个点上我确实听到了3-5只好叫的蝈蝈,不过无限风光在险峰,我认为最好的三只全都在比较险的地方。其中有一只我做了尝试,一点点往前走,前面是20米深的沟,一颗酸枣树,一只气定神闲的蝈蝈,声音中深沉中带着一点苍老,这季节的蝈蝈那有什么老的。再往前一步,脚下踏空了,不行了,只能看看了。还有两只都在垂直的高高石壁上酸枣树梢。唉,好的东西都不容易得到啊。
临走的时候小有收获,在路边的灌木上听见一只蝈蝈叫的还不错,是我家公子最先发现的,不过我一眼看过去,原来最先发现的是一只山青的母蝈蝈,那只叫的还在底下呢。我先把母的收下,他们把公的从底下往上赶(那家伙居然傻到真的向上爬),我负责收官。
这一趟收获十几只蝈蝈,时间就不算了,因为要是放开了抓,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也没有必要啊。虫友满意而归,我是略有遗憾,翠绿的没抓到,山青母倒是有一只。马马虎虎吧,生活总是有点遗憾的。
总体评价,南口的蝈蝈数量多,品种有铁、青、绿三种。但个头的质量不同区域的虫子差别较大,比之十三陵的蝈蝈个头还是稍小一点,我就没看到大号的。质量上今年的蝈蝈两地相比还是十三陵的稍好一点,这个倒不是品种的差异,有一个小插曲:在南口本想顺手抓点蚂蚱喂家里的蝈蝈,可是基本是两手空空。十三陵那蚂蚱就多了去了,食物多了,蝈蝈可能就长得大些,我想是这个缘故吧。
我还是坚持啊,认了路,今年也就这样了,再抓蝈蝈就是明年夏天了,希望来年能捉到翠绿的蝈蝈。虽然漫山遍野都是蝈蝈,我仍然希望保有这片乐土,青山绿水快乐长存,各位虫友共勉。 沙发欣赏 抓的那个大憨,确实是今年最棒的一个,最后一个,和母的一起逮的那个,个儿大,漂亮,叫声却不行,还有个小的,叫声尚可。胳膊上确实是被蛰了,肿了,TMD!全绿的,是还没走到地方。楼主抓蝈蝈技巧,的确佩服!你在,我就不用动手啦,哈哈哈哈! 能那么多的蝈蝈 不错啊 支持, 欣赏欣赏 风水宝地啊~~~野生的蝈蝈和气候有很大联系,气候适宜个头就大嘛。 引用第2楼xyzzy053于2013-08-11 16:20发表的:
抓的那个大憨,确实是今年最棒的一个,最后一个,和母的一起逮的那个,个儿大,漂亮,叫声却不行,还有个小的,叫声尚可。胳膊上确实是被蛰了,肿了,TMD!全绿的,是还没走到地方。楼主抓蝈蝈技巧,的确佩服!你在,我就不用动手啦,哈哈哈哈!
就是有点累啊天气热回家就睡觉头一只铁的叫的还行不如山沟边上那棵酸枣树上的 那只确实好 引用第6楼宸宸宸于2013-08-11 18:04发表的:
就是有点累啊天气热回家就睡觉头一只铁的叫的还行不如山沟边上那棵酸枣树上的 那只确实好
你要是会抓蛇就好啦!回来老后悔没抓那条蛇,这玩意比蝈蝈难得哈。现在揪心的是胳膊上这大包,快收工了来这么一下,亏了! 蝈蝈不错,玩的开心! 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