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ek00 发表于 2013-11-24 17:55:20

“卫生斗虫”的提出

本人很小时候看见大人们聚在拜堂里斗虫,被那种金戈铁马般的气势、输了时的恼怒、赢了时的高兴劲所感染,从此爱上蟋蟀一发不可收拾。为对虫的爱,改变了我本应该的人生轨迹。每到放暑假时,我就会到小区外的农田里去捉蟋蟀,回来后我和小朋友一起斗着玩。那时侯的开心和童趣,直到今天,在我的脑海里还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18岁开始参加工作,无论多忙多累,每年的八月、下班后、星期天,都会约上几位朋友同事,一起捉虫、斗虫,以至于三十岁还未找到志同道合的爱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80年代,城市的范围越来越大,农田越来越小。蛐蛐也越来越难捉到大的、好的。花鸟市场就已经有商品虫卖了。到了90年代,江南玩家就已经开始下北方觅虫。市场上的北方虫也成了主流商品,少则几元,多则几千,蟋蟀成了真正的商品。我已然成了商品蟋蟀后名副其实的奴隶。
什么叫商品?商品就是存在价值意义的物质!它可以用来直接和金钱做等价交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商品等于金钱,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性价比也很高。那么由于蟋蟀的来源变了,他的价值也从根本上起了变更。
斗蟋蟀是一种古文化,据说500年前是宫中,皇帝、大臣们娱乐的游戏,它既能修身、又能养性。在得到安逸的同时,又不忘边垂还有战事。当时在全国明间也很流行,并形成了一套进贡机制,真叫做是宫民同乐。到了今天在一些人的眼里,斗虫怎么会和赌博混为一谈。这是中国虫文化一种伤哀。
“卫生麻将“一词,现在在上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从禁到如今麻将室遍地开花,以成为了上海人的一种业余文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既能放身心,又能和邻里,受到了大家的喜爱。那“卫生斗虫”(“卫生斗虫”的提出,本想申请专利,现无偿提供网友享用)又何尝不可?它既符合了商品等价金钱交换的规律,又迎合了广大虫友们的喜好。往往有许多的事一但超过了尺度,就会走向反面。但这不光是斗虫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比如:喝酒、蹬山旅游、开车过马路等等……生活中的每件事,它都存在另外一面,那要看每个人的把握能力的。只要在宣传力度上加强了,虫友们有了正确的把控能力,为增加斗虫的竞争力,“卫生斗虫”也不是不可以推广的。
现在,有些人对斗虫的清规戒律说起来头头是道。一但要做起实事的时候,他们总是无利不起早。他们所醉心的是“自己出名牟利”。公益的事,我没有看见他做过一桩。如今,好在有人站出来了,6.27南北文化交流会,秋收老师的“赵氏相虫法”,全国各地虫界实力派名人的无偿登台演讲,又一次拉开了促进中国虫文化的序幕。这次交流会参加的人数之多,也是建国以来最多的。陶家鳞、龙润虫友、盆迷、草民、王春等的义务工作和财力投入,以及北京、徐州、沧州、南京、南通等外地虫友的积极支持,也是功不可没的。我看到了一种积极的、高尚的、健康向上的中国蟋蟀文化,又在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当蟋蟀依然成为了一种商品的时候,“卫生斗虫”的提出,能否迎合虫友们的心理?虫友们的玩虫心态是否也应该健康的改变?愿在网上和虫友们探讨,并欢迎有不同意见。

蟋蟀罐 发表于 2013-11-25 14:30:26

卫生斗虫,看不懂,

蟋蟀罐 发表于 2013-12-2 06:50:08

人呢?支持一下!

wdjgst 发表于 2013-12-2 20:56:37

这个理念不错,将来还应推出卫生嫖娼。

上海小张 发表于 2013-12-3 09:27:19

感谢分享

28年鸟龄 发表于 2014-3-16 20:41:04

感谢分享!

熊飞地北 发表于 2014-3-30 13:42:25

爱国卫生运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卫生斗虫”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