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网行 发表于 2013-12-15 15:11:26

紫砂的隙泡结构!

判断烧成品材质是否为紫砂、或者说烧成品是否还保持紫砂特性的标准。
紫砂的成分,可以简单地分为石头和粘土。石头,相当于骨骼,黏土相当于肌肉(周高起将它称为“丞弼”)。骨骼,主要是石英颗粒、硅酸盐团结物,呈色和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钾钠钙等有机物都在黏土里面。
石英的熔点高,黏土的熔点低。烧制时,黏土总是先融化。高温熔化过程中,黏土中的碳酸根分解,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形成气泡。在颗粒(团结物)中,形成封闭性气泡,在颗粒之间(或者颗粒中的气泡破裂),形成气孔。
隙泡结构的出现,需要四个条件:1、必须具有熔点不同的颗粒;2、熔点低的颗粒必须具有碳酸根;3、碳酸根分解释放出气体;4、碳酸根适度分解,气泡不能没有,也不能破裂。
黏土,因为成分单一,没有石英颗粒,所以不符合第一个条件,所以黏土烧结后(尽管是适度烧结),不会出现隙泡结构。不烧结,都是开放性气孔,渗水吐黑;烧结,就会充分融化,完全没有气孔。所以黏土制作的“紫砂壶”,要么吐黑(坯体强度也低,易碎),要么磁化,敲击起来声音很脆。
紫砂,如果不适度烧结,也不会出现或保留隙泡结构。未烧结,渗水吐黑;过度烧结,也会磁化(过度熔化)。
所以,只要看烧成品是否具有隙泡结构,就能判断茶壶是不是用紫砂材质做的、用紫砂材质做的紫砂壶是否还具有充分的实用和审美效能。

佛灯火 发表于 2013-12-16 19:01:49

学习了,谢谢。

asdwec 发表于 2013-12-16 23:33:16

得意网行 发表于 2013-12-17 08:46:51

关键是如何判断紫砂的隙泡结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紫砂的隙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