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胡 发表于 2013-12-18 13:45:36

金丝雀红眼与暗纹性状的探讨

[size=4

  
  红眼鸟的暗纹是指由红眼基因抑制黑羽色基因表达,形成的一种羽色与眼色连锁表达的羽色现象。暗纹一般是指在金丝雀某些部位(如背部)的羽毛上有浅褐色色斑的羽色现象。
  红眼色基因是Z性染色体上差别区段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黑羽色基因是常染色体或Z性染色体上等位区段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它们单独存在时,按各自独立的遗传规律表达。当它们共同存在于同一个基因组合体时,由于红眼基因是黑羽色基因的隐性上位基因,因此当红眼基因处于显现状态时,就会出现红眼基因抑制黑羽色基因表达的羽色现象。且这种抑制还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红眼性状与黑羽色性状连锁遗传的特征。
  黑羽色基因本身属于显性基因,当隐性的红眼基因不是处于显现状态时,在各种携带有黑斑类羽色基因与纯(单)羽色基因杂合的组合中,只要携带有黑羽色基因,黑羽色性状一般都会呈现不规则显性遗传的特征。各种不规则花型的杂花羽色鸟,就是黑斑类鸟的黑羽色基因与纯(单)羽色鸟的纯(单)羽色基因杂合时呈现的羽色表型。
  而当一只鸟的基因组合中同时携带有红眼基因与黑羽色基因,且红眼基因处于显现状态时,黑羽色基因就会出现表达受抑形成的褐化表达现象,即我们常说的暗纹现象。一般情况下,暗纹羽色性状是和红眼色性状同步显现的,有一定的连锁遗传关系。因此在红眼性状显现状态下形成的这种暗纹羽色,既表现有与红眼性状连锁形成的伴性遗传的特征;又具备有相对于各纯(单)羽色性状形成特定的显性遗传特征。即:黑羽色基因表达受抑形成的暗纹羽色性状相对于纯色的黄、白、红等单羽色性状呈显性遗传。换句话说,在红眼性状显现状态下,暗纹羽色性状与各色的纯(单)羽色性状杂合时,只表达暗纹羽色的性状或黑色素表达受抑的其它形式。这也就是有实践经验的鸟友常说的:红眼鸟的暗纹羽色不易干净或“脏”的根本原因。
  红眼性状不仅对黑羽色基因有抑制表达的作用,对褐羽色基因同样有抑制表达的作用。在用各色红眼鸟与各色褐化鸟(如香色、驼桂、古铜)进行杂交育种活动时,同样可以得到暗纹羽色。
  暗纹现象只是黑羽色基因受红眼基因抑制形成的一种羽色表达形式。在携带有黑(褐)羽色的黑(褐)斑类鸟与红眼鸟杂交实践中,羽色中出现黑色素表达受抑的形式还有很多。例如:在红眼鸟的颈、背、翅条、尾条等裸眼可见的羽毛显露部分,出现白羽色褐暗纹、黄羽色褐暗纹、红羽色褐暗纹等羽色;在有些红眼鸟的背部等显露部分羽毛不出现暗纹,但在颈部、肩部等部位出现少量黑羽轴、黑羽丝,或在背部或腹部等部位羽毛的非显露部分的绒羽部分出现黑褐色、烟灰色以及驼色的底绒;甚至还有红眼鸟的羽色是黄香花(即:黄羽色与香色相间形成的杂花羽色现象)。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见到过有暗纹羽色的黑眼鸟。一些鸟友转发的国外鸟图中似乎有,但不能得到有效地确认。我个人以为,不能排除这些鸟图中看到的类似暗纹的羽色,是褐斑类(如香色、驼色、古铜)鸟羽色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的可能。也有可能是这种羽色的形成并不是由红眼基因抑制,而是由于别的某种因素抑制褐色素基因的表型。
  
  以上是没有范本的个人见解,把它拿出来只是为了和有兴趣的朋友进行探讨。欢迎有经验的朋友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申大 发表于 2013-12-18 14:39:30

学习武汉胡对金丝雀暗纹红眼性状的探讨!!!

8888niao 发表于 2013-12-18 15:35:01

欣赏了

鸟的家园 发表于 2013-12-18 16:44:26

好帖子。暗纹红眼偶尔有鸟友发照片,但是母鸟多见,公鸟几乎很少见到。希望有相关经验的鸟友都来探讨一下。

奇舞飞扬 发表于 2013-12-18 18:46:08

欣赏学习

江南晨曲 发表于 2013-12-18 19:29:05

谢谢分享。

上海小张 发表于 2013-12-18 20:24:39

学习学习

土生金 发表于 2013-12-18 21:10:27

欣赏了

雨虹 发表于 2013-12-19 08:46:55

谢谢分享。

鲁小蘑菇 发表于 2013-12-19 10:04:05

学习学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金丝雀红眼与暗纹性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