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宸宸 发表于 2014-1-26 23:00:13

人工繁殖蝈蝈——日常饲养篇

当经历出孵3天左右的幼蝈蝈安全度过最初几天的危险期后,就是进入到日常的正常饲养环节了。蝈蝈一生7次蜕皮大家是知道的(不算最初从土中爬出来),日常饲养从一龄到六龄我认为是一个阶段,这里要讲述的也是这一阶段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一至六龄的幼虫相对比较容易饲喂,在此阶段,幼虫体质较好,摄食活跃,少病且皮实,不易死亡,只要正常操作,幼虫都可以平安度过这一阶段。先说饲喂。每个爱好者都希望自己喂养的蝈蝈个头大,膀子好,我认为都要从两个环节入手。简单的说,幼蝈蝈的饲养有两个重点:温度和饲料,做好这两点,一切都OK。有人说是不是应该特别细化地研究一下更多的因素,其实这也是我最初实验的一个误区,份养蝈蝈其实没有那么神秘,养到一定程度,简单就是真理。先说温度。什么样的温度最合适,实践告诉我,日常饲养中24-35度幼蝈蝈的个体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但低于24度,你的蝈蝈食欲就会减弱,成虫以后大小也就是扎嘴那么大,你可以不信,但我确实是试验过22、23、24、26、28、30、35度的饲喂状况。经过测试,24度的临界点是我这些年一直遵循的操作基础。我每年都有24度分出来的蝈蝈,其体质大小与正常没有差别,但有一点就是你别奢望24度能养出大蝈蝈来。
反之,30度及以上,蝈蝈的食欲更好,摄食更积极,相对而言,成虫的个头也大一些。我所有大一点的蝈蝈都是在28度以上温度养出来的。温度对于幼虫的影响还表现在成虫的时间和每一褪的间隔时间。一般来说,幼虫前两褪基本遵循6--7天一次的蜕皮,中间几褪都不到7天,如果温度够高,3-6褪可以出现5天一褪的状况,有没有四天一褪的,有,我没统计过,不敢十分确定。也就是说,如果是30度以上的温度,成虫需要45天左右,而不是所谓的七七四十九天。我没出过44天的虫子,但45天的虫子出过很多很多了。成虫的时间和温度有直接关系,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本上温度越高,时间越短,所以,我不能明确的说具体是多少天,要看饲养温度定。虫子的大小和温度也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温度高所以吃得多,所以个头大,就这么简单。关于温度还有一个讲究:据说需要变温饲养,白天的温度高一点,晚上的温度低一点,这样处理的成虫膀子比较好,比较长比较宽大。是否真实我一直在实验,至少最近三年我还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区别。
至于说定性为冷褪和热褪,和所谓热议的冷褪蝈蝈,我觉得太小的蝈蝈没人喜欢,我反正是喜欢大蝈蝈,我希望自己的虫子大大的胖胖的,所以,我没有你们所谓意义上的冷褪虫子,而且我敢说,这个市场上也没有。而热褪和冷褪体质的区别,我认为基本没有,反之,身大力不亏,我倒是觉得大虫子身体更好,小虫子太憋屈。要是虫友认为浓缩的都是精华,你可以把温度调到24度以下,等着自己的虫子十天一褪,出来一堆扎嘴大小的虫子慢慢欣赏。所以,只要饲料营养跟得上,冷热褪和底板没大关系,我出的蝈蝈就是巨无霸也能轻松地在竖立的玻璃板上攀爬,身体不是一般的好。但是,温度过高也是有副作用的,在幼虫低龄阶段,过高的温度会引起湿度和通风方面的不利影响,幼虫容易死亡,特别是超过30度,35度甚至更高,那么对不起,幼虫挂掉的概率还是非常非常大的,没有任何缘由的死亡,直接原因就是温度过高。所以,温度是一把双刃剑,他能让你的幼蝈蝈长得异常的壮硕,也能无缘无故地让你的幼虫死掉,建议采用合适的温度饲养。
该说饲料了。传统意义上的三合料,胡萝卜、大豆、羊肝,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祖宗的东西。我也分析一下。从营养的角度考虑,上述三味料的营养包含了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等等足以应付幼虫所需的营养,如果你比较懒,这个方子就可以了。我不建议大家用各种花样的配方来准备蝈蝈的饲料,我曾经尝试过加这个加那个,效果都差不多,我加过西洋参末,螺旋藻、蚂蚱粉、蚕蛹粉、王浆等等,都是早期的疯狂行为。我实验了我认为应该有效的各种饲料,基本没区别,你可以想象一下,那种翠绿的螺旋藻版的饲料,往事不堪回首。介绍一下我的方子:胡萝卜、大豆,羊肝按照1:1:0.5的配方,煮熟打碎混合,加少许虾粉,墨鱼骨粉即可,两褪开始,我还会把面包虫剁碎了一块喂,不是面包虫粉。最简单不过的方子,没什么神秘的。每次喂的时候,三合料下面要铺放洗净的白菜叶或是胡萝卜片。这个方子,如果你买不到羊肝,可以用鸡肝代替,更便宜,虾粉可以去渔具店买一包2块钱的就行什么龙王恨、老鬼都可以。有人说羊肝和鸡肝的成分不同效果,羊肝更好,我要告诉你的是,就是不加羊肝鸡肝也没事,我试过只用胡萝卜和大豆两味料出的蝈蝈也一样。虾粉也是这个道理,贵的和便宜的没区别,我尝试过自己买干虾打成粉来喂,最终确定2块的就行。墨鱼骨如果你不愿意去鸟市买,还可以用鸡蛋壳碾碎了喂也一样。当然,我在饲料添加里还放了一点知了猴打成的粉,还是上面那句话,你可以不加,这不是影响蝈蝈品质的必要因素。我希望诸位虫友不要陷入误区,饲料的配比只要合理,不用太花哨。而且如前面一篇的方针,我在份蝈蝈的同时也在计算成本,前面的每一项可以看出来,我给大家提供的是相对廉价的好用的饲料方子。如果有时间,你可以一天喂两次食,一早一晚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充足时间来定。喂两次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小蝈蝈能多吃多少,主要是为了保持饲料的新鲜。一般地说,一次饲喂100只幼蝈蝈以上的,估计连带清扫4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如此我建议一天就喂一次了,可以分拆两半早晚各喂一半即可。另外为了省料,蜕皮的前一两天小蝈蝈不吃东西就可以省省了。
再说一说一至六龄蜕皮的情况。一般地说,小蝈蝈会在筒壁和筒子顶部的纱网上及纱网和筒壁交汇处进行蜕皮,褪一次就长大一点,新出土的幼虫是翠绿的,无论铁的还是翠的,从三褪开始陆续变黄,颜色加深,直至呈现相应体色,铁的变铁的,青的还是青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所谓的山青成虫后还会有反色,这一点后面还会做详细讲解。延续上次我说的直径4多一点的手纸芯做成的筒子,1至三龄的幼虫都可以饲养在里面,如果幼虫不大,四龄的也可以用,无需放丁字架,幼虫体轻只要不是故意折腾很少掉杠。但从五龄开始就必须要换筒子,我一般用羽毛球筒做4-6龄的筒子,直径大约在7.2左右。筒子我会找身边喜欢打羽毛球的同事要,很容易找。裁剪的规格在7.2×7.5左右,一个筒子可以裁4-5个,上面用乳胶粘好纱网即可。注意的是,里面要放丁字架了,份家的丁字架一般是纱网的正中有一根横梁,横梁据顶部纱网有2公分距离,纵梁则从横梁的正中斜向的向筒壁的一端连接制成。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筒子,里面的空间占用的比较多,相对而言,筒子就需要大一点,占地面积也会大一点。而我裁的筒子比较短,所以,我的纵梁是从横梁的某一端两三公分处向下几乎垂直的,目的就是把筒子里的空间多留一点,利于小蝈蝈蜕皮。我觉得效果也还行,很实用。备注一下,横梁和纵梁的连接也是乳胶粘的,刺激性的东西不能用,这是有血的教训的。有虫友会问筒壁需不需要粘上纱布增加附着力,实践证明没有必要,一则6龄以下虫体很轻,二则我的筒子用作大褪的也没有粘纱布,只要小心伺候,不用。还有就是别相信什么高粱杆剥皮以后做的杠子,附着力确实好,但你的虫子不傻,蝈蝈喜欢甜食,高粱杆里面有残存的糖分,会把你的杠子啃的支离破碎,还不够你修的。我的杠子是每天跑步在公园里捡的一种灌木树枝,特点就是毛糙,简单廉价,这是最大号的筒子。羽毛球筒子裁出来的我就用一次性筷子做丁字支架,乳胶粘上就行。蜕皮前一两天幼蝈蝈不进食,需要保持相对安静和稳定,避免虫子受到惊吓,造成退残。
三至四龄的幼虫可以分出公母,以前看到有虫友一褪的蝈蝈用放大镜照着尾巴来判断公母,真没必要。多费时间啊,而且也不是很准确,到了三四褪一眼就能看出来,母的后面有一根小针,公的没有,到那时你再坦坦地进行选择,是把母虫碾死混在饲料里喂,还是当宝贝供起来养。一般母虫是不养的,我的虫分公母后母的就是饲料了,别诧异,份家就这么干,没有任何副作用,但也声明一下,份油葫芦不这么喂,小油葫芦的料比较素,我不添加面包虫。说白了,里面没有羊肝只要豆类含量够,虫子长得一样棒。人工的母蝈蝈产卵量低,受精率(专业说法叫过油率)低,交配的环节还容易把公虫吃掉,不可取。另一个原因也很简单,公虫的比例一般小于5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是母虫,最高比例甚至超过1:3。当我一批养200条幼虫,需要每天一遍的话,我每天早上需要在六点左右起床,然后日复一日地重复换食,清扫的工作,那种感觉可以亲身经历一下是多么辛苦。好容易到了3-4褪分出公母我可以把母虫清理掉,减轻一半以上的工作量,集中精力对付公虫,何乐而不为呢?由于每一褪之间公虫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我主要选用以前自己出的母虫照片给大家做一个展示,大家可以清楚看出每一褪之间幼虫的变化,再次强调人工的母虫不能用,这些都是早几年我试验时出的虫子。照片里有几张可以看出早期我用高粱杆做的支架,被咬的稀里哗啦的,诸位也看一下。
最后还是忠告,精细管理是必要的,不过,时间一长你就会明白简单就是美,只要好好把握温度和饲料两关,一个是24度的临界点,一个是三合料,仅此而已,不必太过复杂。正常的饲喂就会有很好的收获。
我的经验其实还是很肤浅的,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海上虫痴 发表于 2014-1-26 23:58:09

写的细致精彩!教课书般的经典篇章!

(人工的母蝈蝈产卵量低,受精率(专业说法叫过油率)低,交配的环节还容易把公虫吃掉,不可取) 这个挺打击人啊!

我还想靠孵出这个循环玩下去呢 咋办 上海弄不到野生母蝈蝈



人工母蝈蝈的后代是不是羸弱不堪的无用虫啊?

海上虫痴 发表于 2014-1-26 23:39:36

首席欣赏 顺祝马年顺利 多出虫 出好虫

ruby6kzu 发表于 2014-1-27 00:02:11

拨乱反正!

一号地主 发表于 2014-1-27 01:02:29

好贴,学习了;希望楼主再来一篇份油葫芦的贴子。

为了玩嘿 发表于 2014-1-27 01:04:31

楼主写的细致精彩,经典篇章,.....................

今天牙疼 发表于 2014-1-27 01:08:09

即使在首席欣赏后边
也必须露个头赞一个
楼主
无私
真棒

很讨厌动不动就祖传秘方啥呀秘不传呀
都秘不传
现在好了
传承出问题了吧
尤其是饮食节目动不动就搞个啥秘不传调料包
神经病
都21世纪了还啥是真能秘的配方?
故弄玄虚不可取

楼主真诚
假传万卷书
真传一句话

对我来说
玩个虫就是一个乐
秘来秘去我不玩了不就成了

所以米国坏就坏在用工业产品不停推动你消费
不是靠啥祖传啥秘不外传
靠的是满足你一切消费需求
---只要你花钱就行
商家负责把市场做大



今天我牙疼 2014.1.27

大跑马黄 发表于 2014-1-27 01:08:12

楼主辛苦赞一个,问下,给蛐蛐蜕皮用的激素能给蝈蝈用吗?

好时间 发表于 2014-1-27 01:46:29

好贴要顶!!!

今天牙疼 发表于 2014-1-27 01:48:36

古戏法里
蚂蚁都可以教会列阵
看楼主天赋异禀做事认真
弱弱滴问一句
能不能培养蝈蝈打个架子鼓啥的?
哈哈哈


今天我牙疼 2014.1.27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人工繁殖蝈蝈——日常饲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