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老帖翻出的经典
翻老帖翻出的经典不得不转载望羽人网的“112233445566”原谅老家重庆大渡口(重钢)的,儿时的记忆就是父辈很多都爱养画眉,工作之余都喜欢提着雀去公园遛鸟,我父亲也是个爱好者,断断续续也是三二十年鸟龄,也许是遗传,我也很爱养鸟,那怕是最紧张高考时都养起两只白燕,大学时硬是从饭钱,烟钱里节约出200多块(九十年代初也算是不小一笔钱了),买了个笼养了只红眼睛黄燕(红眼黄芙蓉鸟)当时的红眼也算是精品鸟了,高兴啊,中午睡觉都是把鸟挂在罩子杆上欣赏一番才睡得踏实,养了一年多没给我唱过一句歌,最后不小心喂耗子了,(现在想来,估计是个母鸟)。
毕业了,工作了,在我父亲的影响下对画眉开始感兴趣了,大概是零二,三年开始,初养画眉劲头很足,把能搞到的关于画眉的书都翻来覆去的研究了又研究,特别是罗竹香的《画眉三百问》好多段落都能倒背如流,自从在书上学了点理论知识后,心头有点底了,感觉自己也是有两刷子的人了,时不时的对这只,那只鸟发一点点杂音,随后跑了趟成都鸟市,一切就喊老板(都喊他石娃儿)“把你最好的生头都给我搬出来”。。。。。这是我第一次买画眉,这回整了三只生头,都是比到书上的条款买的,有大青眼,有皮蛋青,嘴巴尖,嘴根粗,黄牛筋,百牛筋,毛枯毛紧,大脑壳。。。。。反正我感觉都不错,而且非老山剥子不买,(书上说的老山剥打起过拗)那个野啊,长期这几只鸟都是一个脑壳血肉模糊,见人就满笼乱飞,根本就看不清楚鸟,不过心头很欢喜,正宗的老山毛生头啊,。。。。。三只生雀到是提回来了,我是一点不操心,只是苦了我老头,家头猛然添丁不少,又要洗来,又要遛,也确实为难他老人家了,还好一只不久就沙声了,医治无效放飞,一只洗澡跑了,剩下一只大青眼苦苦养了它三个笼毛,一直不来火,入鸟群就戴帽打嗑,最后扫地出门,。。。。。
不甘心啊。不甘心。。。。。。。
一日于本地小李娃的鸟铺闲聊,无意间听到排笼头一只生头,撞笼撞得是虎虎有声,典型的力量型选手,不由得转过头去,定睛一看,哇:狂野老山毛,此雀长得是五大三粗,典型的大青眼道,恶爆爆的大眼睛,配上血乎乎的大脑壳,一身的烂毛再配上一副漂亮的,又粗有大的,黑红黑红的牛筋脚,绝了,当时心头就是一阵狂喜,一问,呵呵,是昨天才从成都发回来的一批货,自然是收归帐下,价格嘛。。。不贵,50块。提回家后马上给鸟洗了个澡,,一并拿来一本画眉书,仔细的对照学习起来,从书上图片上看,嘴是个典型的马夹嘴,不错,这么大的脑壳应该算是大方头,可以,那双蓝黑蓝黑的大眼睛看到就让人心头舒畅,信心倍增,安逸,一身烂糜日样的毛,一看就知道曾经饱经风霜,太好了,只是那双脚我吃不准,应该是牛筋脚,就是颜色不太对头,。。。。。当然书上也说了,鸟没有十全十美的,心头也就坦然了我这人有个最大的特点,虚心好学,平日里也没少向周围的老前辈讨教学习,特别是养鸟几十年的六,七十岁的老大爷们,当时认为是养鸟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也确实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养鸟知识,当然,有时候也搞得我很茫然,同样一只鸟,几个老太爷看法就不一样,相互还挣得个脸红筋涨,有说是大青眼的,有说小青眼的,有说皮蛋青的,有的认为是好鸟能打,有的又说是叫鸟无用,。。。。怪哉,,,,,,最后了解到,大多数老大爷养了一辈子鸟,就没有养出过一只真正像样能打的, 在那几年里也结识了不少来自贵州,云南的鸟贩,每有鸟贩来不管买不买鸟,多数是是烟酒招待,住宿解决 ,不为别的只为学习点识鸟,养鸟的知识,鸟贩中也结交了三两位真朋友,让我实实在在的学到些东西,。。。。。说起鸟贩有一位我要特别介绍,他可以说是真正领我进门的师傅,此人应该七十多岁,体形清瘦,满头白发,祖上几代捕鸟,贩鸟,记得认识那天已是个深秋时节,他来本地卖鸟,一身穿的是洗得发白的,衣服上有四个荷包的老蓝布中山装,带了两个排笼,两个小圆笼,一共十多只鸟,此人买鸟不象其他鸟贩,不停的向鸟友吹嘘推荐自己的鸟,而是一人独坐一边,泡上一杯茶,从裤腰带上不慌不忙取出一根叶子烟杆和小布口袋,缓缓的解开袋口,再慢条斯理的摸出些烟叶,,,,,,,。让人感觉排笼头的那些鸟根本就不是他的,与他无关,“难道是传说中的高人????”这念头在我心中一闪而过,。。。。
我搬了张登子挨着他坐下,摸出烟来恭敬的给他敬上,老头微微抬了一下头,看都没看我一眼,只是轻轻晃了晃手中的烟杆,“不干你那个”老头声音很小,贵州口音又重,我差点没听清楚他讲什么,,,,几句寒暄之后知道此人姓邓,贵州人,还有好几个堂兄弟也常来这里贩鸟,稍熟了之后,我提来我那只五十块的,自认为是极品的狂野老山毛,此鸟很受养,一直都敢叫,我老太爷辛辛苦苦提了一年多(那个时候我还不好意思提起笼子在街上晃),现在入鸟群能来几口了,只是这鸟的脚没向原计划发展,起了皮(脚壳)也不晓得是书上说的汗菜脚吗,还是材块脚,反正已经不是牛筋脚了。我把鸟笼递上,问他此鸟能打不????,老邓这时才抬起头来,虚起眼睛仔细的看了看,又埋下头去继续裹他的叶子烟,顺便轻轻地冒了一句;“莫得用”。。。。。。顿时我一股无名怒火油然而生,。。。。。。。誓要养出这只生鸟。“冒(莫)得用,杂个会冒得用?????????”回到家里,我把鸟放到阳台护栏上,自己端了个小板凳对着鸟笼坐起,一阵自言自语。想起刚才那鸟贩(江湖人称“邓烟杆”)对此鸟的评价,心情很是不好、、、、、,按理说这雀,毛,眼,嘴,头,底子都算不错了,虽然脚最终没要发展成牛筋脚,但起码也算十全九美了吧,特别是这雀一身使不完的莽子劲。回想这雀一年多前生头时,为了冲出雀儿笼,为了重新获得自由,那种奋不顾身,不怕头破血流,不惜粉身碎骨,。。。。顽强的斗争精神,让人钦佩啊,那“乒乒乓乓,,,,”的,充满不屈意志,充满了力量的撞笼声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如果这鸟把当初撞笼的力量和精神用在正道上,那不打死一大片雀儿啊,,,,,”
想通了,最后还是想通了,发誓要把此鸟养出来。
一个礼拜天,我多睡了一会儿,起来时我老太爷已经遛鸟切了,看到我的极品老山毛还在家里,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硬起脑壳提起笼子出门了,。。。。。。远远的,我看到我单位头仅有的一两个,让我勉强看得顺眼的女同事之一“玲儿”,正和她两位长得都还可以的朋友迎面向我走来,。。。当时只恨这早晨街上人太少,路太窄,,,,,,“呀,,,,伟哥哥,你还遛雀儿啊”正在我低头假装点烟时,传出了 这样一个高八度的尖叫声,那声音让我感觉传遍了这整整一条街的每一个人耳朵里,传遍了这条街的每一个角落,让我身体为之一颤,觉得身上地毛都立起了,随后我看到了玲儿水嫩,白皙的脸上满是惊愕,本来就水灵灵的大眼睛此是鼓得更大,象两个灯笼一样挂在脸上,“啊,嗯,唉。是啊,嗯,是帮我老太爷提起切的,”我慌乱中应到,“呀,,,,让我看哈嘛,”玲儿的高八度还没落,她朋友的声音又响起:“我们也要看”,随后就感觉到几只花蝴蝶,翩翩的向我飘来,。。。。。。。。
这是我第一次单独出门遛鸟啊,留下深刻映像,不管了,不管了,为了我的极品老山毛。从那以后,只要有时间我都提着极品老毛去遛,每每碰上熟人,都略显羞涩地答到;“呵呵,帮我老太爷提起切”。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我也搞不清楚这两句是名言吗还是真理,反正我坚持了不久就有效果了,极品老毛好象知道我的苦心,状态越来越好,歌唱得也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宏亮,鸟友们都知到我来遛鸟,手上提的一定是我喜欢得不得了的极品老山毛,看过这鸟的鸟友都说,这鸟安逸,叫得越来越好了,哈哈,心里那个美啊,。。。。。。一 转眼,春天来了,极品老山毛在三个笼剥后,来性了,每每看到它立在杠上威风凌凌的摇头晃脑的大呼小叫,心头很是舒坦,是时候了,该它娃出手了,,,,,, 一日早晨,在我们遛鸟的滨江公园,两个老头试鸟,其中一个李姓老头提来他那只在本地还有点名气的老桶子鸟“鸡公眼”,此鸟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油条,遇到硬货,打几嘴它就自己擅自回笼休息了,要是遇到它认为吃得过的,呵呵,啥子鞭掺腿,翻山疙老二等等招法那甩得是相当的漂亮,开笼扯板,两个雀的进了公笼,显得都很稳重,都站在三马桥上提虚劲,扇起高翅唱起山歌耍,好不容易两雀接嘴了,对方确实不经打,两嘴就下课,,,,,“鸡公眼”这下尝到了甜头,来了兴致,攀在隔丝上不停的吹丝,“还有没得,哪个又来哇,,,,,
”李老头满脸笑得稀烂,顿时和他的雀儿一样来了大性,人开始提劲了。。。。。。。。我回头看看我挂在树上被我养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的极品老山毛,此时正在仰头高歌,时不时的还下笼找找鸟,该你娃出手了。
我满怀信心的大步取下笼子,开笼,扯板,极品老山毛很快进了公笼,两鸟打作一团,“对的嘛,对的嘛你娃还争气”我心里暗自高兴并随手摸出一只烟,准备秋起烟来慢慢欣赏它娃的表演,“陈二娃,你极品老毛退了哦”正在我埋头点烟时有鸟友急声道,烟也没点燃慌忙抬头一看,我的极品老山毛以退在三马桥之外一只爪爪已卷成拳头,明显受伤了,顿时心头就紧了,“杂个,没对哦,这么不禁打”。极品老山剥在原地足足顿了半分钟,又猛的扑向对方。。。。还好,还好,紧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忙埋头把烟点起。还没来得急观看,就听到“二娃,你雀儿跑了”。。。。。。。
这次打击对我来说是相当大的,总共也就打了一两分钟,而且回笼后就立马打嗑戴帽,在场的朋友又多,脸上完全挂不住了,打开笼门就请它娃爬了(放飞),。。。。。。
悲哀啊,悲哀,百思不得其解,心头那个苦啊,这时让我想起了那卖雀的老头‘邓烟杆’,想起了他那句;“冒(莫)得用”。。。。。。。 “快点过来,邓烟杆来了”一日大清早接到遛鸟茶园老板打来的电话,(给老板留了话,看到邓烟杆就马上通知我)。
来到遛鸟茶园,看到邓烟杆虚起眼睛正在数钱,一问,呵呵他老先生刚做了两个生意,看得出心情很愉快,,,,,我挨着他坐下,有一句没一句的和他搭讪,心里一直在盘算杂个问他那个问题,就是关于我那没用的极品老山毛,他是杂个看出来“冒得用”的。几次话到嘴边都硬是噎了回去,没法,鸟友太多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啊,快到十一点,鸟友陆续走得差不多了,老邓也开始收拾东西了,我立马提起他的排笼假装仔细瞟了起来,“邓烟杆,走,请你吃饭,顺便摆哈生意”我边看雀边说,老邓立马笑嘻嘻的迎了过来,慢条斯理的说“有生意就摆嘛,吃啥子饭哦,。。。
一斤牛肉,一斤牛杂,还点了点乱七八糟小菜,我把邓烟杆带到我们这里比较有名的< 祝家庄》牛肉火锅店 面对面坐起,邓老头这时显得有点腼腆起来,“看起哪个雀你就说嘛,何必搞得这么复杂,”当看到服务员提来几瓶啤酒时,老邓愣起了,忙说:“我干不来这个,给我来二两白的”。哈哈,对的嘛,对的嘛,白的更好白的更好。老邓几口酒扯下肚后慢慢也就放松下来,话也开始多点了,我立马言归正传直奔主题;
“上次你看我那老山剥雀,你是杂个看出来冒得用的?”老头端起酒杯猛呷了一口,半天才憋出四个字;“雀死钝了”,“啥子死钝,哪里死钝了?”我急忙回应到,看到他漫不经心的样子我心里本来就急,没办法,忍了,忙端起酒杯敬了他一杯,。。。。“那根雀,哪里都死钝,冒得用”等了半天,终于开口了,“小陈,雀这东西说复杂就很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有钱,你那根雀首先生得(身法)就死钝,眼睛也死钝了,简单给你讲,就是雀儿不活泛。。。。。”“雀一身显得很硬,毛也硬,看起好看打不得,这种鸟只能麻外行,好雀要身体活泛(敏捷,协调),眼睛也很重要,你那根雀眼也死钝了,眼心(瞳孔)太大太圆,不是所有大青眼都打得,打不得的很多很多,。。。。。。。”不知不觉,邓烟杆二两白酒整完了,我忙招呼服务员“再来二两”。那天老邓是喝高兴了的,给我摆了很多关于他和他老辈们的鸟事,也教了很多养鸟知识,我现在映像都很深的就是,他告诉我“你们喜欢的大青眼类雀,首先就是看眼活不活,再看眼水不水,也就是眼要活泛,眼沙最好要多,要密,如眼沙灌蓝,青色等眼水最好挂黄水,偏红最好。。。。。。。”“大青眼类鸟,一般很难养出,教你个简单方法,这类鸟其它都生得好,你就要看它鸟性了,拿个发雀去稍微挨一下,不管它是夹生鸟还是生雀儿,只要有点表现就可留,要是退后桥,或打嗑戴帽,显得怕的,千万不能要,养死你,就是养出了,绝大部分打不得。。。。。。”,“有些鸟养出来能多打几年,有的鸟只能打两三架,打完就滑了,越打越滑,这主要是跟眼道有关。。。。。
不好意思,有事了,下次再好好聊”
那一两年邓烟杆来得较勤,每次我都是把他请到一边,喝酒,摆雀,向他请教,邓老头和我也很投缘,看得出他也确实很真诚的传授了不少经验给我,。。。。。。总结来说,他让我知道了雀要上量(打上时间),能吃苦,有背头(挨功),毛眼是关键,身法也一定要好,他说,他比较喜欢大青,桐油青,小青眼灌红水,还有就是干黄眼等,这类鸟容易出好鸟,而且很多好鸟也输得起(就是打了很长的时间输了,但是养一段时间恢复过来又能打上大量,不容易打滑,打成桶子鸟),大青眼类我前面都说了,眼要水(水汪汪的样子),眼水要活,油气要好,水清透灌黄水或黄红水,特别是瞳孔周边能绕一圈褐红色的色带,那是最好的眼到道,江湖上也有“红水捁心”一说,不知是不是这类眼道。桐油青,就是突出的一个油子,整个眼道越挂红,越有油气就越是上乘,这类鸟,鸟性急,来火快,嘴头一般都重,这种眼主要是打油,多用两三年后油气慢慢退去,鸟也就走下坡路了。小青灌红水也是油气和眼沙是关键,干黄眼,主要就是眼沙粗,看起沙有力,满沙(平板沙型)和球状沙型,眼水要干老,,干净,清透,这类雀也容易喂,性也急,。。。。。对了,紧挨眼皮的那一圈眼沙如果同整个眼道的色彩差别太大,称之为“捁圈重”,这种眼基本不选,鸟性差,不易来火,斗性普遍也不好,而且鸟容易出脾气(鸟性时好时坏)。那时我还问了邓烟杆一个问题,让我不久就受益了,我问他要是两只鸟在攻笼头打起来了,眼水,眼沙,性口都看不出来,杂个很快判断哪个鸟能赢,老邓想了想,说道;“你看哪个鸟的毛张越打越紧身,那只可能性大点,实在你看球不懂了,你就看哪个鸟的眼堂更宽。”
上面这些都是单纯的针对眼道而言,养打雀,还是要从整体来看,身法要好就不必多说了,嘴要生得直,顺,前尖,后宽)粗) ,稍长点,稍短点都无所谓,头型最好也要宽大,厚重点,顶毛薄,紧,大皮,说到选毛,什么大,薄,紧,顺,纯,之类的论坛上也说了不少,我就不多讲了,当时邓烟杆告诉我,选鸟的毛,要是你看不懂,就选翅膀毛长过尾根的,越长越好,还有一种毛,也是上品毛张,毛很薄,很纯,看起很细,柔,就象绸缎一样,且多出于青毛,一般人会认为毛太细软,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上品毛,这种毛张的鸟更有后劲,更容易出好成绩。。。。呵呵,鸟的腿杆不一定要大,只要生得干净,老气,就行了,爪子也一样,只是不能生得太细,太小就行了,鸟身法最好要长摆,起码鸟鸟身体要长摆,有后腰,尾巴只要不撒,不重,颜色浅点就行了,短点更好,。。。。。。。
那一两年,因为那只极品老山毛精神上受了点打击,加上忙于生活,又没看到自己很喜欢的鸟,也就没怎么下手养鸟了,2006年,我有了可爱的小女儿,也买了个有屋顶花园的新房(还是为了今后养鸟),也就从我老太爷家搬了出来,自立门户了。。。。。。不久后我就重新下水了,重抄旧业,且一发而不可收拾。。。。。。手上虽然没鸟了,但只要不带娃娃,不洗尿片,。。。。。一有时间总爱往遛鸟场跑,哪怕和鸟友们一起摆哈龙门阵,也很是惬意,看别人遛鸟也是一种幸福啊,没办法,过过干瘾罢了。不久,我就遇到了一只,到目前为止自认为是我养过的最舒心的一只鸟,起名“罗日生”。那是07年8月底,9月初的样子,一个星期天早上,我照例混迹于滨江公园遛鸟场和朋友们喝茶,聊天,过过干瘾,也是有鸟友试鸟,分过胜负之后,得胜鸟主觉得还不过瘾,大喊;“还有没得,还有没得,哪个又来????”。很快有人回应:“我来搞哈嘛”,回头一看,是陈厂长,此人以前很是风光,那个年代在本地鸟界也算是响当当的领军人物,后来落魄了,可以说得上是穷困潦倒了,但无论何时从没间断过养鸟。只是手上再没出过一只像样的打鸟了。很快陈厂长提来鸟笼,刚打开笼布,就看到一只一身烂毛的桩尾巴鸟在笼头乱飞,看起完全象只生头,鸟友们大笑,都劝他算了,陈厂长告诉大家,这是他十来天前刚花50块从“廖老师”手上买的处理品,一转手就来了性,开口叫了。。。。。。。笼摆好后,众人忙退后一边,开门扯板,座桩鸟在公笼头又扇又叫,不停的扑丝,再看陈厂长那只桩尾在杠上低头垂尾,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坐庄鸟,随后猛的扑进公笼,攀在隔丝上任凭坐庄鸟的一阵狂抓猛打而丝毫不退让,(雀儿不会打),不久桩尾回过神来开始反击了,,,,突然间,桩尾挤过隔丝两雀打成滚笼,我看到桩尾过笼就是一个抱头把对手压在身下,随后就听到“噗,噗,噗。。。。。”的不急不慢很有节奏几声(那是桩尾的嘴钉到对方头上发出的声音),很快坐庄鸟就发出惨叫,跑了。。。。。。。。就那么短短的两三分钟,莫名的我喜欢上了这鸟,直觉告诉我这是只好鸟,花了近千圆的代价拿下了这只桩尾。
再说说这“桩尾”的来历,那是两年多前,邓烟杆带来的一只老山毛生鸟,120圆卖给我们鸟协老主席“罗日生”养了两年多硬是没开过口,一直不定笼,野得不得了,也不太怕发鸟,最后连笼带鸟200圆处理给另一老前辈“廖老师”,这鸟到了廖老师手上也是做出一副,宁把牢底坐穿也誓不低头的样子,打死不开口不来火,见人满笼乱飞,养了一两个月,实在看到心烦,“廖老师”随后50圆处理给了陈厂长。此鸟因出自我们鸟协德高望重的老主席之手,到我这里就命名为“罗日生”
“罗日生”是我自立门户,搬进新家的第一只鸟,自然呵护有加,很是宠爱,很快到了年底,鸟也换出了一身漂亮的新装,性口也更稳更大了,12月的“自贡三省一市邀请赛”,我请我父亲带上它随资中战斗队征战自贡,打了20多分钟,为资中挣了光,参赛330多只鸟里,打进了名次,为我领回了养鸟生涯的第一个“红本本”。
那个时候不是很懂鸟,也没怎么爱惜,此后“罗日生”一路过关斩将,在本地未遇过敌手,单打独斗从未败过,它最后一次参赛是一年以后本地鸟协的邀请赛,那时它以是高度残废,八个脚趾废了五个,但它还是顽强的从第一号上台打下了所有的近三十笼参赛鸟(有一半的鸟没敢和它打,平时就被它收拾了,见它都怕)。随后在09年的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很不错的,很有含金量的好帖子,于是和帖主聊了起来,一来二去我们不但成为网上的朋友,也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彼此平日里都以兄弟相称,此人江湖人称“王主教”,不久后看到他手上一只一个笼毛的苗子鸟,非常的和我胃口,很是喜欢,于是大胆的请求“王主教”能否将此鸟支援与我,没想到王兄非常爽快,丝毫没有犹豫,愿意原价割爱(他900元买进的),这只代表着鸟友间胜似兄弟般真挚情谊的鸟不付所望,在又一个笼剥后参赛“自贡三省一市邀请赛”同样血战20多分钟,打进了好名次,为我夺得高台比赛的第二个“红本本”,这几年的接触中感觉“王主教”对人非常真诚,平日里也没少麻烦他,每次去他处找鸟或打鸟,王兄都是非常热情的给我们安排好吃住,并一路带我们去看,去选,茫茫人海能有这样一位好朋友,好兄弟也确实是难得的缘分啊,此后陆续通过他帮找了两三只鸟都有不俗的表现,都打上了量并取得好名次其中哦一只鸟两次高台打进前三名,不但为我又挣得一“”红本本”还为我夺得养鸟生涯的第一个奖杯。(下面图片几只鸟就是王教主帮忙为我所找之鸟)。通过王兄的介绍后来陆续认识了好些朋友,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一位江湖上很有名气的“李大侠”和远至云南的沈姓小兄弟,平时对我帮助很大,教会了我如何养护好鸟,如何调整鸟的状态,使我在对鸟的认识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养功上又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李大侠”,此人年龄和我相仿,在识鸟,养鸟上功力颇深,一直一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此人待人诚恳,为人感觉很低调,平日里在养鸟的过程中只要遇到问题,我都是向他请教,每次都是不厌其烦的给与我指导,帮助。
说实话,要感谢网络,感谢网站,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交流的平台,不但丰富了自己生活,也交到了不少真挚的朋友。。。。。。。
写了这么多,一来是给自己这些年的养鸟经历来个个人总结,二来是希望给那些新养鸟的朋友一点启迪,发现身边很多新鸟友在选鸟上走入了误区,在养鸟上,都有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好高骛远,等问题。还有对于打鸟的观念上的错误,认为一只好打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有超常发挥,殊不知鸟是一个活物,不可能随时都能保持高昂的战斗状态,巅峰状态更是需要鸟主适时的调控,往往一只很不错的鸟在它还没正式上战场就被鸟主耍废了,养打鸟须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须知“厚积而薄发”须知“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亮剑时就亮剑”。身边有一30来岁的年青鸟友,鸟龄有十来年了,投资于养鸟爱好上的钱就他说也是好多个万了,我晓得的最近年把光买鸟的钱也是一两万了,到目前为止,上高台打比赛,雀就没出笼量过剑,自己手上就根本没出过能打上十分钟的鸟,究其原因,不是鸟不好,是鸟主太浮躁,过于的急于求成,导致鸟还没真正上大性就耍成了滑头鸟了,具我观察能在他手上养上一年的鸟也是屈指可数啊,可惜了好鸟,浪费了资源。 希望这类鸟友多找自身原因。
就养打鸟的日常管理来说,我个人的观点,在不准备让它打的时候,我不主张把鸟性养得很旺,如果鸟平日里就性旺得不得了,就好比打燃火的汽车拉起手刹,挂起空挡,然后一脚油门踩到底,猛踩油门不松脚,试想车的发动机。。。。。。就鸟而言也是一样,入鸟群,闻鸟声即狂躁不止,拼命压口,疯狂劈笼,一日两日无所谓,久而久之,膘也垮了,性也疲了,好端端的一只打鸟养成了典型的叫鸟,这类养鸟人不少。平日里我的鸟都喂素食(成本很便宜,十把块钱一斤)我喜欢鸟有六,七成火,以养身为主,在准备发招的前个把月,加精料,增大活食量(活虫),和加强遛训(包括山遛单挂自然提性,入群逼火,入遛笼锻炼体质,照鸟但不接嘴让鸟不停的扑签,劈笼,从而锻炼鸟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鸟一身的筋骨活动开,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多静养,休息上膘,有条件在正式比赛前半月让鸟小打小胜一场)把鸟的状态调整出来,我认为养鸟首先要爱鸟,要懂鸟,平日里最好要惜鸟少打它,当它状态来了,该发招时绝不手软,哪怕是输了也很坦然,起码输得有交代,毕竟你和你的鸟都尽力了。
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欢迎拿砖老壳仗 好转帖!耐着性子看完了!谢谢楼主的分享! 我看了一遍(红楼梦}。
一字:晕,
两字:很晕。
辛苦楼主。 分享了! 还有对于打鸟的观念上的错误,认为一只好打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有超常发挥,殊不知鸟是一个活物,不可能随时都能保持高昂的战斗状态,巅峰状态更是需要鸟主适时的调控,往往一只很不错的鸟在它还没正式上战场就被鸟主耍废了.这些话是正理,值得鸟友们深思。 学习了。 有些事一句话就讲清,但要真正理解就很难,玩鸟也一样,就说撑控鸟的火候一说,撑控二字就有得让鸟友们好好地深思把握了。 就说撑控鸟的火候,这撑控二字就有得让鸟友们去深思了。 怎么会这样的。 好贴,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