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版主说得好,您底子不薄,先把样式弄像也不错,还是拿唱戏打比方,你先得把靠头作派弄像了才行吧,唱腔韵味慢慢来,急也没用。好版的帖子要看,能学到真东西。
所谓平仄不过就是每个字的四个声调,普通话里没有入声(这个稍稍有些麻烦)先不去管他,照着词谱把平仄和韵脚调整好(注明新韵)就成了,平水韵慢慢学,不急。“书房”里能写旧体诗的朋友很多,都写得很好,大家在一齐研究一定会有很多乐趣。
图片很美,只是和词境有些不合哈。握手!
(昨晚写的,重新发。) 后生可畏啊。 引用第13楼ruby6kzu于2014-10-14 11:27发表的:
后生可畏啊。
言之有理 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 学习, 保证没笑。 写旧体诗词很难, 一般没有扎实的国学功底是只入皮毛不入骨的虚文. 写他就得将自已的东西按进那个模子里才能成型, 现代人的思想被框住去借那套行头表现, 是行家也很难超越前人的. 古人的社会, 经济和制度, 生产力和生活环境,与现代是不同的. 意识都不同于现代. 时代都是分段的, 现代人追寻古韵, 充其量好玩而已. 象牙塔也只是供奉的东西. 不是泼您的冷水, 玩玩也是一种味道. 朱前总理喜欢唱京剧段子, 唱得好不好没有听过, 我想总不及梨囩名家唱得精彩吧. 诗词和唱歌一样, 专业和业余不同, 希望楼主在书房的薰陶里有长足的进步. 握手! 拜读了,学习一下。 学习好词! 拜读了,不错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