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灯火】“随家丰俭”(14——17)
14.随家丰俭“僧问荷玉慧禅师:如何是西来意?玉云:不礼拜,更待何时?”
“又僧问阿育通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育云:浑身不值五纹钱。僧云:凭么则太寒碜。育云:祖代如此。僧云:如何设施?育云:随家丰俭。”
似此问西来意及和尚家风,问来问去,在禅门中,实已问了不少。甚觉此随家丰俭,最是平常,但又非常。“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去年贫,未是贫”等语,亦都不过是此意此风。这正是所谓如来禅。到头来,总须得“随家丰俭”。而要礼拜,亦须得随家丰俭。但为人,不随家丰俭,更待何时。
丹霞禅师颂云:
“虚堂寂寂夜深寒,携得瑶琴月下弹。
不是知音徒侧耳,悲风流水岂相干。”
于此,只要“知音”便不问丰俭,亦惟有不问丰俭,方能随家丰俭。
又有颂云:
“祖代家风没一文,清贫终是更清贫。
着衣吃饭随丰俭,物物头头用最亲。”
要知,人惟有“以有积为不足”,始可以“淡然独与神明居”。于此,龙牙遁禅师亦云:“学道先须学贫”。而所谓五文钱或没一文和连锥也无,终是独忧贫之一念。惟“随家丰俭”则正是“我有一机”。而且此机是大机,惟大机始大用。
15.摩尼珠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藏?这是鲁祖问南泉禅师的话。泉云:王老师与汝往来者是。祖云:不往来者?泉云:亦是藏。祖云:如何是珠?泉乃云:师祖!鲁祖应诺。泉云:去,汝不会我语。”
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有“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等语。
在这里,藏是一心之藏,珠则是心珠之珠。南泉禅师俗姓王,他自云:王老师和祖师禅师往来者是此心。而不往来者,亦是此心。
但初初一看,往来者是此身,不往来者亦是此身,惟细细一想,身若无,或心不在,又如何能往来不往来。此分明是心为体,为主体。故此主体或本体,方是如来藏。
据云:那可以覆藏如来,含摄一切众生国土,并能生无漏因果。南泉召唤师祖,师祖应诺。于此一唤一诺,便即是心珠,亦即摩尼珠之妙用。
故当南泉说他不会我语时,他即从此悟入。所谓悟入,亦即是悟此心体与此妙用。
于此,佛果禅师云:尽大地是如来藏,向什么处着珠?尽大地是摩尼珠,唤什么作藏?
那只是说:即体即用,正所谓“六般神用空不空”;即用即体,正所谓“一颗圆光色非色”。由此摩尼珠里见如来藏,亦由此如来藏里见摩尼珠。
16.过夏
“赵州与远侍者斗劣不斗胜。州云:我似一头驴。者云:我似驴臀。州云:我似驴粪。者云:我似粪中虫。州云:在里许作么?者云:过夏。州云:把持饼子来。”
这正所谓“上善莫若水,水善下,而不争。”此即无所谓争,无争亦即无所谓斗。但赵州从谂禅师与香林远侍者于此斗劣不斗胜中,亦正是一机,此即把荣辱倒转过来。只要把荣辱倒转过来,就可把得失倒转过来。只要把得失倒转过来,就可以把祸福倒转过来。只要把祸福倒转过来,即可把生死倒转过来,这就是所谓“视死如生”或”生不如死”或“生非真生,死非真死”
据载:“赵州一日见婆子,问曰:什么处去?婆云:偷赵州笋去。州云:忽遇赵州时作么生?婆子拦腮与赵州一掌。州休去。”
这婆子明对赵州说要偷他的笋,这便使“偷”不是偷。这便把“偷”这一概念化去了,打破了。而赵州吃婆子拦腮一掌,亦不以为辱,而怡然休息去。他也是把“辱”这观念,甚至把“主人”这一概念亦去除了。
要知斗劣不斗胜,虽然是一种戏谑,但亦确是一种观念或概念的突破。此一突破原属不易。因之故,在赵州与侍者斗劣的过程中,当侍者自以为似粪中虫,而经由赵州问“在里许作什么”时,他却说“过夏!”这便又现了原形而不劣。所以赵州得胜,便“把持饼子来”,只管吃了。
17.指踪极则
“盘山垂语云: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亦是指踪极则。”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参见马祖悟道,上堂曰:“心若无事,万象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随后,他更说了以上“即心即佛”等言。
同时,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亦参马祖,随后山居二十年。马祖令僧问曰:“和尚见马大师得何道理,便住此山?”梅曰:“大师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向此住。”僧曰:“大师近日佛法又别。”梅曰:“作么别?”僧曰:“近日又道非心非佛。”梅曰:“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僧回举似马祖,祖告大众曰:“梅子熟也。”
在这里,若是未入玄微,而言即心即佛,便即梅子未熟,“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若是未熟,便即不能受用,而安住下来。梅山禅师山居二十年,有了受用,即因已熟之故。所以他便只管即心即佛。
反之,若言非心非佛,而能有所受用,有如无尽灯赞盘山之言曰:“肉案闻香,老口得味,道足学足,滔滔无滯。”由是而一切洒洒落落,自亦是指踪极则。此正盘山有得之处。
天童正觉禅师更于此附言道:有钱不解使,解使却无钱。且岂作么生得十成去?娶他年少妇,须是白头儿。
要知全体在用,全用在体。即心即佛是体,非心非佛是用。相辅相成,方得十成。有钱不解使,反不如解使却无钱。 首席欣赏,拜读了 拜读、拜读 拜读学习 很有意义的帖子,学习了。 欣赏,拜读了:【禅‧灯火】“随家丰俭”(14——17) 继续学习一下 禅心悟道,即心即佛。拜读学习。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问好灯火斑竹 学习使人进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