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巧守拙 发表于 2015-3-22 17:36:00

春分说燕

即将到春分节气,古人以鸟来定四时八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秋,立夏立冬)。玄鸟司分,也就是由玄鸟来定春分、秋分,玄鸟就是燕子。由此,真有必要在春分节气前追问一下有关燕子的知识。

玄是黑色,北方,所谓“天玄地黄”,玄而萌,黄而芽,这是古人关于天地萌生万物的认识论。也就是说,有玄才有黄,所以,玄又是深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元是天地混沌时的一体之气,而北方对应五行中的水。燕子从北方穿越混沌之气,就带来了春天的雨水,春分节气,春过了一半,燕子带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燕”字从小篆起定型为廿、口、北、火四种意象的组合,从中可见秦统一文字,规范字义的功力——廿是头,雏燕出壳到能飞是二十天;口是身,燕以鸣声成为使者之身;北是翅,“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展开翅膀就是一个“北”字;火为尾,它春分飞回时,衔泥附炎热,飞花入户香,天就热了。待秋分飞回,把热带走,草木就将色变,天就凉了。

而在小篆出现前,燕的象形字并不包含这些内容。

矛盾的是,燕子既是玄鸟,来自北方,秋分就应是“归去”。在古人的意识中,遥远的北方是“胡地”,由此确实应该称它们为“胡燕”——“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三飞四回顾,欲飞复相瞻”,这是李白的诗,秋分要归去了,那样的依依惜别、悱恻缠绵。但春分为什么又叫“归来”呢?“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这是温庭筠的词。其实,早时乐府歌辞用“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这个“还”指它们“家燕”的身份——一旦绕梁衔泥为巢,就以此为家,代代相传了。燕筑巢为安,它意味着家的安宁与温暖,才有了“燕安”一词。苏东坡弟弟苏辙的《堂成》诗因此用:“夜如何其,趺坐燕安。善恶不思,此心自圆。”“趺坐”就是盘腿端坐,而盘腿端坐本就称“燕坐”——“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是梅尧臣的诗,这里的“簿书”是指账本,簿书米盐构成了庸碌生活,它退尽了,自是清心世界。

燕子春分飞归,有好几个美丽的意象。首先是燕居之地说——“瑶光星散为燕”,瑶是美玉,而瑶光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七星,这第七星就称“耀光”,象征着祥瑞。然后是飞翔的姿态——“燕子腰轻欲受风”,风在它身下,飞得那么轻盈。再然后,据称它们都是穿月夜而飞归的,在月夜里,羽翼披着厚厚一层月光,又是多美,而“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又有孀雌忆故雄、憔悴一身地归家的辛酸。

查古人归纳的燕子类型,起先有秦燕、汉燕、越燕和胡燕之分。似乎一地有一地的“家燕”。唐以后,似乎就只剩下越燕与胡燕了——越燕也称汉燕,叫声小而繁,筑巢在门楣上,因为颔下紫,也称“紫燕”,就是韩偓诗“黄莺历历啼红树,紫燕关关语画梁”的那种。胡燕叫声大,巢筑在两边椽子上,因为李白的“胡燕别主人”诗,它似乎更为有情意而感人。李白诗中,其实也有关于紫燕的名句——“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騣”通鬃毛的鬃,它其实是相传汉文帝一匹骏马的名称。

藏巧守拙 发表于 2015-3-22 17:36:00

春分说燕

即将到春分节气,古人以鸟来定四时八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秋,立夏立冬)。玄鸟司分,也就是由玄鸟来定春分、秋分,玄鸟就是燕子。由此,真有必要在春分节气前追问一下有关燕子的知识。

玄是黑色,北方,所谓“天玄地黄”,玄而萌,黄而芽,这是古人关于天地萌生万物的认识论。也就是说,有玄才有黄,所以,玄又是深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元是天地混沌时的一体之气,而北方对应五行中的水。燕子从北方穿越混沌之气,就带来了春天的雨水,春分节气,春过了一半,燕子带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燕”字从小篆起定型为廿、口、北、火四种意象的组合,从中可见秦统一文字,规范字义的功力——廿是头,雏燕出壳到能飞是二十天;口是身,燕以鸣声成为使者之身;北是翅,“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展开翅膀就是一个“北”字;火为尾,它春分飞回时,衔泥附炎热,飞花入户香,天就热了。待秋分飞回,把热带走,草木就将色变,天就凉了。

而在小篆出现前,燕的象形字并不包含这些内容。

矛盾的是,燕子既是玄鸟,来自北方,秋分就应是“归去”。在古人的意识中,遥远的北方是“胡地”,由此确实应该称它们为“胡燕”——“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三飞四回顾,欲飞复相瞻”,这是李白的诗,秋分要归去了,那样的依依惜别、悱恻缠绵。但春分为什么又叫“归来”呢?“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这是温庭筠的词。其实,早时乐府歌辞用“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这个“还”指它们“家燕”的身份——一旦绕梁衔泥为巢,就以此为家,代代相传了。燕筑巢为安,它意味着家的安宁与温暖,才有了“燕安”一词。苏东坡弟弟苏辙的《堂成》诗因此用:“夜如何其,趺坐燕安。善恶不思,此心自圆。”“趺坐”就是盘腿端坐,而盘腿端坐本就称“燕坐”——“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是梅尧臣的诗,这里的“簿书”是指账本,簿书米盐构成了庸碌生活,它退尽了,自是清心世界。

燕子春分飞归,有好几个美丽的意象。首先是燕居之地说——“瑶光星散为燕”,瑶是美玉,而瑶光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七星,这第七星就称“耀光”,象征着祥瑞。然后是飞翔的姿态——“燕子腰轻欲受风”,风在它身下,飞得那么轻盈。再然后,据称它们都是穿月夜而飞归的,在月夜里,羽翼披着厚厚一层月光,又是多美,而“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又有孀雌忆故雄、憔悴一身地归家的辛酸。

查古人归纳的燕子类型,起先有秦燕、汉燕、越燕和胡燕之分。似乎一地有一地的“家燕”。唐以后,似乎就只剩下越燕与胡燕了——越燕也称汉燕,叫声小而繁,筑巢在门楣上,因为颔下紫,也称“紫燕”,就是韩偓诗“黄莺历历啼红树,紫燕关关语画梁”的那种。胡燕叫声大,巢筑在两边椽子上,因为李白的“胡燕别主人”诗,它似乎更为有情意而感人。李白诗中,其实也有关于紫燕的名句——“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騣”通鬃毛的鬃,它其实是相传汉文帝一匹骏马的名称。

藏巧守拙 发表于 2015-3-22 17:36:00

春分说燕

即将到春分节气,古人以鸟来定四时八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秋,立夏立冬)。玄鸟司分,也就是由玄鸟来定春分、秋分,玄鸟就是燕子。由此,真有必要在春分节气前追问一下有关燕子的知识。

玄是黑色,北方,所谓“天玄地黄”,玄而萌,黄而芽,这是古人关于天地萌生万物的认识论。也就是说,有玄才有黄,所以,玄又是深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元是天地混沌时的一体之气,而北方对应五行中的水。燕子从北方穿越混沌之气,就带来了春天的雨水,春分节气,春过了一半,燕子带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燕”字从小篆起定型为廿、口、北、火四种意象的组合,从中可见秦统一文字,规范字义的功力——廿是头,雏燕出壳到能飞是二十天;口是身,燕以鸣声成为使者之身;北是翅,“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展开翅膀就是一个“北”字;火为尾,它春分飞回时,衔泥附炎热,飞花入户香,天就热了。待秋分飞回,把热带走,草木就将色变,天就凉了。

而在小篆出现前,燕的象形字并不包含这些内容。

矛盾的是,燕子既是玄鸟,来自北方,秋分就应是“归去”。在古人的意识中,遥远的北方是“胡地”,由此确实应该称它们为“胡燕”——“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三飞四回顾,欲飞复相瞻”,这是李白的诗,秋分要归去了,那样的依依惜别、悱恻缠绵。但春分为什么又叫“归来”呢?“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这是温庭筠的词。其实,早时乐府歌辞用“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这个“还”指它们“家燕”的身份——一旦绕梁衔泥为巢,就以此为家,代代相传了。燕筑巢为安,它意味着家的安宁与温暖,才有了“燕安”一词。苏东坡弟弟苏辙的《堂成》诗因此用:“夜如何其,趺坐燕安。善恶不思,此心自圆。”“趺坐”就是盘腿端坐,而盘腿端坐本就称“燕坐”——“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是梅尧臣的诗,这里的“簿书”是指账本,簿书米盐构成了庸碌生活,它退尽了,自是清心世界。

燕子春分飞归,有好几个美丽的意象。首先是燕居之地说——“瑶光星散为燕”,瑶是美玉,而瑶光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七星,这第七星就称“耀光”,象征着祥瑞。然后是飞翔的姿态——“燕子腰轻欲受风”,风在它身下,飞得那么轻盈。再然后,据称它们都是穿月夜而飞归的,在月夜里,羽翼披着厚厚一层月光,又是多美,而“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又有孀雌忆故雄、憔悴一身地归家的辛酸。

查古人归纳的燕子类型,起先有秦燕、汉燕、越燕和胡燕之分。似乎一地有一地的“家燕”。唐以后,似乎就只剩下越燕与胡燕了——越燕也称汉燕,叫声小而繁,筑巢在门楣上,因为颔下紫,也称“紫燕”,就是韩偓诗“黄莺历历啼红树,紫燕关关语画梁”的那种。胡燕叫声大,巢筑在两边椽子上,因为李白的“胡燕别主人”诗,它似乎更为有情意而感人。李白诗中,其实也有关于紫燕的名句——“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騣”通鬃毛的鬃,它其实是相传汉文帝一匹骏马的名称。

大连小小 发表于 2015-3-22 18:19:10

首席学习

七武海 发表于 2015-3-22 19:49:19

了解学习学习

克克笼子 发表于 2015-3-22 21:14:42

学习春分说燕。

青鸟欢歌 发表于 2015-3-22 22:11:32

春分说燕

横山公 发表于 2015-3-22 22:22:47

学习了解一下,楼主辛苦!

曦哥哥 发表于 2015-3-22 23:24:04

拜读、学习。。。。。

黄肤山雀 发表于 2015-3-23 00:54:58

了解学习一个,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春分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