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音好的葫芦有些毛病不是事,就如老罐子应是一个道理,老罐子养蛐蛐,老葫芦有老音。
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品了。 葫芦恐怕没有,百年的,趁现在有,大家都欣赏欣赏,老东西,用不了多少年灰飞烟灭想看都看不见了,材质决定了寿命, 百把年的老葫芦是小弟弟,嘉道的留下来还是有些的。
晚明,三代的留下的还真不多,但也有的。
曾经在蔡耕(说葫芦编辑)老先生手上见过一个本长,
王世襄送的,王老给断代清早。 书法、字画、织品这些还有旧藏,当然保管是很重要的。
相信从现在重视保护老葫芦的,应该能给后人留下一些的。
物质的保留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给人以直观的物质存在。
精神上的存在才是永恒的,因为鸣虫葫芦一些人看来仅是玩物而已,这样就局限了葫芦文化的存在。
回 12楼(percy) 的帖子
有道理。 可惜。。。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