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万罐 发表于 2015-6-8 17:28:41

蟋蟀盆砸底教程(原创)

本教程所用砸底材料之三合土配料:山东胶泥(黄河老河道深层胶泥)、细河沙、熟石灰(食品及药品专用食用级石灰)。

配料及处理介绍:

胶泥——以深层胶质红色及黑色细泥为好,干结后用小钢磨打粉备用,细度为80目

http://i1.tietuku.com/33b7926634722c28.jpg
http://i1.tietuku.com/d84daafb8e01201c.jpg


河沙——河沙淘洗后过筛,细度以所需吸水性强弱自定(沙越粗,砸好的底吸水性越强,反之则弱)
http://i1.tietuku.com/26d45122c05369c4.jpg


石灰——以陈年老灰膏为佳,因陈年老灰膏现在比较难找到,可用食用级石灰代替,如用生石灰也可,生灰比熟灰劲大,配比中可减份使用,但用生灰砸的底,当年不可用,至少处理两年才能进虫,不然则烧虫爪花。

http://i1.tietuku.com/9e3d5681f81bd60b.jpg

配料比例:可以根据盆壁厚薄度以及盆壁的糠瓷程度,需配何种底(软底还是硬底,吸水强的还是吸水差的)而定,三种配料的配比直接影响底的软、硬(此处软、硬不代表字面意义上的软和硬,是指盆底吸水性的强与弱)程度,各人可根据不同需要自行配置。

三合土调合湿度:三合土调合后的最佳使用湿度为:用手抓起攥紧成团,松手后轻轻一触即碎(这里的一触即碎是指“一触”,而不是“一抓”,不要忽视这两个词的含义,“一触”的意思一碰就碎,“一抓”的意思是用力才碎,此处的“一触”乃砸底整个过程中几处关键点之一,切记切记! (“一抓”才碎虽然比“一触”即碎多一点点力道,而就是这一点点力道,“一抓”才碎湿度的土砸完的底,在结底(就是慢慢阴干直至干透)过程中,会出现开裂、离边(壁与底一圈开裂)等问题,原因是土的湿度太大,水分太多,结底过程中水气蒸发过多过快致使底开裂或者离边。(此指标只限于纯三合土无掺杂的配料,如果掺杂膨胀料的配料,湿度再大也没关系)。




三合土调配好后的效果图(干、湿两种状态)

http://i1.tietuku.com/e9a51aee16b03a60.jpg
http://i1.tietuku.com/c991a0ec41cdfb91.jpg
http://i1.tietuku.com/1c0b9a91810e781f.jpg


上图中的三合土是最佳砸底湿度,接上图中的湿度,下面给大家砸一只底,只演示砸底所需几个环节的过程,粗略介绍一下要领:
http://www.tudou.com/v/hjRCFgKQWOY/&rpid=774629263&resourceId=774629263_04_05_99/v.swf

视频中有几个要领一定注意,所需上底的盆一定要用水泡透,出水后稍稍晾干,以盆上不见水为标准(也就是所谓的湿盆干土)。砸底工具最少选用两种,一是视频中最大的,二是视频中最小的,最小的最关键,小的压强是最大的,只有它才能将底砸实,如无小头大压强的工具,就是能把底砸实不开裂,所得底也是吸水性很强的“软底”,如果你的盆壁是瓷的(就是比较瓷,不太透气),砸个软底是合适了,但如是你的盆是糠盆(就是吃火欠的盆,窑火温度低),再配一个“软底”的话,养虫过程中水盂配不好或者上水不及时,就极易把虫子养抽了。再就是一开始砸时要小力,慢慢找平后再用大力,因为小力砸平后,如果表面不水平,还可找平,如果一开始就大力,表面不平的话,就很难找平了。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底砸好后,要倒扣阴干,放置在阴凉不通风处,意思就是让底中的水分慢慢地蒸发,越慢越好,越慢底就越不容易出现变形、干裂、离边等状况,就能最大程度保留你砸出来的原样。


下面是视频中那只匆匆砸了几下的盆,我又修饰了一下,再看下效果:

http://i1.tietuku.com/266b40a2d0cdec44.jpg
http://i1.tietuku.com/4d8488f58dfdb576.jpg

另外,大家也可能注意到了盆边的黑杠,那是工具在砸底时划的,不用太担心,因为盆是湿的,此黑杠用手一擦就能去掉(见下图),等盆干透后用沾水的湿布也可擦掉(底不干透不建议处理,因为极易破坏砸好的底),只会留下很淡的痕迹,年头一大,就没有了。当然,如果有要求完美的朋友或者是极其高档的盆上底,此砸法就不合适了,也简单,告诉大家一个办法,用最大容量的“雪碧”或者“可乐”瓶子,剪下中间的一段来,至于怎么用,不用我教了吧!
http://i1.tietuku.com/74c99477ee0a37f5.jpg



至此,一个标准三合土底完成,你如果需要“细毛”、“核桃”等各种花式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用工具去修饰了,如果有朋友有兴趣试一下各种花样的底,可联系我,我教你!但我养虫只有这一种底,那些花样繁多的各种底,其实在养虫效果上来话,都是一样一样的!




下面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修饰的各种类型的底照


仿马爷白沙底(配料中土减白沙添)
http://i1.tietuku.com/af66d84fc0cdc17b.jpg
http://i1.tietuku.com/7ed047683e539fd7.jpg


粗沙底(配料中沙过筛时目数大,沙子粗)
http://i1.tietuku.com/6d11e55e510c71ad.jpg

细砂细麻底(砸好后用目数细的砂纸垫着砸一遍,将细砂纸的表面痕迹印于底表面)
http://i1.tietuku.com/cc6a7e353964e1c3.jpg


粗砂细麻底(砸好后用目数粗的砂纸垫着砸一遍,将粗砂纸的表面痕迹印于底表面)

http://i1.tietuku.com/3318d5ebd416db84.jpg


小核桃底(用专用工具在基础底上再砸一次,留下小核桃纹)

http://i1.tietuku.com/6526fd4a090a4ffc.jpg

大核桃底(用专用工具在基础底上再砸一次,留下大核桃纹)
http://i1.tietuku.com/7ef0ad9fbefe741f.jpg



本文的文字、照片、视频都为原创,欢迎转贴,但请转贴时注明出处!

家有万罐 发表于 2015-6-8 17:28:41

蟋蟀盆砸底教程(原创)

本教程所用砸底材料之三合土配料:山东胶泥(黄河老河道深层胶泥)、细河沙、熟石灰(食品及药品专用食用级石灰)。

配料及处理介绍:

胶泥——以深层胶质红色及黑色细泥为好,干结后用小钢磨打粉备用,细度为80目

http://i1.tietuku.com/33b7926634722c28.jpg
http://i1.tietuku.com/d84daafb8e01201c.jpg


河沙——河沙淘洗后过筛,细度以所需吸水性强弱自定(沙越粗,砸好的底吸水性越强,反之则弱)
http://i1.tietuku.com/26d45122c05369c4.jpg


石灰——以陈年老灰膏为佳,因陈年老灰膏现在比较难找到,可用食用级石灰代替,如用生石灰也可,生灰比熟灰劲大,配比中可减份使用,但用生灰砸的底,当年不可用,至少处理两年才能进虫,不然则烧虫爪花。

http://i1.tietuku.com/9e3d5681f81bd60b.jpg

配料比例:可以根据盆壁厚薄度以及盆壁的糠瓷程度,需配何种底(软底还是硬底,吸水强的还是吸水差的)而定,三种配料的配比直接影响底的软、硬(此处软、硬不代表字面意义上的软和硬,是指盆底吸水性的强与弱)程度,各人可根据不同需要自行配置。

三合土调合湿度:三合土调合后的最佳使用湿度为:用手抓起攥紧成团,松手后轻轻一触即碎(这里的一触即碎是指“一触”,而不是“一抓”,不要忽视这两个词的含义,“一触”的意思一碰就碎,“一抓”的意思是用力才碎,此处的“一触”乃砸底整个过程中几处关键点之一,切记切记! (“一抓”才碎虽然比“一触”即碎多一点点力道,而就是这一点点力道,“一抓”才碎湿度的土砸完的底,在结底(就是慢慢阴干直至干透)过程中,会出现开裂、离边(壁与底一圈开裂)等问题,原因是土的湿度太大,水分太多,结底过程中水气蒸发过多过快致使底开裂或者离边。(此指标只限于纯三合土无掺杂的配料,如果掺杂膨胀料的配料,湿度再大也没关系)。




三合土调配好后的效果图(干、湿两种状态)

http://i1.tietuku.com/e9a51aee16b03a60.jpg
http://i1.tietuku.com/c991a0ec41cdfb91.jpg
http://i1.tietuku.com/1c0b9a91810e781f.jpg


上图中的三合土是最佳砸底湿度,接上图中的湿度,下面给大家砸一只底,只演示砸底所需几个环节的过程,粗略介绍一下要领:
http://www.tudou.com/v/hjRCFgKQWOY/&rpid=774629263&resourceId=774629263_04_05_99/v.swf

视频中有几个要领一定注意,所需上底的盆一定要用水泡透,出水后稍稍晾干,以盆上不见水为标准(也就是所谓的湿盆干土)。砸底工具最少选用两种,一是视频中最大的,二是视频中最小的,最小的最关键,小的压强是最大的,只有它才能将底砸实,如无小头大压强的工具,就是能把底砸实不开裂,所得底也是吸水性很强的“软底”,如果你的盆壁是瓷的(就是比较瓷,不太透气),砸个软底是合适了,但如是你的盆是糠盆(就是吃火欠的盆,窑火温度低),再配一个“软底”的话,养虫过程中水盂配不好或者上水不及时,就极易把虫子养抽了。再就是一开始砸时要小力,慢慢找平后再用大力,因为小力砸平后,如果表面不水平,还可找平,如果一开始就大力,表面不平的话,就很难找平了。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底砸好后,要倒扣阴干,放置在阴凉不通风处,意思就是让底中的水分慢慢地蒸发,越慢越好,越慢底就越不容易出现变形、干裂、离边等状况,就能最大程度保留你砸出来的原样。


下面是视频中那只匆匆砸了几下的盆,我又修饰了一下,再看下效果:

http://i1.tietuku.com/266b40a2d0cdec44.jpg
http://i1.tietuku.com/4d8488f58dfdb576.jpg

另外,大家也可能注意到了盆边的黑杠,那是工具在砸底时划的,不用太担心,因为盆是湿的,此黑杠用手一擦就能去掉(见下图),等盆干透后用沾水的湿布也可擦掉(底不干透不建议处理,因为极易破坏砸好的底),只会留下很淡的痕迹,年头一大,就没有了。当然,如果有要求完美的朋友或者是极其高档的盆上底,此砸法就不合适了,也简单,告诉大家一个办法,用最大容量的“雪碧”或者“可乐”瓶子,剪下中间的一段来,至于怎么用,不用我教了吧!
http://i1.tietuku.com/74c99477ee0a37f5.jpg



至此,一个标准三合土底完成,你如果需要“细毛”、“核桃”等各种花式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用工具去修饰了,如果有朋友有兴趣试一下各种花样的底,可联系我,我教你!但我养虫只有这一种底,那些花样繁多的各种底,其实在养虫效果上来话,都是一样一样的!




下面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修饰的各种类型的底照


仿马爷白沙底(配料中土减白沙添)
http://i1.tietuku.com/af66d84fc0cdc17b.jpg
http://i1.tietuku.com/7ed047683e539fd7.jpg


粗沙底(配料中沙过筛时目数大,沙子粗)
http://i1.tietuku.com/6d11e55e510c71ad.jpg

细砂细麻底(砸好后用目数细的砂纸垫着砸一遍,将细砂纸的表面痕迹印于底表面)
http://i1.tietuku.com/cc6a7e353964e1c3.jpg


粗砂细麻底(砸好后用目数粗的砂纸垫着砸一遍,将粗砂纸的表面痕迹印于底表面)

http://i1.tietuku.com/3318d5ebd416db84.jpg


小核桃底(用专用工具在基础底上再砸一次,留下小核桃纹)

http://i1.tietuku.com/6526fd4a090a4ffc.jpg

大核桃底(用专用工具在基础底上再砸一次,留下大核桃纹)
http://i1.tietuku.com/7ef0ad9fbefe741f.jpg



本文的文字、照片、视频都为原创,欢迎转贴,但请转贴时注明出处!

家有万罐 发表于 2015-6-8 17:28:41

蟋蟀盆砸底教程(原创)

本教程所用砸底材料之三合土配料:山东胶泥(黄河老河道深层胶泥)、细河沙、熟石灰(食品及药品专用食用级石灰)。

配料及处理介绍:

胶泥——以深层胶质红色及黑色细泥为好,干结后用小钢磨打粉备用,细度为80目

http://i1.tietuku.com/33b7926634722c28.jpg
http://i1.tietuku.com/d84daafb8e01201c.jpg


河沙——河沙淘洗后过筛,细度以所需吸水性强弱自定(沙越粗,砸好的底吸水性越强,反之则弱)
http://i1.tietuku.com/26d45122c05369c4.jpg


石灰——以陈年老灰膏为佳,因陈年老灰膏现在比较难找到,可用食用级石灰代替,如用生石灰也可,生灰比熟灰劲大,配比中可减份使用,但用生灰砸的底,当年不可用,至少处理两年才能进虫,不然则烧虫爪花。

http://i1.tietuku.com/9e3d5681f81bd60b.jpg

配料比例:可以根据盆壁厚薄度以及盆壁的糠瓷程度,需配何种底(软底还是硬底,吸水强的还是吸水差的)而定,三种配料的配比直接影响底的软、硬(此处软、硬不代表字面意义上的软和硬,是指盆底吸水性的强与弱)程度,各人可根据不同需要自行配置。

三合土调合湿度:三合土调合后的最佳使用湿度为:用手抓起攥紧成团,松手后轻轻一触即碎(这里的一触即碎是指“一触”,而不是“一抓”,不要忽视这两个词的含义,“一触”的意思一碰就碎,“一抓”的意思是用力才碎,此处的“一触”乃砸底整个过程中几处关键点之一,切记切记! (“一抓”才碎虽然比“一触”即碎多一点点力道,而就是这一点点力道,“一抓”才碎湿度的土砸完的底,在结底(就是慢慢阴干直至干透)过程中,会出现开裂、离边(壁与底一圈开裂)等问题,原因是土的湿度太大,水分太多,结底过程中水气蒸发过多过快致使底开裂或者离边。(此指标只限于纯三合土无掺杂的配料,如果掺杂膨胀料的配料,湿度再大也没关系)。




三合土调配好后的效果图(干、湿两种状态)

http://i1.tietuku.com/e9a51aee16b03a60.jpg
http://i1.tietuku.com/c991a0ec41cdfb91.jpg
http://i1.tietuku.com/1c0b9a91810e781f.jpg


上图中的三合土是最佳砸底湿度,接上图中的湿度,下面给大家砸一只底,只演示砸底所需几个环节的过程,粗略介绍一下要领:
http://www.tudou.com/v/hjRCFgKQWOY/&rpid=774629263&resourceId=774629263_04_05_99/v.swf

视频中有几个要领一定注意,所需上底的盆一定要用水泡透,出水后稍稍晾干,以盆上不见水为标准(也就是所谓的湿盆干土)。砸底工具最少选用两种,一是视频中最大的,二是视频中最小的,最小的最关键,小的压强是最大的,只有它才能将底砸实,如无小头大压强的工具,就是能把底砸实不开裂,所得底也是吸水性很强的“软底”,如果你的盆壁是瓷的(就是比较瓷,不太透气),砸个软底是合适了,但如是你的盆是糠盆(就是吃火欠的盆,窑火温度低),再配一个“软底”的话,养虫过程中水盂配不好或者上水不及时,就极易把虫子养抽了。再就是一开始砸时要小力,慢慢找平后再用大力,因为小力砸平后,如果表面不水平,还可找平,如果一开始就大力,表面不平的话,就很难找平了。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底砸好后,要倒扣阴干,放置在阴凉不通风处,意思就是让底中的水分慢慢地蒸发,越慢越好,越慢底就越不容易出现变形、干裂、离边等状况,就能最大程度保留你砸出来的原样。


下面是视频中那只匆匆砸了几下的盆,我又修饰了一下,再看下效果:

http://i1.tietuku.com/266b40a2d0cdec44.jpg
http://i1.tietuku.com/4d8488f58dfdb576.jpg

另外,大家也可能注意到了盆边的黑杠,那是工具在砸底时划的,不用太担心,因为盆是湿的,此黑杠用手一擦就能去掉(见下图),等盆干透后用沾水的湿布也可擦掉(底不干透不建议处理,因为极易破坏砸好的底),只会留下很淡的痕迹,年头一大,就没有了。当然,如果有要求完美的朋友或者是极其高档的盆上底,此砸法就不合适了,也简单,告诉大家一个办法,用最大容量的“雪碧”或者“可乐”瓶子,剪下中间的一段来,至于怎么用,不用我教了吧!
http://i1.tietuku.com/74c99477ee0a37f5.jpg



至此,一个标准三合土底完成,你如果需要“细毛”、“核桃”等各种花式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用工具去修饰了,如果有朋友有兴趣试一下各种花样的底,可联系我,我教你!但我养虫只有这一种底,那些花样繁多的各种底,其实在养虫效果上来话,都是一样一样的!




下面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修饰的各种类型的底照


仿马爷白沙底(配料中土减白沙添)
http://i1.tietuku.com/af66d84fc0cdc17b.jpg
http://i1.tietuku.com/7ed047683e539fd7.jpg


粗沙底(配料中沙过筛时目数大,沙子粗)
http://i1.tietuku.com/6d11e55e510c71ad.jpg

细砂细麻底(砸好后用目数细的砂纸垫着砸一遍,将细砂纸的表面痕迹印于底表面)
http://i1.tietuku.com/cc6a7e353964e1c3.jpg


粗砂细麻底(砸好后用目数粗的砂纸垫着砸一遍,将粗砂纸的表面痕迹印于底表面)

http://i1.tietuku.com/3318d5ebd416db84.jpg


小核桃底(用专用工具在基础底上再砸一次,留下小核桃纹)

http://i1.tietuku.com/6526fd4a090a4ffc.jpg

大核桃底(用专用工具在基础底上再砸一次,留下大核桃纹)
http://i1.tietuku.com/7ef0ad9fbefe741f.jpg



本文的文字、照片、视频都为原创,欢迎转贴,但请转贴时注明出处!

黄肤山雀 发表于 2015-6-8 19:04:13

了解学习一个,

锡帅哥哥 发表于 2015-6-8 21:06:23

回 楼主(家有万罐) 的帖子

学习了!

纵横 发表于 2015-6-9 10:36:39

潍坊虫友热情帮顶~

家有万罐 发表于 2015-6-9 11:36:21

引用第3楼纵横于2015-06-09 10:36发表的:
潍坊虫友热情帮顶~

你怎么知道?

中共鸟 发表于 2015-6-9 13:15:13

学习了

16508563 发表于 2015-6-10 14:27:56

不错滴

peng88 发表于 2015-6-12 17:44:19

大核桃底和小核桃底才是王道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蟋蟀盆砸底教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