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京柏 发表于 2015-8-24 14:52:52

[转] 关于雏鸟破壳十几天夭折的分析见解转载青海芙蓉的一篇帖子大家学习

笔者是一位家养鸟繁殖爱好者,与广大爱好者一样,在养鸟的岁月里有繁殖成功的喜悦,也有雏鸟半途夭折的懊丧.尤其是雏鸟在亲鸟喂了十几天的情况下无故夭折而倍感可惜,检查原因亲鸟无弃雏、无伤痕、无压扁,嗉嚷有食物.百思不得其解,反复逐摸难道是突发急病或细菌感染?细观察都不象这一问题.那么只有从他们在适合生存的野外,在自然界中与我们的饲养条件作比对,来分析原因比较客观科学.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生物的健康有两大要素:运动与营养.通过运动来消耗能量增强体质;又通过能量的释放来摄取营养,通过消化吸收转化成蛋白酶,周而复始就达到了强身健体有了强健的肌肉.反观我们的笼养鸟运动有限,自由飞翔更是遥不可及的一种奢望.脂肪堆积能量无法转化成蛋白质,鸟的肌力肯定比不上自然界的同类.这是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运动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营养问题,在自然界(这里指的是适宜其物种生存的自然界)鸟类摄取的全部是新鲜的各种果类、酱汁的谷物,营养可以说是万无一缺,维生素A、B、C、D、E应有尽有.而我们所谓的营养是以人的意志而创造,如电解质、钙片、维生素、葡萄糖等等,与纯天然有天壤之别.从运动与营养两方面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我们笼养的所谓健康亲鸟与自然界同类物种相比只能属于亚健康的.如果各位认同了这一观点,那从遗传学来说,双亲亚健康的其后代或多或少有先天不足之嫌.特别是亲鸟在喂雏鸟食物时食物单一化,且食物内缺少新鲜包酱(果、谷酱汁对雏鸟消化、营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观察雏鸟夭折之前有个现象:亲鸟欲吐食给雏鸟时,雏鸟无力昂起头嗦食.这一现象左证亲鸟喂进去的食物没有在雏鸟的嗦嚷里即可转化成营养素,缺少新鲜而周全的营养酱汁,使雏鸟营养不良;体质不健;肌肉无力导致夭折. 那么有看客要问:既然营养不良那十来天前怎么不挂?答曰:雏鸟出壳后体内本身有蛋白质、有基酸、无机盐加上亲鸟半流汁吐食,生命在延续,接着随着亲鸟单一的食物哺喂小生命营养逐渐消耗,弹尽粮绝走向夭折.
综合分析了上述原因,笔者对笼养鸟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改进(有明显效果,离自然界当然有差距)供养鸟爱好者借鉴:一,条件许可下多给亲鸟活动空间,繁殖前一个月每两三天在室内放飞一次,时间半至一小时.能达到消脂增肌力之功效,提高健康指数.二,雏鸟破壳后给予亲鸟食物多样化,农村有条件的话用新鲜谷物(水份未干的)最佳.城市可以多给新鲜包谷(又称玉米)给亲鸟啃食,鲜玉米里的酱汁对雏鸟有很好的营养作用.哺育期尤其要注重给予干净新鲜的青菜、瓜果,夏天吃剩的西瓜皮也是上佳食品.鸟当天没食完的别过夜,每天更换.三,在哺喂期饮水缸里加入液体钙或钙片(研碎后溶化水里)适量.这能弥补因雏鸟缺钙而昂不起头来向亲鸟嗦食这一现象,这点我认为尤为重要.
以上是对雏鸟存活十来天突然无原因夭折的分析见解,希望与鸟繁殖爱好者共同探讨学习,共同提高雏鸟的成活率,让小生命健康活泼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 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只因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共同朋友!

米丫大 发表于 2015-8-24 15:15:10

其实增加蛋白质很重要
而且有很多种渠道

闫京柏 发表于 2015-8-24 15:21:26

引用第1楼米丫大于2015-08-24 15:15发表的:
其实增加蛋白质很重要
而且有很多种渠道

看完这篇帖子真的是学到了好多,以后看到这种好帖子我还会给大家转来学习的

米丫大 发表于 2015-8-24 15:23:22

引用第2楼闫京柏于2015-08-24 15:21发表的:

看完这篇帖子真的是学到了好多,以后看到这种好帖子我还会给大家转来学习的

谢谢朋友支持!

黄肤山雀 发表于 2015-8-24 20:02:06

认真学习学习,

鸟的家园 发表于 2015-8-24 20:45:15

如果喂了十几天了,小鸟死的时候胃里还有食物,一般大多数都是近亲繁殖的后代或者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才会这样的。也有螨虫叮咬导致死亡的。

奕青 发表于 2015-8-25 06:42:12

有道理。饲料新鲜,多样化是关键。

西蜀咸若堂主 发表于 2015-8-25 08:19:58

了解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 关于雏鸟破壳十几天夭折的分析见解转载青海芙蓉的一篇帖子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