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重阳节为登高节
重阳节,又名登高节。历来重阳登高是传统,从李白的“乐游原上清秋节”,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王维的“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中已可窥见古人重阳登高的风貌。但是为什么重阳要登高呢?接下来,嘉年乐小编为大家详细讲解下重阳登高的有关故事。1)重阳日可登高辟邪气
古人认为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虽然古人这种说辞有点牵强附会,但不可否认,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2)重阳寓意长久,值得登高享宴
重阳之所以要登高,据魏文帝《与钟繇书》说是:“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是以重阳含有长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会”的说法。
3)古人有山岳崇拜情结,登山祈福
有人提出,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
4)登高“辞青”说
重阳登高还有一种说法是“辞青”,这种说法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散散步 逛逛街 欣赏了 学习学习 涨姿势啦 过过节费 固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