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山药
陈集山药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为山东省定陶县陈集镇现辖行政区域,26个行政村,总面积83.9平方公里。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干燥。以其\"面、甜、香、绵、爽\"的优美口感、\"药食同源\"的优良品质、\"药用、保健\"的实用价值,千百年来被人追崇,倍受品种原产地陈集人民的呵护。\"陈集山药\"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陈集人民种植山药已有两千余年,久传不断、延绵至今。据《定陶县志》记载:春秋末期,商祖范蠡弃官经商,携西施从越国迁居到天下之中的陶丘(今定陶县)定居经商,因西施有\"食薯蓣(山药)、美体容\"之好,故引种薯蓣,在陶丘北(今定陶县陈集镇)一沙壤平川繁衍驯化。
至清朝道光元年,定陶县陈集镇陈集村的谷韫璨(字宝岩1794-1861)考中武进士,曾任省塘、山西游击,抚标中军参将,蒲州副将,湖南衡州、永州总兵。谷韫璨曾多次将家乡陈集种的山药进贡于朝廷,得到朝廷赏识,后被提升为广西省水陆提督。
清朝光绪年间,陈集东李庙村李守身在朝里做侍卫,将陈集种植的山药进贡于光绪皇帝,光绪食后大喜:\"此山药乃珍品也!\"
由此,\"陈集山药\"名声大振,在朝野内外广为传颂。据《定陶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曾为贡品,主要集中在现陈集镇一带,时称\"陈集山药\"。其产品以\"细、长、直、圆,质地坚硬,面、甜、香、绵\"见长……。陈集谷氏族谱有记:陈集山药献皇上,保健佳品响四方,道光食之赞珍品,百姓效仿食御粮。\"陈集山药\"亦在此时正式得名。随着\"陈集山药\"名声的传播,种植面积随增,周边亦有种植,但风味俱佳,唯陈集独有。
1949年以后,由于受\"以粮为纲\"的影响,陈集山药虽仍作为佳品流传,但面积一直在1000亩左右徘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95年以来,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种植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陈集山药飞跃发展到1万余亩。产品销售到了京、沪、冀、豫、黑、辽、吉、鄂、湘、两广、鲁等10多个省市,陈集山药得到二次复兴。中央电视台7套《致富经》栏目、山东电视台《山东新闻》、《乡村季风》栏目,菏泽电视台《菏泽新闻》、《农事新说》、定陶电视台《定陶新闻》栏目,近几年相继报道了陈集山药,介绍陈集镇发展山药特色主导产业的情况及陈集山药面、甜、香、绵四位一体的独特优良品质。
1997年10月15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来定陶视察\"陈集山药基地\",品尝了陈集山药, 赞誉\"陈集山药\"面、甜、香、绵,指示要解放思想,把\"陈集山药\"这一历史名产,发掘好、发展好、宣传好。 首席欣赏学习 山药炖肉、、、、、、 欣赏了,很好的冬令食品 又是家乡特产,好吃! 欣赏与了解“陈集山药”。。。。。 家乡土特产 欣赏,学习了 好东东! 欣赏了解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