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楼主(苗岭红星) 的帖子
我認為北方不陪母的主要原因在於養畫眉是聽唱。我未親眼見過出籠大叫的,但托籠大叫的以前在天津見過,唱鳥養到這種程度可以稱為超一流了,這些超一流養家從來沒有陪母之說。唱鳥養到超一流都不陪母,可見養唱鳥不必陪母。所謂南方陪母,主要是嶺南和福建等地吧?過去在江浙上海養畫眉也無人陪母,因為當年養畫眉是聽唱,現在有沒有打鬥的則不知道了。在西南四川等地,根據王恩平著"籠鳥的飼養調教與鑒賞"所述,四川養畫眉有聽唱的,也有打鬥的,但未見談及陪母。上述情況僅供參考。至於養蟋蟀要下三尾,則是另一會事。雄蟋蟀性成熟後,如不配雌,就無法結鈴,造成并鈴,不但影響鬥性,弄不好可能死亡。
回 50楼(oanren) 的帖子
养个母鸟也不是难事,自己验证一下才知道真正的效果。书籍也不敢说是权威的教材。 跟帖学习 北方鸟友学习啦,受益匪浅! 母陪,事倍功半,放着这么好的方法不用,让自己和鸟都受折磨 提性无关,稳性而已。。。要能提性那我就养100只了、、、Re:回 11楼(关中小王) 的帖子
引用第46楼jimmytim于2016-01-08 18:31发表的 回 11楼(关中小王) 的帖子 :11楼关中小王到中山哪里了?我也是中山的,我们这边都养养画眉基本都养多只母鸟的
中山我也不熟,我是去找峰哥的。
Re:回 楼主(苗岭红星) 的帖子
引用第50楼oanren于2016-01-10 01:08发表的 回 楼主(苗岭红星) 的帖子 :我認為北方不陪母的主要原因在於養畫眉是聽唱。我未親眼見過出籠大叫的,但托籠大叫的以前在天津見過,唱鳥養到這種程度可以稱為超一流了,這些超一流養家從來沒有陪母之說。唱鳥養到超一流都不陪母,可見養唱鳥不必陪母。所謂南方陪母,主要是嶺南和福建等地吧?過去在江浙上海養畫眉也無人陪母,因為當年養畫眉是聽唱,現在有沒有打鬥的則不知道了。在西南四川等地,根據王恩平著"籠鳥的飼養調教與鑒賞"所述,四川養畫眉有聽唱的,也有打鬥的,但未見談及陪母。上述情況僅供參考。
至於養蟋蟀要下三尾,則是另一會事。雄蟋蟀性成熟後,如不配雌,就無法結鈴,造成并鈴,不但影響鬥性,弄不好可能死亡。
京津地区确实有些画眉可以被养的托笼大叫。但撕毛咬尾的也极为平常。这里有一个统计学几率问题。只看托笼的,不看咬尾的,恐有以偏概全之嫌。
正如歌唱家,运动家也有单身未婚的,但不能得出结论只有未婚单身才能成为优秀歌唱家或运动家。
Re:回 楼主(苗岭红星) 的帖子
引用第50楼oanren于2016-01-10 01:08发表的 回 楼主(苗岭红星) 的帖子 :我認為北方不陪母的主要原因在於養畫眉是聽唱。我未親眼見過出籠大叫的,但托籠大叫的以前在天津見過,唱鳥養到這種程度可以稱為超一流了,這些超一流養家從來沒有陪母之說。唱鳥養到超一流都不陪母,可見養唱鳥不必陪母。所謂南方陪母,主要是嶺南和福建等地吧?過去在江浙上海養畫眉也無人陪母,因為當年養畫眉是聽唱,現在有沒有打鬥的則不知道了。在西南四川等地,根據王恩平著"籠鳥的飼養調教與鑒賞"所述,四川養畫眉有聽唱的,也有打鬥的,但未見談及陪母。上述情況僅供參考。
至於養蟋蟀要下三尾,則是另一會事。雄蟋蟀性成熟後,如不配雌,就無法結鈴,造成并鈴,不但影響鬥性,弄不好可能死亡。
按明代话本《沈小官一鸟害七命》记载,宋代江浙一带就流行斗画眉,而且使用金漆笼哥窑罐,故今天主要是川贵,两广地区斗鸟,而江浙一带听唱,也不一定就是历史传统,可能还是近代才形成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