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几百,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有些笼子还真不是业余的能做出来的。几十几百的笼子或许能行,以上就不好说了。至于生活打工的也买车买房养家糊口。为什么一般的工匠就不可以呢?
鸟笼制作,和美国人的手机,瑞士人的手表,德国人的汽车,日本人的照相机不同,那几样洋人产品,哪一样也不可能是业余爱好者能做出来的。
而南笼,北笼近代和现代工艺大师,无不是业余爱者好出身(基本上都是现代工业化企业工人)。如天津的几位,苏杭的几位。而那些近代史上曾经享有盛名的三河乔,涿州马的后代专业工匠,却被远远抛在后面,这种情况,值得人们深思!
回 4楼(竹木一人) 的帖子
计算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分析价值,价格是一方面,但人类劳动力生产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电力,机械的利用,可以大大缩短同一工序的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可以肯定,今后鸟笼制造技术会不断现代化,生产力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会不断改进,同类产品的价值,价格会因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而降低。回 4楼(竹木一人) 的帖子
今天的人类社会,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进,同类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产能的增加何过剩,价格的不断变化,都是人们需要时时关心注意的事。不关心注意这些,做生意要赔本,买东西容易吃苦被骗。特别是我们大部分领一点微薄退休金的升斗小民,更要注意各种商品贵贱,价格高低。
《小兵张嘎》中翻译官那种“下馆子也不问价”的豪迈气概,不是我们普通工薪阶层可以有的态度。生意人旧话说,买卖争分毫!我们这种小户人家买东西,更该货比三家,斤斤计较。 来学习学习 关键在于名家的鸟笼是看的,严格说就不算是鸟笼,只能说是收藏品,最终命运是生炉子。自制鸟笼是养鸟用的。 引用第14楼jasmine7于2016-01-03 23:03发表的:
关键在于名家的鸟笼是看的,严格说就不算是鸟笼,只能说是收藏品,最终命运是生炉子。自制鸟笼是养鸟用的。
生炉子?您说是点火用吗?但万物有生有灭,毁灭的时间则有长有短,竹木,字纸,也有保存千年的,金石之类,也有寿命时间。有人喜欢竹木工艺品,花得起那钱,就让人家买吧!也是扩大货币流通,增加就业之举啊。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喜欢就是好笼,舍得下本钱购买,衣带渐宽终不悔。
不喜欢他就是一堆竹子而已,还不如买块面包吃。
这类就属艺术品、工艺品,再喜欢的人眼里是宝贝,不喜欢的人当做垃圾,这是温饱满足后的产物,树皮都没得吃的时候,说不定那张大千的画擦嘴也不是不可能。 引用第4楼竹木一人于2016-01-03 00:23发表的:
呵呵,只有自己制作一张试一下,就知道千八百甚或几千元的鸟笼还真不算贵!自己DIY制作一张笼子少则10天8天,多则半个月或一个月,竹子不值钱,功夫值钱,一天就算100元的工钱,你算算多少钱,制作出来还不如买的精细。制笼工匠就算熟练,要是活细的话,也得几天才能做一张吧,他们也要挣钱养家吧?当然你如果作为一种乐趣,DIY倒也无所谓。我自己给笼子刷过大漆,才知道漆笼为什么那么贵!整整一个夏天,刷了8、9边,过敏了三四次,活还粗的没法看,不是不想做细,是很难做细!现在那张笼子已经扔在一边看都懒得看了。还做过一个鸟架,勉强能看得过眼,但也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看着很简单,但哪儿哪儿都费时间,一天出不了多少活,DIY过的应该都有体会。有时我们总觉得东西贵,可是你只要估算一下做这个东西需要多少时间,再乘以自己的日平均工资,就不觉得贵了,有些大师们的作品确实贵,可是谁让人家的活细、活好,大家都抢着买呢?因为活细,人家10天或半月才做一张笼,一年也才做二三十张,一张就算一万元,一年不就是二三十万吗?凭什么你一年就能挣二三十万,人家就不能?况且一些老艺人因年龄关系一年还做不了几张笼。玩的东西,贵有贵的道理,贱有贱的道理,个人量力而为,不要老讨论贵贱的问题,感觉贵不买就是了!我在地摊上见过百八十块钱的笼子,那人自己做来卖的,他自己很骄傲的说一天就能做一张,可是那笼子白送给很多人我估计都不要,活太粗!不刷清漆都能散了架!但100块钱还真不贵!因为功夫在那儿!你要买精细的,那就得多花钱!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非常支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