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佳音 发表于 2016-1-21 15:18:00

草原“飞将”高角羚

高角羚
动物哺乳动物牛科高角羚,又名黑斑羚、飞羚。行动敏捷,奔跑迅速,栖息在非洲南部和中部的森林和草原之中,经常大群在水边活动。高角羚以其优雅的姿势和杰出的跳跃能力而出名。受惊的时候,它们可以跳起3米高,9米远。肩高约75~100厘米。皮毛呈金黄色、红色或红褐色,腹部是白色。两条腿上各有一条垂直的黑条纹,后蹄有一族黑毛。雄性黑斑羚有像小竖琴一样的角。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高角羚特点鲜明极易辨识
高角羚在分类上属于羚羊的一种,属牛牛科羚羊亚科,是一种中型的羚羊。体重约45~95kg,体长110~170cm,肩高80~100cm,尾长9~11cm。头部似羊也似牛,但头面部略短,耳宽大;颈背具长角,角微向后曲、圆形,角基部具有轮状横纹,角尖光滑而尖锐,雄羚角较大,雄性的角很长,而且呈竖琴状,角可达0.5~0.8米。雌性没有角。身体大部棕黑,背脊有黑色条纹。体毛较粗硬,毛色较深,以黑为主,杂有灰褐色毛。四肢长,略带红棕色。从头部形状可与近缘种相分开。足蹄短钝结实。皮毛呈金黄色、红色或红褐色,腹部是白色。两条腿上各有一条垂直的黑条纹,后蹄有一族黑毛。高角羚臀部两侧有竖黑斑,后足跟部有黑色斑,这也是它的一大特点。
高角羚属于羚羊中的一种,和其他羚羊没有明显的区别,以角长为特点。另外奔跑速度极快,所以又名飞羚。粪便呈散堆状,每次排10粒。
雄性有角,角先向后弯,再向上弯。雄性黑斑羚有像小竖琴有些相似。
高角羚属于羚羊中的一种,和其他羚羊没有明显的区别,以角长为特点。另外奔跑速度极快,所以又名飞羚。
高角羚生活习性 高角羚不迁徙,喜欢群居,一般在15~60只。喜欢在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处觅食。因为森林可以隐蔽自己,如果被发现,就跑向森林。
高角羚多生活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栖于海拔3500m以下的森林茂密多岩石的山区。以草及植物的枝叶为食。足蹄短而结实,适于奔跑。冬季也会转移到海拔较低的地方,50年代曾有一头高角羚在“小武夷”的岩后被农民赶到南门坂田中猎杀。高角羚一般是独居生活,偶然也有三五只成群的,主要生活在裸岩、环山、陡峭岩下和乱石河谷等环境中,在那里取食苔草和一些灌木的叶子。成年高角羚体重有75千克左右,身高1米多,身体像羊,头顶都长着一对短而尖的角。它耳朵很长,好像驴子一样,所以有些地方的居民又叫它为“岩驴”。它的四肢很像黄牛的四肢,但尾巴又很短小。高角羚的颈背上耸起一排又密又长的鬣毛,颇有一副武士的神态,所以它的中文名叫“鬣羚”。

高角羚 -绝技 高角羚有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高角羚善于在悬崖峭壁间灵活地跳跃和在陡岩上攀跳,每当武夷山云雾缭绕时,远远地看去,高角羚就好像传说中的“神兽”那样腾云驾雾。一旦遇到敌害,它能在其它动物和人认为无路可行的地方,迅速往悬崖峭壁逃去,以惊人的弹跳和准确的起落,飞快地登上悬崖的最险峻之处。这一着足以令敌害瞠目却步而化险为夷。如果敌害继续向它进逼,它就会用两后肢支起身子,两只前蹄有力地敲击岩石,借以恫吓敌害,“战鼓”在寂静的山谷峭壁间回响,颇具威力,许多野兽在这强大的“心理攻势”面前,方寸顿乱,夺路而逃。也有一些敌害经验丰富,未被吓跑,仍继续进犯。这时候,高角羚就会使用它的最后一招“杀手锏”,把头低下来,静候来犯者,此时此刻,如果对方稍有不慎,被高角羚的利角一撩,就可能失去重心而葬身崖底。高角羚就是靠这逃、吓、抵三招,在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一代代繁衍下来。高角羚10月前后交配,翌年6月前后产仔,每胎多为1仔,繁殖能力比较低。高角羚御敌绝招对天敌野兽虽然有效,但对人来说,却成了其致命的弱点。高角羚悠然自得地暴露在悬崖绝顶,成了猎人稳操胜券的射击“靶子”。因此,来武夷山上黑斑羚越来越少。中国已把黑斑羚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愿“小武夷”能再次成为黑斑羚的乐园。
高角羚的奔跑时速可达95KM,而且耐力很好,连跑一小时才会疲倦。
高角羚在中国多栖于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下的森林茂密多岩石山区,武夷山脉一带居多,保有数量十分稀少,在江西尤其罕见。高角羚有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它们善于在悬崖峭壁间灵活地跳跃和在陡岩上攀跳,每当山上云雾缭绕时,远远地看去,高角羚就好像传说中的“神兽”那样腾云驾雾。
在岩石上行走。单独或成对生活。多晨昏活动,常宿于陡岩底下。秋末交配,初夏产仔。
纳板河保护区分布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核心区的阿玛多、岩羊中央、安麻山等陡崖岩石山区,在缓冲区的过门山附近、曼费后山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数量稀少,是保护区重点保护的动物。

高角羚 - 分布范围 高角羚图册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斯威士兰、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北部、博茨瓦纳、赞比亚、津巴布韦、安哥拉南部、南非东北部和乌干达。它们生活在草原上和厚灌木丛中。在非洲,数量达200多万只。
而在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逐步北移到北纬33度左右的地区,分布范围北起中国西北的秦岭和青海的湟水河谷一带,南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昌都、林芝地区以及山南、那曲、日喀则等地。习性及生境:栖息地海拔高度为4200m以下。常活动于亚热带山地及温带地区的森林中。 现状: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高角羚 - 生长繁殖 高角羚的寿命为12年。雄性高角羚在一岁半时便可交配,但到三岁半以后,成功打败对手获得族群首领后,才有资格与雌性羚羊交配。一只成年公羚羊通常在水草丰足的地方建。黑斑羚不是一夫一妻制,所以,一到繁殖季节,如果其它雄性羚羊侵入自己的领地时,雄性黑斑羚之间会发生打斗。打斗不是很激烈,也很少会对对方造成严重的伤害。
立自己的领地,当母羚羊群前来寻找食物时,公羚羊就设法占有她们,并与她们交配,生下自己的后代。如果有其他公羚羊擅闯领地,既得利益者立即将其驱赶出去,有时会发生激烈打斗。失败的一方,将被迫离开母羚羊群,失去了交配的权利。首领公羚羊也会将自己的雄性后代赶出群体,让他们自谋生路。同时,它也尽力防止母羚羊离开自己的领地。
高角羚的家庭是留女不留男,雄高角羚往往在八个月大时就被赶出家庭, 被赶出群体的年轻公羚羊,以及一些挑战失利者,会组成一个临时的单身汉群体,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向首领公羚羊再次发起挑战群队的母羚交配。
高角羚的求偶方式非常特别,雄性在向雌性求偶时,往往是采取集体行动,会成群结队、头尾相接地绕着雌性打圈,直到获得对方首肯,双方才展开交配。高角羚的怀孕时间一般是180~210天,大都是单胎。在临近生产时,母羚会独自离群生产。小羚出生后的一两天内会被藏在隐蔽的地方。大自然的奇妙处是几乎所有小羚都会在数天内出生,这种“羚海战术”可以防止小羚羊全部被吃掉

大连小小 发表于 2016-1-21 19:32:01

坐沙发欣赏草原“飞将”高角羚!谢谢分享

京都聆鸣 发表于 2016-1-21 20:48:01

高角羚,草原飞毛腿!

黄肤山雀 发表于 2016-1-22 00:32:22

了解一个草原飞将,谢谢分享,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6-1-22 01:08:19

欣赏草原“飞将”高角羚!谢谢分享。

金菊灵子 发表于 2016-1-22 09:51:43

tvb51 发表于 2016-1-23 06:04:21

真漂亮,谢谢分享。

青鸟欢歌 发表于 2016-1-25 15:48:18

好喜欢 跑得快

陶然亭 发表于 2016-1-28 12:43:59

高角羚,草原飞毛腿!弱肉强食下的牺牲品。

oanren 发表于 2016-2-7 08:49:54

草原飛毛腿,欣賞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草原“飞将”高角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