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河 发表于 2016-2-18 22:56:08

拜读:早春!

邢台佳音 发表于 2016-2-19 01:25:19

拜读了。

王建春在 发表于 2016-2-19 05:16:21

拜读一下

sdhz张 发表于 2016-2-19 11:30:24

拜读拜读!

京都聆鸣 发表于 2016-2-19 13:46:55

拜读早春。

31343722 发表于 2016-2-19 17:57:36

拜读:早春!

苗岭红星 发表于 2016-2-19 21:48:27

引用第1楼皮皮爱鸟于2016-02-18 12:25发表的:
和《早春》一首
昨日鸟儿叫得欢,
冬阳暖日天蔚蓝,
熏风吹得人儿醉,
误把百灵当杜鹃!



有关杜鹃

宋代蔡襄诗:
布谷声中雨满犁,
催耕不独野人知。
荷锄莫道春耘早,
正是披蓑化犊时。

陆游有诗:
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
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
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
从今可无谓,倾耳舜弦声。
诗中催耕的布谷鸟。即杜鹃鸟。

南宋词人朱希真有
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
更是反映杜鹃为催人“布谷”而啼得口干舌苦,唇裂血出,认真负责的精神。

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

春末夏初,常常可以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或者叫“早种包谷!早种包谷!”或者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种声音清脆、悠扬,悦耳动听;当听成“不如归去”时,又感到令人惆怅、忧伤。

总之,杜鹃不是早春时啼叫,而是春夏之交,此时不是“布谷”已过了吗?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6-2-21 02:25:47

拜读:早春!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