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月二习俗
“二月二”是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头节”、“春龙节”“青龙节”等,其名称不下十几种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二月二”,与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东北“二月二”的习俗源于山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东北的“二月二”习俗有其他地区略有不同。
一、剪“龙头”。在东北,有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人们一般选择过完正月再理发。
二、煎年糕。煎年糕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明宫史》记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三、吃猪头。猪是古代祭祀的“三牲”之一。古代给神灵上供用的是整猪,后来,由于用整猪搬运不方便,遂改用猪头。但最后这些猪头都成了人的盘中餐。
四、敲房梁。二月初二清晨,人们一醒来,最先做的一件事是用小木棍或者秫秸敲打房梁。一面敲击,一面口中念念有词:“二月二,敲房梁,大虫小虫不下房。”
五、圈灶。“圈灶”是非常古老的农村习俗。明朝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说:“乡民用灰自门外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图片精美,来学习了解东北民俗风情。 学习了,大家都剪个龙头吗?怎么才算剃龙头?? 了解东北民俗风情。 二月二龙抬头 看看东北二月二习俗,谢谢分享。 “二月二”是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头节”、“春龙节”“青龙节”等,中国民俗挺讲究的。 看看龙抬头 了解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