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屑 发表于 2016-4-7 12:04:38

千年风雅今流连:品味中国人的“玩”

对于中国人来说,“玩”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主题与乐趣。在古代,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玩的语言是共通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人玩的也越来越高雅。更多的人开始追寻古代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方式,学着揣摩古琴中的音律,静下心来品味沉香中的宁静。
如果说在之前国内经济并不发达的时期,国人对玩的需求一度消退,以满足基本温饱,那么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追求玩的乐趣则是人们在生活与工作双重压力下的一种释放。不仅如此,人们还希望通过玩来重组社交圈子,提升所谓的品格。本期的重磅专辑,就将为读者带来中国人当下最时兴的十种“玩意儿”,分为“听觉”“视觉”“味觉”三个部分 呈现给大家。
养鸟,一直是中国人的一项娱乐活动,养鸟之风,古已有之。史书曾有记载,唐代杨贵妃就喜饲鹦鹉。因养鸟而制作鸟笼,由鸟笼而衍生的笼钩、笼爪、顶齿、顶圈、站圈、站杠、笼罩、食罐几乎成了一个系列。到了宋朝,玩风兴盛,为鸟配套的器具面广量大,近乎成了一个产业。因养鸟而产生的相关诗书典故层出不穷,明清随笔中有不少写鸟的文章,还成为了名篇流传至今。
北京人玩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当时满八旗入关,除了军队外还带来了满洲人的生活习惯,这其中就有“养百灵”。百灵也称云雀,满人视其为“龙兴之地”所产的“龙鸟”,只有皇亲国戚才可饲养玩赏。也正因此,养鸟的风潮在清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鸟笼,也以宫廷造办处的作品为最佳。
鸟笼有实用和观赏两种功能,材质有竹、木、铜、银、铁、*牙等,用途分为百灵笼、画眉笼、绣眼笼、八哥笼等。从外观来看,鸟笼上顶是一个圆形木钱,为笼顶、笼条聚结之处,形如车轮轴心,为美观起见用顶棚盖布遮挡。那些粗制的鸟笼使用紫黄漆板或漆布,而高档的全用布缎。靛颏、画眉、百灵笼子,顶棚多用素布精绘花纹,粗制鸟笼多为白漆布上绘三个蓝花。鸟笼盖布多用牡丹纹等黑缎面。红子鸟笼的顶棚盖布,年代早的用铁制,粗笼用薄铁片,细笼精铁细制,或磨刮光亮,或刻花纹。清末出现铜质刻花纹者,普通笼用红铜,精品用白铜,錾刻花纹。铁质盖布顶棚有花纹的很少。鸟笼除饲养南鸟以外,均有布制笼罩,为月白、深蓝二色。红子笼用白色罩。行笼多为单罩,定活笼为夹罩,冬天只有靛颏和苇柞子改用棉罩。夹罩顶帮为复层夹制,棉罩用黑色缎面,上缉苤蓝罩。单罩为夹罩顶,罩帮分三截,只中截为单层,上下两截仍用双层,称“贴边”。

  鸟食罐的讲究
作为盛食之器的鸟食罐,在诸多养鸟器具中显得更为讲究,鸟食罐和水罐多为瓷质,敛口鼓腹,后有双鼻卡在笼上。讲究“五罐一堂”的配置,即两食罐、两水罐、一个吃软食的“抹儿”,还有“单杠双罐”、“双杠四罐”或“两罐加一抹儿”的。所装硬食有谷子、苏子、小米等,软食为羊肉屑拌鸡蛋、鸽食面等。有些鸟在脱毛时加软食,称“加一抹儿”。靛颏和柞子都是“一罐一抹”。百灵笼另有一个水门子,笼外设一铜水罐,笼中的双罐全盛食。画眉笼内设两个较大的鸟食罐,有枕形、鼓形等几种。

  鸟笼的种类
鸟笼按种类分为“定活笼”、“行笼”两种。定活笼制作比较精细。饲养不同的鸟,需使用不同的笼子。现依老北京人的玩法,作简要介绍:

  一、靛颏笼:靛颏鸟以项下颜色得名。红者为红靛颏,蓝者为蓝靛颏,鸣声亦有不同。定活笼皆用白茬水磨细竹,尤以多年陈竹为佳,另有漆笼。晚清有个专做紫漆笼的,姓傅行三,制作的靛颏笼最为有名,人称“傅三紫漆”。传世的靛颏笼,以直径八寸五分者最早,清末为九寸,民国以后是九寸二三分。鸟笼竖着的竹棍称“笼条”,必须双数。横用的圆竹谓之“笼圈”。有土挡的三道圈,没土挡的四道或五道圈。土挡就是底部加一道柳木圈,宽寸许,用于夏日贮沙土。

  二、红子笼:“红子”即“自自红”,喜用嘴爪剥剔笼子,所以红子笼须特制。清代红子笼有铁丝质地的,名“丘子笼”,据说丘姓所制最佳。但较好的仍是圆竹笼。在规格上,清末民初是直径九寸,后改为九寸二三分。笼条分60 根、64 根、72 根。早年多用条底,后为了兼养黄鸟,也有使用板底的。板底常用三合板,也有漆底(即“腻子底”)。

  三、画眉笼:养画眉的笼子也有兼养鹦鹉或鹩哥儿的,所以又称鹩哥笼。年代稍早的直径一尺一寸二分,年代较晚的直径一尺二寸,高度是靛颏笼的一倍,笼条更粗,条数在50 至60 根之间。画眉笼是条底,条底下加活板底,有两枚铜螺丝,可随时将板底拧上或捻下。

  四、百灵笼:百灵鸟较靛颏、红子体大,所以百灵笼也稍大,三道圈加宽土挡,内无鸟杠,中心有一圆土台。土台为木质,有些土台面上还加一层沉积岩质石片。因百灵笼的水罐在笼子外面,所以土挡上单留了一个上圆下平的“水门子”。

  易拍行情
目前清末、民国名家制作的材质贵重的鸟笼,在收藏市场上很走俏。如一张民国徐钟明制竹鸟笼,四壁竹丝编制,挂钩錾刻花纹,笼身盘一口含宝珠的龙,挂盘铜托描绘三国故事,笼中带原配鸟食罐、鸟食杯,其市场参考价已超过50 万元。而且名家制作的鸟笼,还以每年20% 左右的幅度上涨,但普通鸟笼收藏价值不大。
有人会问:“一些玩家能准确地说出何笼为何人所造,而出自名家的鸟笼价格不菲。人家是怎么通过一样尺寸的笼腔看出来的呢? 怎么才能不‘打眼’呢?”这就要看笼腔的细部特征了。所谓的细部特征,是指笼门、笼条、接口、销钉等处不同的安装、加固方式。这些细微的不同体现了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也成为了他们的“名片”。老北京玩玩意儿自古就认“品牌”,清末民初时讲究的是“老赵家的钩子,王攥的笼儿”。“老赵家的钩子”指的是清宫造办处领班“老小赵”及其传人所制的钩子。“老小赵”则是因为其辈分、手艺值得人称个“老”字,又因为在皇上眼巴前儿当差,任你多大也是“小”,于是就有了“老小”这种奇怪的称号。“王攥”则因为他好琢磨玩意儿而得名。除了这两派名家,还有“老小郭”、“老小张”、“涿州马”、“老吉”、“三河乔”等不同时期造钩、制笼的名家。

大连小小 发表于 2016-4-7 13:58:47

坐沙发板凳学习

大连小小 发表于 2016-4-7 13:58:52

谢谢分享

陶然亭 发表于 2016-4-7 14:03:36

千年风雅今流连:品味中国人的“玩”

陶然亭 发表于 2016-4-7 14:06:13

还是老北京的玩法讲究,谢谢分享。

无理求诗 发表于 2016-4-7 14:09:20

迎合養鳥愛好者的講義文章,欣賞了,樓主辛苦。

小超子 发表于 2016-4-7 14:15:37

拜读学习了

京城菜鸟 发表于 2016-4-7 15:03:07

学习了解一下

京城菜鸟 发表于 2016-4-7 15:04:23

何乐而不为。。。。。。。

青鸟欢歌 发表于 2016-4-7 17:34:54

学习 学习 讲究 讲究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风雅今流连:品味中国人的“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