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巧守拙 发表于 2016-4-13 18:43:40

进过王爷府中名角儿再也没有了

 牋<font size=\"5\">牋\"四大须生\"挂头牌的马连良走了50年,\"四大名旦\"中最后一位尚小云辞世40年。至此就再也找不到一位进过王府,在王爷府中的堂会上练过\"玩艺\"的名角了。<br />牋牋牋牋侯仁之先生走了。现当今满北京城再也找不到一位进过王府,上过堂会,听过“赠戏”的爷了。自从骆玉笙、侯宝林驾鹤西行,“四大名旦”中最后一位尚小云也于1976年4月含恨而去,而“四大须生”挂头牌的马连良也早于1966年12月含冤屈死,至此就再也找不到一位进过王府,在王爷府中的堂会上练过“玩艺”的名角了。<br />牋牋牋 西风落叶之中,让人有些踉跄。<br />牋牋牋 晚清画师沈蓉圃曾画过一幅写生戏画像,题目叫《同光十三绝》,画的是清末十三位菊坛伶界的名角,都能唱得北京城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跺脚一起叫。<br /><br />牋牋牋徽班进京二百年,从它在京城唱红时,就开始进皇宫,进王府,进颐和园,进会馆,那时候帝王将相谁家不闻戏琴声?再往后,十七年民国时期,四届总统,没有哪一届总统、总理、部长、将军不好那一口的,没有哪一家没开过堂会。鼎盛时期,一场堂会能轰动多半个京城,能搅乱王公大臣,能“拿住”总统总理。一位前辈半是凄凉,半是苦地说,“三鼎甲”那是什么做派?什么道场?那“玩艺”真叫艺术,那艺术真叫绝活。一代伶界大王西行了,“三鼎甲”谢幕了,三位“霸王爷”都走了,“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武小生”“三大名丑”“四大花脸”都随着一声凄婉的琴声,一句高亢的叫板,一道委婉的唱腔,一阵让人目晕的身段谢幕退场了,只留下那些近乎神话般的传说,只留下那些近乎天音的唱段,只留下他们身后的凄凄凉凉。<br /><br />牋牋牋牋深秋夜里,一阵料峭金风掠面,隐隐似有京胡之声传来,侧目细听,京胡京韵,西皮慢板,“那秋风黄叶,那古道疲马,那残旧落日,说不尽的皇城旧都……”迎风而立,怎不让人感慨万千?一任夜风吹散两行热泪。<br />

临安天目 发表于 2016-4-13 19:16:42

沙发!好帖子细细品味!

藏巧守拙 发表于 2016-4-13 19:19:36

<font size="5">同志们晚上好。</font>

有鸟就叫 发表于 2016-4-13 19:21:19

这的了解一下!

克克笼子 发表于 2016-4-13 19:29:40

堂会听戏了。

陶然亭 发表于 2016-4-13 19:39:40

我只会几句谭派的沙家浜,O(∩_∩)O哈哈~。

大连小小 发表于 2016-4-13 19:43:27

进过王爷府中名角儿再也没有了

大连小小 发表于 2016-4-13 19:43:40

贝哥晚上好

藏巧守拙 发表于 2016-4-13 19:51:18

引用第5楼陶然亭于2016-04-13 19:39发表的牋:
我只会几句谭派的沙家浜,O(∩_∩)O哈哈~。

你是说说谭元寿吧?马长礼,洪雪飞其实挺有韵味。

锡林河 发表于 2016-4-13 20:00:01

了解一下,进过王爷府中名角儿再也没有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进过王爷府中名角儿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