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靛颏上性的问题。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家,不是权威,观点和认识不一定正确、到位。只是养了几年鸟,有一点小小的心得体会,请各位轻拍。靛颏上性也要分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先说说内因:
1、强壮的体质。
2、较强的胆识。
3、先天的歌唱基因。
再说外因:
1、饲养手法。
2、饲料的配比。
3、光照。
4、温度。
体质是先决条件,体质可能是先天具备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调养形成。如果体质不好,就如同人气血两亏,性功能减退,还哪有上性、歌唱的心情和能力了。
胆子较大的鸟入笼开叫就早,平时也喜欢鸣叫。反之,胆子小的鸟成天“如坐针毡,战战兢兢”地,哪还敢大展歌喉啊。
歌唱基因好的鸟鸣叫婉转,也喜欢鸣叫,反之亦然。就如同人一样,有的天生唱歌就好、愿意唱歌;有的“五音不全”,从不愿开口唱歌。
体质和胆识可以凭借经验在选鸟时加以选择,歌唱基因只能凭运气了,除非你是个抓鸟的,可以在野外抓鸟时就有个判定了。
至于品相问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具备了这几样内因条件,也未必就能让鸟上性、大唱,还要注意外因。
饲养手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就如同养孩子一个道理,各家有各家的手段,你不能说这家好、那家的不好。总之要做到“三勤一稳定”,即:勤看——看饲料、饮水缺不缺,洁净不;勤换——换饮水、换笼垫;勤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遛鸟;一个稳定是饲料配比要尽可能的稳定,不能今天换一个配方,明天换一家饲料。即使根据鸟的状态、季节,需要调整饲料时,也要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更替的方法,否则鸟不是弹脸就是反季换毛。立春后,可以通过调整配方逐渐提高鸟食的硬度,,也可以通过加喂虫子,所谓“顶食”。但不要采取急变,也要逐渐过渡。饲料硬度比平时提高个5%左右足矣,虫子每天最多10多个(我几乎不喂虫子)
饲料配比,网上的配方和现成的饲料太多了,优劣只能是见仁见智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条件决定。
光照,每年立春后,阳光逐渐增强,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让鸟多照照太阳,光照可以刺激鸟的脑下垂体分泌性激素,从而促进上性。但要注意光照时间和强度,早春无所谓,晚春最好是早晚阳光斜照的时候。光照时间可以选择早春多些,晚春少些。
温度,有条件的晚秋到整个冬季尽可能选择温度稍低些,维持在10—15度之间,立春后逐渐升温。没有条件的,也可以高些或低些,但切记!一定要尽量恒定在一定的范围,不要忽高忽低,否则后果就是弹脸、反季换毛。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的爱鸟一定会回报给你一个高亢、具有穿透力、婉转的歌声。 学习了,谢谢! 学习了 楼主说的太好了给你一百个赞我们也学习了。 楼上总结全面,有启发作用,值得新手借鉴方法,结合自己情况养好鸟,谢谢分享! 楼主说的很详细 值得学习 分享经验帖! 学习了!谢谢分享! '积累的经验,值得分享。 这个帖子很值得看,看完觉得心里很清楚,能学到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