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画眉板笼
板笼是上海茶室的特色, 在下也是上海人,曾经混迹于各大区的茶室冲鸟, 在上海茶馆店里一般冲三种鸟类,画眉,绣眼和红蓝灯! 特别是前两种, 可以说是进茶室的标配鸟类。画眉, 早期主要是听叫的, 所以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圆的腰鼓笼, 后来由于单人会饲养多只画眉鸟,为了便于在自行车上携带,就发明了方形的四亮笼。 后来在茶室排叫觉得画眉鸟容易受到惊吓,主要是来自鸟背后的声音, 于是就有人发明了将四亮笼的部分面封起来,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板笼。 当初这类型的笼子都出自一个有名的匠人,江湖称作“杨师傅”, 杨师傅本事大,做笼连带笼子的配件的雕刻都是一个人完成, 大家都以有把杨师傅的板笼为荣! 后来又涌现出很多制笼匠人, 如张秀清老前辈,任正宝,老金基本上,此三人的作品是一类品,再后来有了徐乐年, 阿王,谢彪,到现在的新人吴亚兴,汪建坤,小林 , 当然也有符合大众工薪阶层的徐步峰。谈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人, 雷陈鑫, 此人原来在凤阳路,后来搬到万商,和曹家渡,这为老兄,平时好酒,但一手设计,雕刻的活没得话说,可以说在当今中国笼界,他的手艺如果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所有有关上海画眉笼具,绣眼笼具的都受到他的影响! 养画眉, 除了叫,斗,更加是讲得面子问题, 一把好笼配把好钩,在纷乱的茶室才能显示出哥的派头和身份! 拜读了,了解一个, 写的不错,就是最后一段总结有点狭隘
与时俱进,一把笼子一个钩子不足以代表什么
现在讲的是房子,车子,票子。。。
再好的笼子鸟,在一辆豪车面前都是浮云
当然在爱好鸟的氛围里,好笼子好鸟还是很吸引眼球
但也仅仅如此
养鸟人普通人居多,玩的是个心情,看自己条件自己开心就好
攀比,过于追求并不理智
大多数有钱人有身份的人很少玩鸟,或者说,他们玩会玩,但绝不会在鸟里面追求什么,人的境界不一样吧 学习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变的是玩鸟的心。。。 拜读了。 过来学习下吴越文化,这类帖子很少,值得收藏。 对于我们工薪阶尘,更没有攀比的可能和必要,快乐是第一位!什么名鸟、名笼欣赏、看看、笑笑!什么名车、名房,走过、路过……哈哈,如云似雾!
回 2楼(三月风铃) 的帖子
有道理!一 凡人总免不了要比比。比,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