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老毛,可能要出花了。
今天早回来早就给几个鸟都洗了下澡,由于工作忙,有几天没洗了。洗好后没多久,快6点时,我那只6月份的老毛开叫了,先期还是生头叫法,叫叫停停,叫叫停停。逐渐逐渐的,每次两段叫口之间用鼓、鼓、鼓,连起来叫了,后来两口之间,有时还带有小叫时的那种嘴巴快速上下抖动,发出很轻微支、支的声音来连接两口之间的空隙,再后来,就索性连着一起叫了,叫口上下翻转。 现在已经超过6:30了,天色渐暗,它还在叫。回来一周是罩过笼衣的,方笼四亮笼,后来换笼至今,都是敞开着养,方笼板笼。24小时单独户外阳台,没人打扰。 花花公子。 恭喜养的不错。 应该遛遛,远离呜叫老鸟,能一听到其他鸟的叫声为准,找回当年呜叫的感觉, 引用第3楼黄肤山雀于2016-08-11 20:01发表的:
应该遛遛,远离呜叫老鸟,能一听到其他鸟的叫声为准,找回当年呜叫的感觉,
目前上班没什么时间遛鸟,手里有一只熟鸟,一周遛一次。我也没打算把这些生头老毛变为打鸟,因为我本身就不打,就养养叫鸟,先看阳台叫鸟,等上性了,真正阳台出花了,再去遛,我想鸟会胆大点,不着急。 引用楼主小上海于2016-08-11 18:37发表的 6月份的老毛,可能要出花了。 :
今天早回来早就给几个鸟都洗了下澡,由于工作忙,有几天没洗了。洗好后没多久,快6点时,我那只6月份的老毛开叫了,先期还是生头叫法,叫叫停停,叫叫停停。逐渐逐渐的,每次两段叫口之间用鼓、鼓、鼓,连起来叫了,后来两口之间,有时还带有小叫时的那种嘴巴快速上下抖动,发出很轻微支、支的声音来连接两口之间的空隙,再后来,就索性连着一起叫了,叫口上下翻转。 现在已经超过6:30了,天色渐暗,它还在叫。
回来一周是罩过笼衣的,方笼四亮笼,后来换笼至今,都是敞开着养,方笼板笼。24小时单独户外阳台,没人打扰。
前辈这叫出花啊? 引用第5楼中国名鸟于2016-08-11 20:08发表的:
前辈这叫出花啊?
肯定还没有啊!我是说,可能要出花了,感觉有前奏的苗头了。
个人认为,就好比绣眼,绣眼大唱也是有前奏的,前期会有“叭嘴叫”,就是比小叫更浓的叫口,变现为声音有略微放大,鸣叫时不但鼓喉,张嘴的程度要比平时开度大,也叫花唱,在花唱中还夹着几口当、当、当,这是正在上性,还没上足性的阶段,但有希望进入大唱阶段的过渡期。
另外,时间不够了,马上就要大批量换毛了,所以要看换毛后的表现。 引用第6楼小上海于2016-08-11 20:10发表的 :
肯定还没有啊!我是说,可能要出花了,感觉有前奏的苗头了。
我是说画眉生鸟底子稍好点的,只要基本适应了环境,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在早上、中午、傍晚都会连口大叫的。这是天性,离出花排叫还太远。也许是地域不同说法不一吧,说错莫怪。 引用第7楼中国名鸟于2016-08-11 20:17发表的:
我是说画眉生鸟底子稍好点的,只要基本适应了环境,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在早上、中午、傍晚都会连口大叫的。这是天性,离出花排叫还太远。也许是地域不同说法不一吧,说错莫怪。
出花叫和排叫,那是完全两个概念。出花叫,就仅仅是连口了,不再是原来的老三口,而是连续的婉转的翻口叫,这个只是基础,千里之行的第一步。排叫,那是要经过上性,后续正确地遛鸟,才可能逐步逐步到达。 引用第8楼小上海于2016-08-11 20:22发表的:
出花叫和排叫,那是完全两个概念。出花叫,就仅仅是连口了,不再是原来的老三口,而是连续的婉转的翻口叫,这个只是基础,千里之行的第一步。排叫,那是要经过上性,后续正确地遛鸟,才可能逐步逐步到达。
学习了。我地把能上架争鸣的叫出花排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