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一日一虫记,金翅双飘带的定妆照。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0799x2071475532.jpghttp://chuantu.biz/t5/33/1473620828x3340469527.jpg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0909x3340469527.jpg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0930x3340469527.jpg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0950x3340469527.jpg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0995x3340469527.jpg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1027x3340469527.jpg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1046x3340469527.jpg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1065x3340469527.jpg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1084x3340469527.jpg
http://chuantu.biz/t5/33/1473621103x3340469527.jpg
八月末,尚未至白露,夜晚已些许清爽,蝉鸣依旧。几场雨水过后,小区对街的一小片玉米地就被收割了。心里想着未免太早了些,可没过几日,就发现又重新平了土,垒起了砖地。这附近唯一的玉米地,也没能坚持过这一秋。
不过好在,自玉米地被推平后,原本难以下手的蛐蛐都跑到了平缓的四周。有些越过篱笆,钻进了隔壁小区的花园里,有几条则跑到了墙角一片常年堆积的土砖堆中。初次听见它叫,是在一次加班后回家的深夜。鸣声清朗,空阔有力。随手用秸秆勾了一下,跑掉了。此后的每天都有留意,终于又在一次深夜加班的途中捕获。这次仍旧用秸秆一勾,旋即蹦了出来,一下一下,那叫一个欢快。只感觉一缕金光略过。好在面前一片平底,恰巧地上有一卷前几日遗弃的纸筒。装虫入纸筒,便起身回了家。落盆,下水食,缓缓合好盖,心中止不住的舒畅和平安。
次日下班回家,揭盖,金背光芒耀眼,翅下双飘带,周身饱满,高立身,呈小枣核型。真是一条漂亮的小虫。不想竟吃完了所有水食,肚腹脱出三节有余,看得出来在野外的日子没吃过什么好的。次日湿吊五点八厘,合两斟三,算彼时所获最大的伏地儿,钟爱有加。到九月四日时,小虫已回落至日常的五点四厘,合一斟八。
九月十一日,周末的一个午后,阳光和煦,一秋尚早,拍下这组照片,还未出斗,已算作这一秋的留念。捉选养斗,四个环节,唯钟情于捉和养。在经年的漫长中,真心付于短暂的岁月。时常忘神于罐中之景,阳光温婉,尚带着夏末的倦意,岁月如此静好。一人,一草,一罐,一小虫而已。此间趣乐,沉静于心间,不足与外人道。
这样的虫养着不斗听叫会很长寿 了解一下,谢谢分享。 欣赏了,谢谢分享, 有清晰照片配上自己的娱乐体会
玩的开心,,,,,,,,, 楼主是真正把蟋蟀当宠物而不是工具的。 支持自己抓的土虫! 看到楼主的蟋蟀,我不禁又要开启码字模式了...
上次我的第一次野采,斩获宝塔一条,斗蟋一条。想来,不是很懂蟋蟀的我,又随便抓的一条虫,应该听叫不错的,至于斗么,也就呵呵了。
拿着蟋蟀的照片去找单位里的老师傅过过眼。老师傅原本听说我小区里抓的,完全不经意,轻描淡写的说我这个虫杜灵伐灵额。
可是,照片在他眼前一晃,老师傅定睛了。拿过去细看之后,觉得此虫不错,算是条好虫,说是长开了,结实的。
于是在下心里有点美滋滋。随后,回家又在小区里抓了一条蟋蟀,想来一场比武。
为了考虑到新来的不熟悉环境,于是新来的定养三天。三天后,吃完晚饭两雄角逐!
本以为,不是场恶斗,也是场好戏,但是我只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局。新来的,只是和老虫碰了一下牙,就灰溜溜的逃走了。
前后不足1分钟...
之后,我又逮了一条虫子,在外看看挺大,回家一对比,身匹明显小了一大截,两虫相对,新抓的只会逃...
看来,我第一次抓的蟋蟀,可谓是称霸半个小区的土虫了!打算今天回家后,再去小区里转转,再逮一个回家,来一场比武。 “双飘带”不是。翅色薄 、白肋深,肚皮四节,尾峰根发黄,不是好现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