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小人”
我很少写“指责人”类的文章。在网上也曾发出不少情感帖子,大多发自肺腑,差不多讲述的是亲身经历过的“人间充满爱”的感人事情。我特别推崇日前有位网友发的诸如《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会接纳你》等帖子反映的境界。但有句话也说得很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社会之大,什么人也就都有,哪能都是高素质的正人君子呢?!于是今天我想转变一下我写作的风格和秉性,据我的经历和我的感受来说说“小人”。小时候,农村正月里有“剁小人”的习俗。某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剁馅是“剁小人”,捏饺子边是“捏小人嘴”,使之不能搬弄口舌,滋生祸端。可见老百姓对小人的深恶痛绝。
再大一点,看戏。小人一出场,准会勾着粉白脸,大尖眼,一看就知道奸诈。现实生活中,小人就不好分辩,人家脸上又没写着“小人”两个字,这就需要在相处中慢慢了解。一般人们把那些口是心非、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落井下石和爱搬弄是非的人称为小人。
有句口头禅叫防火防盗防小人,可谓言简意赅。小人需要防,切莫与之正面冲突。要知道,小人做正事欠火候,但做起败你的事却绰绰有余。这并不是小人有多强大,关键是小人不按常理出牌,损招阴招层出不穷,你没接招甚至一点没惹着他就稀里糊涂中他的招了。
嵇康,三国时魏末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有一天钟会来拜访他,钟会是曹魏大臣、书法家钟繇的儿子,算是纨绔子弟。嵇康正在打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按常礼,嵇康至少应该先打个招呼吧。被冷落很久的钟会打算离开,此时嵇康才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留下了一句水平并不亚于问者的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这件事一直令钟会耿耿于怀。后来,嵇康因吕安䅁牵连入狱,钟会借机向司马昭建议杀了嵇康。嵇康可能至死也不明白,怠慢一下客人竟然要了自己的命。嵇康错在得罪的不是一个君子,而是一个小人!
常在阳光下,石头也会被晒暖,何况人呢。智者对于小人,则注重打感情牌,以徳报怨,努力改变小人。即便难以激活他们的感恩之心,也有助于弱化对立情绪,减轻对自己的伤害。
唐朝大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建奇功,却遭到小人鱼朝恩的多次陷害。后来,鱼朝恩担心郭子仪报复,便想先下手为强,在家中摆下鸿门宴,请郭子仪赴宴。郭子仪轻装简从,从容赴宴。鱼朝恩见了惊讶不已,得知实情后,被感动得嚎啕大哭,从此不再与郭子仪为敌,反而处处维护他。
若与小人共事,说不上是件倒霉的事,小人的那双“慧眼”,时时提醒你反躬自省,你的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稳。如果能主动接近小人,进而影响他,改变他,让他的心态也阳光起来,与大家和谐相处,更是一种大境界了。 下午好!拜读学习!感谢分享! 若与小人共事,说不上是件倒霉的事,小人的那双“慧眼”,时时提醒你反躬自省,你的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稳。如果能主动接近小人,进而影响他,改变他,让他的心态也阳光起来,与大家和谐相处,更是一种大境界了。 各种人物都展现的舞台。 拜读了,了解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时时处处都有“小人”的存在与表现,“小人”终归是“小人”,他是长不大的,因为“小人”是一种人格有缺陷,虚荣心太强,往往以个人为中心,无公共道德的人。 拜读学习谢谢分享! 听说说“小人”,长见识。 小人常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