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4个地市名称的由来
沈阳一说:沈水之北谓之沈阳。过去人们把浑河称为沈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
其座落在浑河北面,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沈阳。二说:金末,这个地方叫沈洲。
蒙古大军攻取辽东,沈州遭劫难,毁于战火,城池市井毁损凋蔽。不久,元政权
将前来投靠的大批高丽军民分成两部,开始在沈州旧址重建城池,渐渐恢复旧时
的面貌。后来又将辽阳、沈州并存的两个总管府合并为一,称沈阳路安抚高丽军
民总管府。至此,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沈阳的名字
大连
据史料记载,当时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已开始在中国传教,在传教过程中根据中国
语言的发音,将今日大连湾标注为“dalian”,译成汉文便成为“大连”二字。
因当时在该地正流行着一种盛装钱币的布口袋,名叫“褡裢”,堪为吉祥。而且
大连湾口外的三山岛有两岛相连,形状酷似前后搭肩的“褡裢”,当地居民便称
其岛为“褡裢岛”,将该岛以北的海域称为“褡裢湾”。但“褡裢湾”何时改为
今日的“大连”二字?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五年即1879年10月28日北洋大臣李鸿章
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其中有“金州”、“大连湾”字样。由于朝官所倡,“大
连湾”一名一经出现,便立刻在该地流传开来。1860年,英国舰队司令约翰·瓦
特将该国军舰开进此地,在海图上标注为“dalianwan”即大连湾,用英国女王
的名字将今日大连港一带标注为“维克特里亚湾”,将大孤山港标注为“奥典湾
”。后来,日本人根据约翰·瓦特所制的海图,将“dalianwan”译为“大连湾
”。沙俄统治时期,这里还有过一个俄国名字,叫做“达里尼市”。 大连一名
,作为特定的地名和行政区域而单独使用,始于日俄战争结束的1905年8月。当
时日本取代了沙俄对旅大的统治,日本当局于8月27日,以辽东守备军第三号通
告,将当时沙俄所起的“达里尼市”改名为“大连市”。
鞍山
鞍山之名源于明代鞍山驿堡,取名于南郊的马鞍山。因为此山很像摘下来的鞍子
抚顺
抚顺一名源于抚顺城。抚顺城是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明朝为防范东北女真
族袭扰,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修筑的辽东十八城之一。名为“抚顺城”是“抚绥
边疆、顺导夷民“之意。一九三七年析抚顺县抽一部分置市,故得名抚顺市。
本溪
本溪得名于本溪湖。本溪湖位于市内,湖面不及15平方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
的湖了。别看湖小,却也小有名气,曾被列入关东十景。清代同治年间处士高升
先所书\"辽东本溪湖\"刻石于湖口,湖旁筑有慈航古寺,建于明末,梵音香火曾盛
极一时。此湖四周峰峦回抱,外阔内狭,极似犀牛角做的酒杯,故称“杯犀湖”
,谐音“本溪湖”。从此,以湖名市。1939年正式设立本溪湖市。新中国成立后
,才去掉“湖”字,定名为本溪市。
丹东
丹东市原名“安东市”。“安东”一名源于唐总章元年(公元六六八年)设置的安
东都护府。意有安抚东部或东部安宁之意。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首置安东县
(治所今沙河镇)。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在安东县的基础上置安东市。一
九六五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安东市改为丹东市,意为红色的城市。
锦州
“锦州”一名是从辽代始称的,意为“锦绣之州”。公元911-926年,辽太祖耶
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锦州之名始于此时。
营口
营口在三国时称辽口,两晋时称历抹口,明朝时称梁房口,清代称没沟营,1866
年(清同治五年)改称营口。没沟营演变为营口是\"没沟营口岸的简化\"(据《中
国古今历史地名大辞典》载:\"盗船三只闯入没沟营口岸----\"。咸丰五年春二月
(1855年3月)\"拨师船五只驶赴牛庄没沟营口外攻剿-----\"。同年六月初十(7
月23日)\"复有盗艇三十二只直入口内扑岸。经兵勇轰击,毙匪多名,盗艇仍盘
距营口-----\"。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英船一艘进入没沟营海口----\"。同
年八月二十七日(10月3日)\"法军舰驶入没沟营海口-----\"。1866年以后,《清
实录》的记载则直写营口之名。同治四年十一月(1866年1月)\"拨津郡洋枪队防
护营口\"。因\"营口一无所持,洋枪队驰赴营口后扼要驻扎-----\"。同治五年七月
二十一日(1866年8月30日)\"著费荫魁所带洋枪队五百驻营口\"。同年十一月
(12月)\"设奉天、锦州、山海关兵备道----即于营口值班\"。1867年1月3日,\"
增设营口海防同知厅\",清政府首次直接以营口命名地方衙门。《清史稿》在营
口条下记载:清初有蒙古人在此张幕而居。蒙古人怎么在营口\"张幕而居\"呢?查
清《圣祖实录》确实在康熙二十七年\"拨张家口外巴尔虎蒙古暂驻牛庄一带游牧\"
,二年后分别安置在熊岳、奉天各地。正如《营口市志》大事记卷记载:\"巴尔
虎人以窝棚为居室,窝棚相连状似军营,因名营子。又因潮水沟在潮退时沟涸(
无水),涨潮时沟没于水,故称没沟营。\"
阜新
阜新市名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在此地设置的阜新县。其含意有二说。
一说是“山阜日新”。
二说是“物阜民新”。当为此地物产丰富、人民逐年兴吐之意。
一九四零年置市时,以此得名。
辽阳
据考古发现,太子河流域中游,分布着许多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远在六七千年
前,辽阳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辽阳古称襄平。因地处小辽水
之北,故名曰辽阳。辽阳名称始于汉代。据《汉书·地理志》载:“大梁水(太
子河)西南至辽阳入辽(指辽河)莽曰辽阳”(小辽)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
与大梁水会。“小辽水即现在的浑河.
盘锦在明朝的版图上,盘锦市地域大部分为广宁所辖。古驿道也大致沿边墙方向由西
北向东南斜穿而过,驿马方—闾阳驿—盘蛇驿—高平驿—沙岭驿等皆为当时重要
驿站。盘锦名称的由来,始于盘锦苇场的建立,当年曾拟三个名字(即:辽凌、
辽大、盘锦)上报中央造纸局,一九五零年十月经批复圈定“盘锦”作为场名,
是根据苇场西部有条盘锦河而定,从此以后盘锦的名字正式出现在地图上。
铁岭
铁岭原为\"铁岭卫\"的简称,如同天津原为天津卫、沈阳原为沈阳卫一样,原来都
是明朝军事组织的名称。人推测此地或有铁矿,因铁而得名。也有一些民间传说
,例如说在铁岭城内钟鼓楼那的一条路坚硬如铁,别的路到春天时大多都翻浆,
而唯有那条路从不翻浆,所以就把这儿叫做铁岭云云。
朝阳
朝阳一名始于清代,以境内凤凰山上的朝阳洞得名。另据民国二年《朝阳县志》
记载,取《诗经》大雅篇“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
引“凤鸣朝阳”之句乃取“朝阳”二字命名。
葫芦岛
最初为海岛名称,始见于《全辽志》。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刊行的《
全辽志》卷一山川,宁远卫条目下,列有葫芦岛、觉华岛、桃花岛。对葫芦岛则
注明:“在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两行小字。其后,天启三年(1623年)中极
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奏报关东情形疏》和中国革命先躯孙中山《建国大
纲》以及其他许多文献,都提到葫芦岛的名字,有的称“葫芦套”或称“断冈”
、“折冈”。清朝末叶,经过英国工程师秀思勘测,并由清廷、中华民国、伪满
洲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阶段几次建筑海港,以及其后海港在军事、交通、贸
易诸方面发挥出的显著作用,葫芦岛已蜚声海内外。 晚上好!了解学习辽宁14个地市名称的由来。谢谢分享。 拜读了,了解学习学习, 学习了解 学习辽宁14个地市名称的由来。 好贴,了解学习了!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