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7-3-29 23:00:19

漫话卧云山下水母宫

秦洁芸
水母宫景区位于距张家口市区西北3.5公里的卧云山脚下,前身为1936年察哈尔省建筑厅修建的“省立森林公园”,兼有自然与人文景观,是市区周边一处理想的旅游胜地和天然氧吧。
清末的定安将军曾被葬在永丰堡村南沟半山坡(今永丰堡小学),墓前放置着一对用上乘石料雕刻成的石狮子,造型雄壮生动,颇有威严之感。1957年定安墓迁移时,它们被搬来为水母宫镇守山门。
每当夏日,由两扇洞开的朱漆山门走进宫内,扑面而来是满眼的绿,新疆杨、五角枫、丁香、榆叶梅、山桃,绿得深浅不一、错落有致。游人沿两侧的亲水栈道缓缓而行,看溪水抚过池中细小的圆石,如身临“清泉石上流”的画中。
山路幽静,青砖厚重,从大门延主路向北走,即到水池区。1934年,水母宫被打造为大型省立森林公园之初,时任察哈尔省主席的宋哲元修建了这个水池。从笔者所藏的一张军事便邮来看,最初的水池分为两部分,西边圆池养鱼,东边方池蓄水,在水资源稀缺的塞外专门辟出一方池塘来蓄水浇树,是“爱树如命”的宋将军的大手笔。他带领士兵亲手在园中栽种了上千棵树木,让水母宫有了优良的自然环境。
水池后来几经变迁,成为今日的模样,湖中保留了小岛,云水亭和仙鹤伫立中 央。池中水草悠悠,鱼儿嬉戏,时光流逝的倒影浮于深绿的水面之上。上世纪80年代末,水池北面耸立起一座规模得当的假山,一道瀑布从上面倾泻而下。每到周末,不少市民举家来到这里,争着与飞花碎玉合影。
在水池边,仰头便能看到卧云山上的石老汉峰、金钟倒扣、老虎头、熊与子等自然景观,惟妙惟肖,让人赞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最有名的是石老汉峰,郭沫若在1958年游水母宫时曾为它赋诗一首。
水池向西约20米,是水母宫的发祥地---大水泉。相传泉水是由水母娘娘所赐,实际是由于附近独特的地质地貌和水文条件所形成的一处下降泉。泉水中富含硫、铝、锶、偏硅酸等矿物质,既是优质的饮用矿泉水,又适于浸泡、鞣洗毛皮。
清雍正年间以后,张库大道顺应蒙汉贸易互市而发展,张家口成为远近闻名的“皮都”。居住在附近的皮商发现用大水泉的水鞣洗的皮毛毛色鲜亮、毛板顺滑,能卖个好价钱。后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皮行向200多位皮商集资建起了水母娘娘庙。
作为蒙汉贸易互市的产物,水母娘娘庙坐落在通往库伦的必经之地。当年,走“大囫囵”的商贩行经此地,要将骆驼停在路边,上山给水母娘娘上一炷香,祈求出行平安,生意兴旺,庙上因此香火不断。
水母娘娘庙格局小而亲切,内有正殿一间、配殿五间、影壁一座,庙外有五道庙一间。正殿中 央供奉水母娘娘,五尺高的金装坐像位于大水泉泉眼正上方(这是跨泉而建的寺庙的代表),两旁分立两侍女,左右分别为送子娘娘和泰山娘娘。
大殿两侧有壁画《出入施雨图》,其他几间配殿及影壁上,另有《曹冲秤象》、《昭君出塞》、《酒中八仙》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主题的壁画,数十幅珍贵壁画均由著名工笔画家王业茂在上世纪80年代初绘制。
大殿正对的镂空花墙如两条雕花锦带绕院而行,轻盈飘逸。当年洗皮工人住在庙里,需要用水时,便放下系着麻绳的水舀,直接从庙下方汩汩而出的大水泉提水上来。经年累月,结实的墙砖被麻绳磨出几个半圆形小孔,与庙底的建庙功德碑依然伫立。
在水母宫,有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和冯玉祥别墅各一座,记录着一段著名的抗战故事。
1933年5月26日,在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发起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先后攻克收回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察东四县,系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第一次从日本人手中夺回领土。冯玉祥将军曾将同盟军指挥部设在卧云山主峰老虎头的白龙洞,吉鸿昌将军的包月车夫贺宝贵老人回忆,当时常拉他来水母宫参加同盟军将领会议,地点就在今天的冯玉祥别墅。由此可知,水母宫是抗日同盟军历史的主要见证地点之一。

xuming70 发表于 2017-3-30 15:00:54

来茶馆喝茶。

xuming70 发表于 2017-3-30 15:01:06

来茶馆喝茶。

xuming70 发表于 2017-3-30 15:01:12

来茶馆喝茶。

王建春在 发表于 2017-3-30 15:49:24

大家好,来喝喝茶

猛犸化石 发表于 2017-3-30 15:49:26

了解了解。

王建春在 发表于 2017-3-30 15:49:31

大家好,来喝喝茶

猛犸化石 发表于 2017-3-30 15:49:33

谢谢分享。

王建春在 发表于 2017-3-30 15:49:37

大家好,来喝喝茶

猛犸化石 发表于 2017-3-30 15:49:39

大家下午好。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漫话卧云山下水母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