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请对上海笼有研究的老师给大家普及一下上海方笼(画眉)的知识
现在论坛里画眉笼川笼广笼出场频率很高,上海方笼渐渐沉寂。个人觉得上海方笼是一大地方特色,且作为一个流派的特殊笼具,想装配收藏一把。
苦于没有了解的渠道,很多只知道一言两语,知之不详。
下面罗列几个问题,希望有见地的老师多多科普。
1.上海方笼(画眉板笼)有哪些名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小白只听过老金、张秀清、徐乐年、小金、张工、徐步锋等师傅的名字,他们之间是否有技术传承关系,各自工艺特点无从了解。
2.海派画眉钩制作艺人
小白只了解顾伟明、范川宝、桑大昌、练西平等名字(大多数是从绣眼笼具知道的),对这些师傅的工艺特色(对画眉钩而言不了解),另外,毛胡子好像是个神级人物,请懂得的老师科普一下。
3.板笼工艺好像有很多说道,比如双拼、三拼、穿丝
能不能做个介绍,如何赏析一张笼,对竹料(如川笼对节对桥、广笼三拉对节)、工艺(如川笼帖青,广笼起万字、漆工)
4.一张画眉笼配置大概应该怎么分配费用?
(如川笼,名家笼可能几千到万,但钩子一般不超过1000圆,杯子一般2000以内,笼衣配件500左右,还有300左右要请个仔细的师傅装配,这就是个比例的搭配,如果笼2000,钩子2000,杯子5000会给人不协调的感觉,这就是地域文化)
5.板笼葫芦和虫盒、杯撑隐隐呼应,貌似也是个亮点,再与笼、钩、杯的搭配上是否有讲究?(如广笼就有素笼最好不要配太花的钩抽的讲究)
请达者解惑,谢谢 我也想知道,谢谢 实话说海派笼真不行的。 什么笼子都是一张窗户纸捅破后就那么回事。 也来了解一下 不错的主题,期待高手指点。 学习学习 希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海派画眉方笼个人让为三个人(健在)不错。
张秀清,笼子工整,敦实,硬朗。不留青,上漆为主,以有十多年不再做了。
老金,牋牋和张秀清的风格相像,都走老笼的大包路线。
耿建民,留青,青面处理的很好,用料略微细巧一点,倒角大整体看上去揉合清秀,走的是老笼老。
杨路线。
勾牋牋牋牋牋牋总体上顾勾的型是可以的。范勾不差顾勾多少,只是师傅,徒弟名声在那里。
牋牋牋牋牋牋牋牋 还有把回回的香炉(宝鼎)勾也是不错的。
板笼的板分两种,一种是靠框起凹槽固定,另一种是里外串竹丝固定,近20多年来串丝板笼的框都慢慢转变成也开槽的了,这样就给板的收缩留有余地。由于材料的原因竹子做成一块板宽度一般不够,板笼的板一直是拼的,近几年为了增加卖点拼的更卖力了,3拼,4拼都出来了。
对竹料的要求是密实度高,匀称。竹茎从头到底。
个人意见 海派画眉笼的真正经典是腰鼓高笼,现在没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