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稼楼之春
资料:召稼楼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召稼楼文化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元代初期形成村落,兴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召稼楼也是汇流黄浦江、吴淞江的明代水利家叶宗行的故里。当地于元大德年间形成村落,兴起于明嘉靖、万历年间。明代工部右侍郞谈伦为激励父老不误农时,勤耕细作,多产丰收,特意命长子谈田在朋寿园东首建造了一座钟楼。从此,每日清晨鸣钟不止,逢天气有变时即鸣钟告示。钟楼题名召稼楼,以示重农礼耕。这一带就此人勤田丰,赢得四乡好评,因此人们将这里呼作\"召稼楼\"。中外游人看上海,一定会去上海之根--城隍庙。城隍老爷秦裕伯的故里就是召稼楼。
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召稼楼古镇(浦江镇革新村内),源起于元朝初期,横跨元明清三个朝代,现面积达150亩之广,散落着不少清代建筑,目前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有\"礼耕堂\"、\"梅园\"等。\"召楼三宝\"有召楼大曲、召楼羊肉、召楼拆蹄(手撕走油红烧蹄膀)。
网评:
1.相比于别的古镇来说,这里的名气更小一些,但是游客么相对而言也不算少······
2.浦江镇附近,停车方便,平日10块,周末20。
3.这应该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一个古镇了吧,停车10块钱畅停,平时下午人也不少。
4.排队的时间看了葱油饼的制作过程,很多葱花和酥油,货真价实,吃起来非常香脆。馄饨和油墩子,草头饼都暴多人。
5.最近天气太好了,周末选择去踏青之类的。选择去召稼楼是因为觉得那里有好多好吃的,因为电视里一直放那里有什么下沙烧卖和油墩子吃的。
-------------------------------------------------------------------------------------------------------
清明踏青,来到召稼楼。
小桥流水,江南特色
现在上海这样的古镇越来越多了。春天的召稼楼还是很美的。
游客很多,小吃很多,凡上海有的特色小吃这里都有。
桃红柳绿,青砖黛瓦
逛了大半天,地方比七宝略大,开发还没有七宝成熟。感觉最好别吃饭去。一家人逛逛河边吃吃喝点茶看看风景很不错。
最后,每人买点,买了一大堆特产回家。 景色宜人!谢谢分享。 欣赏了,谢谢提供分享, 来欣赏 很好的生活情趣,很棒的摄影技术。
回 6楼(日月皆空) 的帖子
谢谢版主谬赞!世界很大,周旋之间。人生能有几十载,何不趁着春光明媚走走! 邵家楼人气渐旺,基本都是吃的,“下沙烧麦”也不少,七宝比它近。 引用第12楼雅鸣于2017-04-08 13:54发表的:
邵家楼人气渐旺,基本都是吃的,“下沙烧麦”也不少,七宝比它近。
同感,现在邵稼楼人气开始起来了,但与上海的一些古镇还有差距!
回 12楼(雅鸣) 的帖子
是的。七宝交通方便。下沙烧卖味道不错,携带不是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