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上海 发表于 2017-4-9 20:42:09

家中的新唱将(38楼增添了新的图片,今年的后备力量)

11111111111

小上海 发表于 2017-4-10 15:07:29

引用第17楼千鲤之行于2017-04-10 14:39发表的:
特别想请教小上海前辈,怎么做到让乌鸫不返生的。另外,人工饲养的乌鸫确实有一些小公鸟在第二年的三月看起来还像是母鸟的,只会小叫,不会大叫,很多人认为是母,但到了下半年又变成公的了。不知对于这一类鸟,是怎么鉴别公母的?

乌鸫雏鸟时,到达正羽期,公的就开始小叫了,这个最准,另外,乌鸫雏公的喉部有个完整的白色三角形,边缘黑白分明(边界不能模糊不清),胸部越黑越公,同窝比较背部毛色最黑的就是公的。乌鸫由于地区原因和基因的原因,有性成熟早,也有性成熟晚,只要是公的,都有出花大叫的那天。

至于如何防止鸫科返生,坚持人工填喂,每次喂食8分饱,不要喂到饱,直至它接近换毛,不能让它自己吃食,这样养出的鸟,反而身体更健壮,说穿了就这么简单。很多养鸟,迷不迷的,只要掌握诀窍,都能解决。

小上海 发表于 2017-4-9 20:50:19

瑞典的国鸟,乌鸫。

上图是2016年的雏子,去年朋友从奉贤掏来送我,我自己填喂到大,今年开春已经叫出来了,而且还开了大叫,很是惊喜。
上海产地的乌鸫雏子,性成熟比较晚,要比周边城市的乌鸫都晚,一般要2-3年才性成熟,嘴才全部蜡黄,才能开大叫。这个鸟才一年不到,嘴就全部蜡黄,春节后居然开了大叫,很是惊喜,我原本准备的是3年。
鸫科的鸟,都有神经质的,要解决鸫科鸟饲养最大的难题,就是返生问题。虽然都是从雏子喂大的,但鸫科的很容易返生,一旦返生,基本就是不可逆的,这个和麻雀雏子饲养遇到的返生问题有点类同,只是鸫科更厉害,有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突然返生,结果就是满笼乱飞乱跳,报废,所以鸫科被冠以“有神经质的”的之称。不过,我经过了10多年的研究,已彻底解决了鸫科返生的难题,现在养所有的鸫科鸟,不可能再产生任何返生的现象。
目前正是乌鸫雏子的时节,头窝的雏鸟很多已达到了针羽期,甚至有的已到正羽期。乌鸫的叫口婉转多变,有“画眉老师”的美名,学口方面远胜于画眉,什么口都会学,而且可以学的惟妙惟肖,叫声响亮,可以传到很远,叫声几乎是画眉响亮程度的2倍以上。


去年我开始养画眉,为的就是它,给它压口用。

冯豆123 发表于 2017-4-9 20:51:56

心情小屋 发表于 2017-4-9 21:07:00

昨天在浦东金桥我单位里看见两个老鸟带着一个雏鸟,雏鸟毛已经长齐了,就羽色没发黑。我单位这鸟很多,吃香樟果耙蚯蚓。

澜西散仙 发表于 2017-4-9 21:08:18

你是个鸟痴

小上海 发表于 2017-4-9 21:10:08

引用第4楼澜西散仙于2017-04-09 21:08发表的:
你是个鸟痴

哈哈,谢谢兄弟!你这是给了我最高的评价

三月风铃 发表于 2017-4-9 21:22:32

乌鸫我这小区超级多,本来想养一个,可这叫声实在太响,家里估计没法挂鸣,放外容易影响邻居所以也不敢养

聆听大帝 发表于 2017-4-9 22:22:50

回 1楼(小上海) 的帖子

版主更正一下,乌鸫正常养好当年年前就上大性了。
这个上海刘随缘一直都在养。绝对上海雏,而且人工半放养繁殖。

小上海 发表于 2017-4-9 22:57:44

Re:回 1楼(小上海) 的帖子

引用第7楼聆听大帝于2017-04-09 22:22发表的 回 1楼(小上海) 的帖子 :
版主更正一下,乌鸫正常养好当年年前就上大性了。
这个上海刘随缘一直都在养。绝对上海雏,而且人工半放养繁殖。

刘随缘,是我们养野鸟的高手中的高手,乌鸫、伯劳都是半野化放养,可以从树上招之即来,站手上大叫,养野鸟,绝对讲究的是技术。
我前面指的性成熟晚,主要指的是上海市区里的雏子,具体原因不明,我曾经养过许多个,都是自己市区里掏的,都碰到这个问题,第一年嘴巴只有半黄,只有小叫中叫,不开大叫,2褪后嘴巴才逐渐蜡黄起来。刘随缘他养的是产于青浦地区的乌鸫雏,和市区里的还是有点区别,同我这次养产于奉贤的一样都是郊县的,早早的就嘴巴蜡黄了。

tf1231 发表于 2017-4-9 23:19:54

品种多多。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家中的新唱将(38楼增添了新的图片,今年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