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主流鸣虫应该这麽玩(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来讨论
主流鸣虫无非就蝈蝈、黑虫、白虫、各种蛉子(大黄蛉、竹蛉、马蛉)这点大家应该没争议吧。至于您喜欢玩什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购买。非要把这些鸣虫排个高低,小弟确实很为难因为它们都很好,虫友们的喜欢也不同,我们就按大小顺序开始讨论吧。
夏蝈蝈:就是街边骑个自行车挂一串的那种。一般10块钱到20块不等一只。因为有夏蝈蝈的时候毕竟是鸣虫季的空档期,冬虫还早,玩蛐蛐的人可能要忙着洗罐子没工夫弄这些,所以夏蝈蝈的作用是弥补鸣虫季的空档期。玩法很简单某宝弄俩漂亮的笼子,然后买回来挂阳台至于声音好坏不要太介意,家里有个响就可以了很简单
冬蝈蝈:前辈们总结的挑蝈蝈诀窍已经不适用现在的蝈蝈圈发展的趋势了,多年不押新脱了,当年押新脱等定叫那种兴奋和失落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了。但是蝈蝈还是要玩的毕竟在鸣虫里人气依然很旺。现在怎么玩,200块以下听见叫声才买,管它药的还是本的(本的几乎不太可能)。一季最多俩蝈蝈。可以多准备几个不同筒子换着听叫最后定后就可以把多余的罐子收起来了。如果虫友一定要押新脱也可以,建议去买一套暗药的工具,如果能押出大亮叫还可以自己动手点药,不但有好叫还可以锻炼动手能力。
黑虫:夏秋基本不玩,如果您一定要玩,秋天可以去野采一些养到罐子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还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冬天玩黑虫是比较讲究,黑虫应该玩?。我觉得黑虫是虫具、饲养手法、虫三者的紧密结合。首选罐子押叫,倒叫,葫芦上怀听叫,都是一气呵成的。我想每人一套饲养倒叫刷葫芦的手法这就让黑虫的玩法没有什么定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冬天身上有黑虫叫那是件多惬意的事情。看似很简单其中的经验够您钻研几年的了。
白虫:玩斗虫的人可以作为虫季前的开胃酒,听着蛐蛐叫盼着虫季的到来吧。冬天还可以斗白虫玩的也不亦乐乎。不玩斗虫的虫友随便买俩放叫罐里尽情聆听冬天的蛐蛐叫声吧。其实蛐蛐的叫声一点不比其他的差,就是玩法单一。我听说蛐蛐也可以上怀叫,自己没尝试。有兴趣的虫友可以尝试,可能比黑虫还难,因为蛐蛐怕热怕干弄不好很容易挂。
蛉子:大黄蛉名气最高,能欣赏能听叫,同时喜欢文玩的还可以顺便把玩盒子一举两得。玩大黄最高准备几个上档次的盒子拿出去自己也有面子,盒子要保养,虫也要精心照顾。竹蛉叫声很动听,适合的虫具您可能要准备不同的种类,竹筒类、葫芦类、盒子类。玩竹蛉兼顾玩虫具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竹蛉还可以上怀,并且简单容易上手。这就是近几年竹蛉人气暴涨的原因吧。马蛉颜值不高,但是声音动听,叫罐是不错的选择,在家听吧。 坦诚。 油葫芦也不放葫芦里养了,饲养箱,放点椰土,树皮跟瓦片,马蛉用桶装水的大塑料桶,用刀把上面出水嘴削下来,剪个纱窗,方便喂食,跟逃跑,还透气,里面一样椰土跟瓦片,一次性放养个二三十只,找个黑布一盖,不能说24小时叫唤也差不多,小黄蛉,托朋友弄了个大的有机玻璃筒子,类似蝈蝈筒,一次性也弄了五六十只,那小玩意不细听也听不见,不吵人,吃得少,好伺候。蝈蝈。。。。家孩子太小,孩子哭,蝈蝈叫,家里太乱了。瞎玩吧,毕竟不是二十多岁小伙子疯玩的年纪了,现如今仅仅是图个乐而已。 拜读了,了解一个, xuexile 学习了 分析得有道理,学习了
回 2楼(tdw524) 的
麻烦您上几张图,我们看看。我也琢磨着这么养呢。另外顺便问问各位,北京城区什么时候有野生的竹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