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屑 发表于 2017-8-20 21:25:23

肮脏的普洱茶

天津茶友小吴刚完成了今天3吨的毛茶处理,正在洗澡中。开了一天的静电除杂机,终于体会到普洱茶后期处理的重要性。小吴说:处理前看起来不脏,没想到大堆毛茶处理出来的杂物如此不堪。大约1吨生茶2吨熟茶,处理出各种异物,有灰尘、有毛发、有碎石,也有各种茶毛,当然,碎茶、茶末不计其数。

我们做了简单的比较。生茶在处理后明显乌黑发亮,汤色更加明亮;熟茶处理后,开汤泡出来,茶滤上明显干净很多。而这一切,是在增加了大约10%损耗的情况下获得的。小吴在微信上很有感慨地说,并不是一台机器贵,主要是增加的茶叶成本贵了很多,这才是很多茶厂不愿意使用静电除杂机的理由。对于制作高端普洱茶来说,这个成本显得更加昂贵。100公斤青毛茶,泡条制作,经过静电机,会产生很多碎茶,加之杂物、小黄片等都被挑出,以大约10%损耗计算,每公斤毛茶在1000元的情况下,100公斤毛茶要增加1万元成本,1吨10万,10吨100万,每年增加的成本以百万计算。这一点,很难通过销售利润予以弥补,所以,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那么,普洱茶毛茶为什么会如此脏呢?我们先来看看生茶。

一、鲜叶脏
每年去老班章的路上,车辆飞驰,黄土漫天飞扬,路边的茶树上厚厚一层灰尘。这些树上采下来的鲜叶,不用估算,灰尘一定很多。距离路边稍远的茶树,也或多或少,沾有灰尘。这是先天性问题,即鲜叶带有灰尘。

二、鲜叶摊晾
通常在露天摊晾,尘土继续飞扬。即便放在茶农家里,鸡毛狗毛灰尘同样不可避免,增加一些小石块、石灰、麻袋上的纤维丝,也属于正常。

三、杀青
我们不能保证杀青的每口铁锅或者杀青机都很卫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在每一锅杀青后都清理。通常所见,在锅里会增加一些锅灰,严重的会有糊点伴随。当然,炒茶的手有没有都洗得很干净,或者带的手套都是干净的,不得而知。

四、揉茶
揉茶,带手套揉应该是不可能的,手上不出汗,是不可能的。在洁净厂房揉茶,也是不可能的。

五、晒茶
在露天晒茶或者晒棚里晒,还是不能避免灰尘或者鸡毛狗毛的渗透。风起的时候,很可能漫天灰尘,有利于增加毛茶的重量,帮助茶农增收。这,当然不是故意的。

六、干毛茶运输
会导致很多碎茶的产生,这也构成了灰尘的一部分。

七、茶毛
茶的毫毛会脱落,形成了一层金黄色的茶毛。每当匀堆的时候,这些茶毛都会铺满一地,也会沾满在机器上。

实际上,到达加工厂的毛茶含有丰富的成分,不仅仅是茶叶。其中不乏金属物,额外还附送各种粮食作物,比如玉米、谷粒,偶尔还加点调料,小米辣什么的。这些,是青毛茶。而熟茶的灰尘来源,更加丰富。

一、青毛茶所带有的一切杂物。

二、发酵时地上的尘土会一起拌入毛茶。

三、编织袋的细丝会跟随着一起发酵。甚至粘在茶头里,不可分离。

所以,实际上熟茶的确会比生茶更脏。面对着这些脏物、杂物,并非所有的厂家或者茶商都能容忍,于是,纷纷采取各种方式来处理。

一、初制阶段的处理
实际上,现在制作高端茶的厂商都很注意这一点。通过跟初制所的合作,尽量把毛茶的杂物处理掉。在进入茶厂加工前,认真挑拣黄片。

二、精制紧压茶阶段
通过风选、手工再挑选等程序再进行处理,是正规茶厂的必经流程。当然,效果跟挑拣的工人大有关系。但普洱茶行业,迄今没有人敢承诺无杂物,或者说在紧压茶里找到杂物奖励一百万人民币。这让我们在说普洱茶卫生的时候,总是直不起腰。普洱茶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这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这个阶段,静电除杂的选用,就成了必须。无法最终解决,但是可以改进很多,降低90%左右的杂物比例,这当然跟静电机厂家宣称的99.5%会有距离。距离百分之百,还有10%,在于人的责任心。

毛茶处理完之后,进入加工环节。这个过程中,是否会再次污染?操作工人是否长发飘飘?是否经常掉毛?操作环境是否卫生、无杂物?还有太多关系。机器上是否附着杂物等,都会影响到整个茶品的卫生程度。但我依然相信,静电除杂,走出了普洱茶卫生化的一大步,应该成为茶厂的标配,提供更加干净卫生的普洱茶。而付出的代价是:损耗增加,成本上升。这一点,需要得到更多茶友的谅解。损耗增加10%,对大品牌可能不算什么,但对许多中小厂商,意味着利润也许降低了50%~80%。

普洱茶行业的暴利,跟中小厂商其实并无太多关系。许多中小茶商收茶的品质比大厂高很多倍,茶的原料成本高10倍,但售价却未必比大厂高。增加卫生程度,这个成本过于昂贵,也许是不能承受之重。因此,静电除杂并未得到很大普及。大滇也在此倡导,原料固然重要,工艺也不可马虎,但工艺中,首先保证卫生,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普洱茶厂,有符合生产规模的锅炉蒸汽,使用静电除杂再加人工挑选,应该是必备的。

肮脏的普洱茶,经过这样的净化,会展示出更强的生命力。对于正规茶厂来说,也是构建自己的竞争力,把自己的产品和茶农自制茶、黑厂茶、小作坊茶区别出来的重要措施。先卫生、再口感,也应该是茶友选择的一个标准。

锦灰屑 发表于 2017-8-20 21:46:00

普洱茶网转的原创文章,供同好参考

锦灰屑 发表于 2017-8-20 21:46:05

普洱茶网转的原创文章,供同好参考

锦灰屑 发表于 2017-8-20 21:47:00

来逛逛

锦灰屑 发表于 2017-8-20 21:47:05

来逛逛

锦灰屑 发表于 2017-8-20 21:47:08

来逛逛

锦灰屑 发表于 2017-8-20 21:47:12

来逛逛

锦灰屑 发表于 2017-8-20 21:33:55

茶的本质

感谢大家的支持,七星的预定即将结束,这里先回答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1、交货周期
预计在5月1日前到货广州,5月1日前后从广州发到大家手里。在这个统一的前提下,必然有一个问题,即有的茶发汗时间较长,有的较短。比如,老班章、易武系的茶采茶的时间较早,发汗较为充分;而昔归的茶,较后才开始采摘,加工会导致青味重。麻黑那边,因为茶树背阴,往年,都是在4月中下旬才采摘第一波茶。因为茶树不配合,不按规定时间在规定地点统一发芽,所以,不能统一采摘,必然会有一些茶青味较重,有些青味较轻。

2、头春和二春的问题
严格来说,应该是说头波还是二波的问题,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古树在春天都会有两波茶可采。根据气候条件,也许大滇定义的春茶只有一波。例如,去年的易武高山茶,3月底4月初算第一波,而第二波则到了6月上旬。有些因为树龄较老,的确春天只发一波。

从我们制茶的情况来看,七星里的几个茶,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收鲜叶请专人炒茶,直到够数量。例如昔归,我们会集中在7~10天内收购鲜叶制作,若说全部是头春茶也可以。所以,对于大部分七星来说,我们就是集中收7~10天内的鲜叶制作一批而已,不存在头波二波的问题。而对于麻黑来说,我们是指定了那些树,所以树上发了多少鲜叶,前后都会采,但遗憾的是,那些茶树不见得能够焕发新春,在春天长出几波茶来。这些只是估算时间,具体还是要看未来是否有雨,气候决定了茶的生产周期。

茶区传来的消息,南糯山的台地小树茶,三天前已经开始采茶。2月5号的时候,景迈地区要给我寄送样茶,问了下,茶味较淡,严格来说属于冬茶,所以,没有要样品。根据天气情况估算,预期今年版纳地区古树茶的周期,会比去年推迟半个月左右,高峰期会在3月20日~4月10日。大滇七星茶除了麻黑以外的,基本都会在这个短暂的20天内完成。当然,是分成3个团队来完成这些毛茶的制作,易武茶区、勐海茶区、临沧茶区分别进行。

我们的茶友在学习,在升级,进而有了一些开茶店的想法。我也接触了许多开茶店的老板,虚心好学,四处拜师学艺。凡是有普洱大师讲课,必去学习,凡是有前辈说茶,必然去学习,可往往学到最后,却越发没了自信。今天听大师A说,普洱茶是A,明天听大师B说,普洱茶不是A,是B,然后,C大师……现场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最后又发现,ABC其实是矛盾的。纠结半天,发现自己无可适从。

这些都是茶的某一方面,而非本质。这个,跟盲人摸象道理一样。大象是柱子?是旗杆?是扇子?所以,看问题要全面,要看本质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今晚的主题,普洱茶的本质。

普洱茶,是用大叶种茶树晒青毛茶,经过人工或者自然发酵形成的茶。学茶,要学本质,你先得认清楚这个基本的道理。这个定义是其唯物主义的一方面,而用感官、心态、环境的因素来描述普洱茶,是唯心主义。既然是唯心主义,自然就变化多端了,因为心魔太多!同样一片20年的茶,主人喝的是这20年藏茶的心路历程,以及自豪感;初学者喝的是膜拜,毕竟没喝过20年的老茶。大滇飞扬喝的是尊重,尊重一个人能够坚持存了20年茶,尤其是一片从原料到工艺都一无是处的茶。对于一个诚心诚意奉茶20年的人,只有尊重,无法评论茶之好坏。所以,大滇飞扬有句著名的话:这个茶的仓储很好!适用于种种情况。

一、到茶区的必要性
一个新茶的好坏、鉴别,说半天,不见得能说清,但到了茶区,你就可以解决90%以上的疑惑。无论你喝了浑身冒汗也好,丹田发热也好,或者喝完能够一个筋斗翻十万八千里,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这个茶必须从茶树上下来。如果你发现这些神乎其神的茶,在茶区原料仅仅10多元一公斤,你的筋斗还能翻得下去吗?你是脑门冒汗还是背部出汗?你出的是冷汗还是热汗?茶区有着完全不同的原料和价格,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茶质的好坏,虽然会有所扭曲,但是,毕竟比众多主观性的描述靠谱。一分钱一分货,总是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敢说任何拼配,无法用最高价格不超过40元一公斤的毛茶,制作出胜过老班章古树茶的口感!这不是废话吗?这当然是废话!但现实中的确就有些人信!茶山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信息,这里的茶外形是怎样的,大致口感是怎样的,市场行情是怎样的,总量应该大致有多少?市场上每年几千吨易武茶,而易武本地只产数百吨毛料,怎么制作出来的?许多人不由分说,归结于小作坊小品牌胡乱冒充。这个说法,在我青春年少,很傻很天真的时候,我信了。但有一天我简单加了下,发现几个大厂的产量,也依然远超过了易武这个边陲小乡镇所生产的总量。所以我困惑了,然后到了易武,易武人说没有大厂来大规模收过茶,于是,更加困惑了……所以,回到本质,大师们已经非常了解本质了,所以不愿意用平凡的语言来解释普洱茶,而是用抽象的、充满美感的、诗意的、理想化的语言来诠释普洱茶,所以,要有一定的洞察力和文学能力才能理解。无论你自认为自己水平是初级还是高级,普洱茶90%的问题,可以在茶区获得答案,无需大滇说茶!

二、普洱茶的本质是可重复,可验证
我不相信妙手偶得的茶,一切茶都是可以重复制作的、验证的,尤其是新茶。我不信麻黑的茶,能够制作出老班章的口感。如果有信心在广州说是麻黑,那么,来到麻黑喝麻黑的茶,应该大体接近,才是真麻黑。唯心主义的描述总让我无法验证,这次出汗,这茶是古树,下次没出汗,这茶就不是古树?古树茶是最好的出汗剂?那么,用来当药如何?丹田发热是古树?练气功很久没有气感的人,来一杯古树茶如何?古树茶不需要这些东西来修饰!这是在玷污普洱茶!妖魔化普洱茶会毁了这个产业!重复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农产品虽然会有年份的差异,但大致,是可以重复的。能够反复验证才是普洱茶的真谛!

三、按山头或者精确说明原料来制作普洱茶,是对消费者的尊重,是现代普洱茶产业应该具备的胸怀和趋势!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喝下的是什么东西!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却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阻挠我们知道真相?敢打上“班章王”熟茶,也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因为,消费者起码知道,这个班章王,只是给你喝茶增加笑料而已,没人会当真的。这个名字,明白告诉了你,这个不是班章做的,只是善意地幽你一默!因为他知道,你不可能真的用老班章去发酵来重现这个茶,而且这样的茶一般只卖几元或者十几元!打上麻黑,你需要的验证成本就要高很多了,但毕竟,无论真伪,你有机会验证!我很奇怪,我们习惯了飘飘欲仙,习惯了臆想很多东西,哪怕面对血淋淋的事实,我们还是不相信最简单的东西:以原产地的茶树为准。可以验证,可以重复,这才是标准!但现实是,我们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愿意相信那些会说话的茶树,而更愿意相信权威,相信专家,哪怕这些专家各执一词!其实,这些专家很忙,我们大可不必麻烦他们,让他们多去想想丹田中的世界、朝鲜核爆炸这些国家大事,而普洱茶,尤其是新茶,这些小问题,我们在茶山就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

xuming70 发表于 2017-8-21 01:41:23

大家好,来签到!

xuming70 发表于 2017-8-21 01:42:31

大家好,来签到!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肮脏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