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太苦,茶入不了口
陪同学去一家茶店品茶,这是一间布置还算雅致的茶店,几句简单寒暄之后入座,店主拿出了茶开始边冲泡边向我们介绍。这是一款某山头的古树纯料,春茶季的时候店主到茶山上去做的,茶山的路如何如何难走,山上的条件如何如何艰苦,做茶的过程如何如何的累,摔跤了、被蚊虫咬了......,车子也刮花了....
我静静地听着店主倒苦水般地诉说,浅浅地呡了一口刚泡好的茶汤,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嗯,是满苦的”。我也不知道是说茶汤味苦、还是做茶的辛苦。
这也让我联想起了朋友圈,一到茶季就出现的各种制茶现场照片,总能看到一些说做茶累,做茶辛苦,做茶有多么的辛酸。
喝茶、品茶、买茶本该是件快乐的事情,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这下到好了,搞得我每喝一口茶都让我觉得特别的惭愧、有心理负担,那这茶到底是还喝不喝呢?买还是不买呢?
我也曾有幸参与过几次做茶,知道制茶辛苦,不仅劳动强度大,也考验体力、技术、耐心,甚至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天气)。茶叶从采摘开始,最后再到我们的茶杯,这个过程确实不容易。但说到底,做茶也就是一项再正常不过的短期农业劳动(茶季节), 并不见得比其他劳动艰难,其实我们选择做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拿着刀架脖子逼着,既然选择了为何不快乐开心地去做呢。
城市、乡下、山里,其实是三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各有各的特点,360个行当好象没有哪一行是容易的、不辛苦的;你的茶做得辛苦,其实我买茶的钱也赚得辛苦,大家各自心里都有数,大可不必要摆上台面来说,说多了反而显得矫情。
再说到茶叶营销,如今的情况是,“情杯”、“故事”、“文化”,已经成了茶叶营销里的负面词,它们给茶客们带来了茶叶之外的是额外的负担,是沉重,为何不把快乐和轻松附加到茶叶上去呢? 把制茶时体力上的辛苦和汗水,变成快声笑语带给茶客?
情怀太苦,茶入不了口。 小文一篇,请大家欣赏 来逛逛 大家好,来茶馆喝茶。 大家好,来茶馆喝茶。 大家好,来茶馆喝茶。 喝茶灌水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