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上的茶道——云南烤茶
早在唐朝时期《茶经》便把饮茶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并创造了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的中国茶艺。唐朝时期,人们将制作好的茶叶直接放在炭火上炙烤之后才开始品饮。云南是茶源地,也是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一种特殊的饮茶方式——烤茶,发明了这种独特的陶罐烤茶的方法。烤茶一般先加热陶罐、砂罐或瓦罐,在将茶叶放在罐内翻烤,炙烤到一定程度之后加入烧开的热水,在次烧开反复煮饮,也可根据需要或是习惯进行调饮。
云南很多人都有喝烤茶的习惯,烤茶味道浓烈享有“高山汉子茶”的美誉,俗称“雷响茶”、“百抖茶”,在少数名族种中更为盛行,但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各个名族的品饮方式都有区别,可以说都是烤茶的变种,比如,华坪烤茶、永胜烤油茶、佤族铁板烤茶、彝家糊米罐香茶、傣族竹筒香茶、布朗炭火茶、傈僳族漆树茶、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等。
在此我先给大家介绍下小编自己的烤茶(普洱茶)方法,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比较常见的几种名族特色烤茶。
一、简字号烤茶:
小编的饮茶习惯是要求原汁原味无添加,所以和名族特色的烤茶有一定区别。首先我们把烤茶罐洗净烤干,取普洱茶12g(生熟随意,紧压茶解散),准备公道杯2个,其它茶具根据现场需要准备。
1、把茶罐放置炉火上加热,罐子一定要受热均匀,准备好开水。
2、将茶叶投入干燥温热的烤茶罐内,均匀快速的抖动烤茶罐5秒左右,在放回炉火上继续加热,10秒左右在继续抖动烤茶罐。
3、重复上一步操作尽量的让茶叶在罐内均匀受热,茶叶内的水分完全烤干时,烤茶的香味扑面而来,茶叶在罐内抖动的声音脆响,同时注意观察茶梗和芽头的颜色。最后烤至芽头和茶梗微微发红(焦而不糊)时停止炙烤。生茶的颜色变化比较容易观察,熟茶的颜色比较深不容易看出差别,但熟茶茶梗和芽头本身的颜色和烤焦的颜色有区别要注意仔细观察,烤到微微冒烟即可。
4、向茶罐内注入少许开水(切记用冷水,防止茶罐因受热不均破裂;不宜注太多水,防止水漫出茶罐),等待头次注水后茶罐中的泡沫下落的时候继续加入开水,加至六七分满,防止加热至水沸腾时溢出,水开即可出汤(之后每次出汤前水都烧沸)。
5、前两泡茶浓度比较高,建议稀释到适合自己的浓度后再饮用。小编一般前两泡暂时不喝用一个公道杯先盛放着,待后期喝淡了以后再回灌调节浓度。烤茶的浓度一般比较高,接受不了太浓的茶可以加开水稀释到合适自己的浓度在品饮,但是注水要求一定要柔要细,防止出现茶水分离的口感(建议通过滤网注水)。
6、最后便是反复煮饮,感受烤茶每一泡的变化。
烤茶是比较享受的过程,汤浓香高,驱寒暖胃祛湿,冷天喝烤茶是件非常爽快的事情,如果烤的效果比较好的话,熟茶糯滑感比正常冲泡要强烈的多,容易烤出枣香味,生茶也是如此,但变化更多,个人感觉烤出浓浓菌子香味是最好喝的(一般要4泡以后才会出这种香味),汤甜且粘稠,香味浓郁,像喝用菌子煲的汤。过程看似复杂,其实和大家炒菜是一个道理,关键是火候的掌握,有兴趣的茶友可以尝试下,有问题大家可以一起交流。这种方法小编称之为“文考”比较容易掌握,还有一种烤法叫“武烤”,就是把烤茶罐烧至极热在投入茶叶快速抖动一次烤到位,但这种方法不易掌握,对火候的把握要求比较高,容易烤糊,相比两种方法,“文烤”性价比更高,茶叶更耐泡。
二、名族烤茶
傈僳族漆树茶的灵感来源就是酥油茶,本地特产漆油用其代替了酥油,制作出了漆树茶;丽江纳西族的龙虎斗算是烤茶中的奇葩,其他民族喜欢在茶里加香甜的东西,而龙虎斗里面是要放酒的,不仅是一道茶饮,更是治疗感冒的一剂猛药;大理的三道茶展现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独特口感,同时更寓意了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华坪烤茶采用一种混合了“火麻子”和“花生”的酱料,有时还会放入乳扇,无论颜色或质地都像极了一杯华坪版奶茶。
1、傈僳族漆油茶
滇西北的中甸、丽江比较靠近藏区,受藏文化的影响, 酥油茶之风很盛,传统的酥油茶是烤茶的近亲,它是将茶饼烤黄后加水煮开,倒入酥油筒内,加入酥油、盐等物剧烈地搅拌,使酥油变成雾状与茶汤混合在一起。酥油茶传到怒江,当地人仍以烤茶为底,只是用本地特产漆油代替酥油,创造了漆油茶。虽然大多数外地人无法习惯漆油,甚至对漆油过敏,但漆油茶在当地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2、纳西族龙虎斗:
龙虎斗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龙虎斗是纳西族人治疗风寒感冒的一剂猛茶,事实上它也是烤茶的一个变种,制作方式很奇特,龙虎抖里面加的是白酒(包谷酒)。龙虎斗的茶汤色泽澄黄,杯底沉落焦黄的普洱茶叶,酒味浓烈。有的还会在酒盅里加入一个小辣椒或几颗花椒,饮者身体发热,肢体通泰,是纳西族人治疗风寒感冒的传统秘方。
第一式“蛟龙入水”,即熬制茶汤。
第二式“猛虎热身”。在温热的茶盅里倒进小半杯苞谷酒,有的会用火柴将酒点燃,杯上立刻燃起隐约的蓝色火焰,仿佛猛虎怒吼热身,准备迎接蛟龙。
第三式“龙虎斗吉祥”,即将滚烫的茶汤倒进茶盅内(不能将酒倒入茶里),沸茶入酒的一瞬间,发出激烈的“噼啪”声。纳西族人把这种响声看作是吉祥的象征,通常会由纳西族少女奉上这杯仍在“噼啪”作响的龙虎斗,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3、大理三道茶
早在南诏时期当地人就有饮烤茶的习俗,茶具的制作和用水在当时就很讲究。奉茶盘用黑漆木制作,烤茶用黑色土陶罐,使用白瓷蓝花的无耳茶盅品茗。茶盅分大、中、小三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饮每道茶时使用。三道茶也是烤茶的一个变种。第一道是“苦茶”,将土陶罐底部预热,待发白时投入茶叶,抖动陶罐使茶叶均匀受热,待茶叶烤至焦红发香时,注入少量开水,煮沸后倒入牛眼盅内;第二道“甜茶”是在烤煮的基础上,加入乳扇(不能炸,只能烤)、核桃仁、芝麻、红糖等,寓意人生在世历尽沧桑,苦尽甘来;第三道“回味茶”是在茶杯中放入花椒数粒、生姜几片、肉桂、蜂蜜或红糖少许,寓意岁月漫长、五味俱全、回味无穷。讲究的还要用松籽仁和核桃片做成一只欲飞“蝴蝶”漂在茶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三道茶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每道茶都伴有歌舞,参与者一边欣赏歌舞,一边喝一边回味“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境界。
烤茶是云南少数民族艰苦劳作的能量之源,每日必饮三道茶,茶也是待客的灵性之物,喝茶是件很讲究的事。烤茶的步骤看似简单,但内行人玩的却是门道,暂且不论原料的选取,仅技术层面的炒茶环节就要拿捏好分寸。烤太过,味重,影响口感。烤不到位,茶香则不能完全释放喝不到烤茶的真味。爱茶喜欢喝茶的人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掌握这门技艺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茶香四溢,心旷神怡! 来认真看看学习下 谢谢楼主分享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大家好,来茶馆喝茶。 大家好,来茶馆喝茶。 大家好,来茶馆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