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笼、圆笼与观赏病
牋牋牋有个很热闹,但是,还是对事不对人的为好,作为版主也不一定是绝对高手,但一定要诚实,嫖取就没意思了。牋牋牋鸟仰头,双脚跳是没法子改正的;
牋牋牋方笼门前放食缸,与形式双脚跳没关系;用方笼江浙一带认为是更能养成鸟的好品相,方笼门前放食缸是减少了笼前的空间,让鸟不在笼前下杠,防止从下面窜杠。迫使鸟往后跳扒笼后的笼丝,再回到杠上,这样的跳相符合大家的审美规范。但是正是这样的方笼比圆笼的空间更为狭小,是不是更加害了些心理素质差一些的鸟,迫使它们更容易产生观赏病:鸟仰头,双脚跳,窜杠、站食缸。。。。。。;但同时如能在方笼坚持过来的鸟,站相应当是比较好的。
牋牋 圆笼空间相对较大,相对舒服;
牋牋我的鸟方笼、圆笼换着养,没有观赏病。但也不出色。我用圆笼遛时,站杠能长时的叫,用方笼遛时而站杠叫,时下底叫。没有在圆笼快活;
牋牋说到这里,想和大家统计一下,有这多鸟仰头的,是圆笼养的?还是圆笼养的?其他条件忽略。 关于鸟的跳相问题,看来各地有各地不同的看法,我只谈一下上海的传统看法,不同地区不同看法,勿喷。方笼,鸟站杆上,往前往下跳,跳到底板的格栅上,再回杆。接着可以从杆上往后跳底板格栅上,再回杆上,跳上跳下期间不跳笼丝,不只会单边跳,不跳食缸、水缸、二道圈,这是上海老的看法,至少上世纪70年代是这个要求。 我们以前都用方笼养,我认为方笼养鸟很容易出现毛病,特别容易仰头,圆笼养生头风险会降低很多 生头在方笼里傍晚啄顶就是仰头的前兆,我是直接换圆笼养,笼衣后面拉起二公分,让鸟养成往下钻 楼主分析的有道理。
回 3楼(苏州眉) 的帖子
赞同你的说法! 江浙一带习惯用方笼养,经常见到的一位鸟友,用方笼而且坚持二、三年内不全开笼布,不管是在家、在鸟场,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开笼门前衣。其目的是叫鸟养成不受外界干扰的习惯,不管风吹草动,不受其鸟的影响,只顾站杠旁若无人的自己叫。这很难,首先鸟性要好,能耐受这样的约束,又要有争强的好本性。这样的鸟不多,大部的鸟不具有这样的条件,会逼出毛病的;要得到这样的鸟,就是生头也是不小的付出。我的鸟是生用方笼养的,后来觉得圆笼宽畅就换了。方笼用的是砂杠,鸟指甲长了就回方笼磨几天再换回圆笼屉。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就是这样鸟还是在圆笼中快活。
现在用圆笼的人多了起来,尤其是年青人,广笼、川笼、津笼都有;空间大了毕竟宽畅了不少;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放圆笼中鸟(江浙一带)是毛病的了,有毛病了才放入圆笼中,其实鸟有毛病了放到什么笼中也改不了的。
养鸟是为了开心,我就用圆笼遛,鸟肯叫,便它舒服点行了。 引用第6楼才子于2018-02-12 09:42发表的:
牋牋牋 江浙一带习惯用方笼养,经常见到的一位鸟友,用方笼而且坚持二、三年内不全开笼布,不管是在家、在鸟场,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开笼门前衣。其目的是叫鸟养成不受外界干扰的习惯,不管风吹草动,不受其鸟的影响,只顾站杠旁若无人的自己叫。这很难,首先鸟性要好,能耐受这样的约束,又要有争强的好本性。这样的鸟不多,大部的鸟不具有这样的条件,会逼出毛病的;要得到这样的鸟,就是生头也是不小的付出。
牋牋牋 我的鸟是生用方笼养的,后来觉得圆笼宽畅就换了。方笼用的是砂杠,鸟指甲长了就回方笼磨几天再换回圆笼屉。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就是这样鸟还是在圆笼中快活。
牋牋牋 现在用圆笼的人多了起来,尤其是年青人,广笼、川笼、津笼都有;空间大了毕竟宽畅了不少;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放圆笼中鸟(江浙一带)是毛病的了,有毛病了才放入圆笼中,其实鸟有毛病了放到什么笼中也改不了的。
牋牋牋 养鸟是为了开心,我就用圆笼遛,鸟肯叫,便它舒服点行了。
赞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