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屑 发表于 2018-3-6 23:20:02

范制葫芦为何能够成为经典?

喜欢葫芦的朋友大多知道,范制葫芦可谓是葫芦中的经典!那么,为何如此说呢?首先,范制葫芦成品难度大,成功率低,光这点就能看出范制葫芦的珍贵。其次,范制葫芦是半人工半天然的,半人工是指的是选种育苗,刻模具;天然指的是还要靠天吃饭,一个葫芦从授粉坐果再到套模具,然后装满开模,再然后打皮晾干,裁翻儿配口框,哪一道工序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葫芦的损坏。

范制官模葫芦虫具以清中期道光为盛,民间在咸丰时期三河刘曾有范制,再后清末同光时期清朝宗室绵宜曾在盛京也有少量官模范制,其法取老官模与三河刘之长处,既有官模之华贵又采三河刘糠胎之出音,实为养虫之利器。安肃今河北徐水自清中期就有农民范制葫芦,题材多平庸俚俗,但也极富有乡土民俗气息,宫中范制葫芦器者亦多安肃籍,清朝灭亡后这些曾服务于皇家的葫芦范制艺人,将手艺带回了家乡,使得安肃模葫芦有了一个飞跃发展,这些人不光带出了范制葫芦的手艺也带出了部分模具,使得官模在皇城之外的安肃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天津将这类官模与原官模做了区别,称为安肃细路,与题材平庸俚俗原安肃形成对比。

在清末民初天津也有几位范制葫芦的名家,旋家大爷、李六爷、史老启、长春堂张家、陈摆饰、萧扯子。其中旋家大爷、李六爷、史老启和长春堂张家为主。

自建国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没有听说还有大批量范制过葫芦,仅有极个别鸣虫的发烧友在自家庭院偷偷种些本长,也有少量勒脖和套模,但不成气候。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王世襄老先生《谈葫芦》一文发表后,八十年代开始京津两地开始有范制葫芦者以北京喜字张和天津王强为佼佼者,天津还有李德林、李广、黑俊芳等人,天津范制的题材多为八骏图、勾连、麻姑献寿、福禄寿、漱口盂、麒麟送书、山鬼等等。

锦灰屑 发表于 2018-3-7 21:09:50

来逛逛

锦灰屑 发表于 2018-3-7 21:10:05

来逛逛

锦灰屑 发表于 2018-3-7 21:10:20

来逛逛

空中旋律 发表于 2018-3-7 21:20:39

晚上好

空中旋律 发表于 2018-3-7 21:20:52

晚上好

空中旋律 发表于 2018-3-7 21:20:58

晚上好

猛犸化石 发表于 2018-3-7 22:21:44

谢谢分享。

猛犸化石 发表于 2018-3-7 22:21:51

学习学习。

猛犸化石 发表于 2018-3-7 22:21:55

大家晚上好。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范制葫芦为何能够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