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玉最便宜?造假啊!
“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不仅影响着古人的思想观念,更是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由于玉的外表及色泽,人们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除此之外,帝王宫苑的玉制品更是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
我们都知道,在玉石中,和田玉的玉质最为突出,自然对其的崇拜也是更加强烈。然而,随着和田玉市场的越加火热,其价格也是越来越高,假料、假皮的伎俩也开始层出不穷。这对于新玩家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深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分辨呢?
古人常用这样一句话来评判和田玉的颜色:白如截脂、黄如蒸栗、青如苔藓、绿如翠羽、黑如纯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常被用来仿冒和田玉的几种石头。
阿富汗玉
在中国,有一种白色的大理石,白度高,似玉而非玉,主要用作建筑材料和雕件材料,因其从汉代开始利用,故得名汉白玉(类似品种有京白玉);产于阿富汗的大理岩,俗称“阿富汗玉”,跟汉白玉的鉴定特征相似,矿物成分都是方解石,只是阿富汗玉看起来更细腻,层状结构更明显,它的密度低于和田玉,透明性却高于和田玉,抛光后呈现蜡状光泽,硬度在5以下。由于其价格低廉,结构上具有天然性特征,因此具有极强的欺骗性,这种石头可以做成手镯、摆件、挂件,外观跟和田玉很难区分。
料器
料器实际就是玻璃器,但它与我们常见的玻璃有所不同,它属于一种类似于琉璃的工艺玻璃,采用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为原料制作,古有“药玉”、“罐子玉”、“硝子玉”等名称。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料器,现在以北京和山东博山两地所产最为著名。在和田玉价日益上扬的今天,有些不法商人摈弃了先人对料器的正确态度,以仿冒和田玉的料器骗人并屡屡得手,良心尽失。仿冒和田玉的料器一般为牌子、圆雕的人物或动物雕件,呈乳白色,外表近似和田玉,但缺乏温润缜密感,因是浇注而成的,所以大都没有雕琢的痕迹,用放大镜观察,会看到少量小气泡。
水石
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其硬度较高,但脆性强,易断裂,内部结构是颗粒状,颜色呈苍白的颜色,光泽看上去较干涩。水石与和田玉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外观,白度够,硬度也够,用它冒充羊脂玉,有时连专业人士都无法通过肉眼辨别清楚,必须通过仪器,本质区别之一就是折射率,水石是1.54,和田玉是1.61。
玻璃
即脱玻化玻璃和高筋玻璃。一些网店里售卖的几十块至一二百块的“玉”牌子,几乎都是用脱玻化玻璃制成的。而高筋玻璃不仅外观酷似和田玉,还比较耐摔,加入颜料,还可以用来冒充糖玉、碧玉,这是一种容易让人看走眼的材料。
粉压制品
在电视购物中,很多号称和田玉的手镯和玉牌、玉佩等挂件,实际为玉粉制品,它是将玉器加工厂废弃的玉渣,磨成粉末状,再与石英粉混合在一起压制而成,经过抛光等处理,就能形成白、透的玉石效果。无论从外观上来看,甚至检测硬度,都极其近似和田玉,而且成分上也含有和田玉所独具的“透闪石”成分,只是缺少和田玉的天然结构,用放大镜可看到很多细微的气泡。制假者往往先采用天然和田玉制作一至数套,通过送检获得检测证书后,再将真证书进行复制。由于这类假冒和田玉制品均为批量品种,款式相同,通过查询证书的方式很难断明真伪,故而具有极强的欺骗性,新手往往会看走眼。
卡瓦石
或称康瓦石,“卡瓦”在维语里带有傻瓜、傻冒的意思,在新疆,凡昆仑山系出产和田玉的地方均伴生有一种蛇纹石玉,有黑、白、黄等色,其储量估计有数十亿吨,曾被称为新疆岫玉。卡瓦石硬度低,用钢刀一划很容易划出割痕。据新疆珠宝玉石鉴定师岳蕴辉(即“岳工”)说:“在80—90年代仿古风盛行的时候,南方有许多工厂用它来作仿古件,有不少人到新疆去收购卡瓦石。到后来真卡瓦石也很少了,维族玉贩子用石英岩和其他玉石冒充卡瓦石,以讹传讹。1995年以后,卡瓦石基本失去了原来的意思,成为各种与和田玉相似玉石材料的代名词了。卡瓦石,可以说是玉石界的一个笑话。”
西峡玉
它属于一种石英岩质玉,主要分布于河南省西峡县。西峡玉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才有少量开采,目前年产量已达几万吨。西峡玉主要矿物成分蛇纹石占80%-95%,其次为磁铁矿、透闪石、阳起石及少量方解石。其质地细腻、坚硬,摩氏硬度在5-6,微透明至半透明、乳白色,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块度大、裂纹少,玉石外有黄色、褐色、红色的石皮。在网上和古玩市场,西峡玉经常用来冒充新疆和田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假冒和田玉行骗的,还有新疆独山玉、四川的象牙玉、辽宁岫玉、南阳水白玉、东陵玉、多地出产的黄蜡石、鹅卵石等,数量多达百种以上。像采用和田玉碎料染色滚圆冒充仔料的,很多专业藏家也经常看走眼,由于法律不够健全,造假者往往逍遥法外。因此,和田玉爱好者必须对其高度防范,尽量到正规的和口碑好的店铺选购,才能有效减少购买风险。 了解学习。谢谢分享。 来逛逛 来逛逛 来逛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