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屑 发表于 2018-4-18 15:54:21

葫芦虫具--恰到好处的艺术

老一辈玩家喜欢用葫芦蓄虫,经常听他们说“这把葫芦好啊,不挑虫”,还经常听他们说“这把葫芦是配好蝈蝈的,普通蝈蝈进去根本打不动”。这就很奇怪了,按理说好蝈蝈应该配好葫芦才对啊,怎么好葫芦反倒挑虫呢?到底是不挑虫的葫芦好还是挑虫的葫芦好呢?

  好葫芦的形状要恰到好处

  开篇问题其实谈论的是什么形状的葫芦是好葫芦?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鸣虫的发声特点进行一下研究。
  如果你笼养蝈蝈,不妨将其挂在屋子的中央,当它鸣叫的时候你距离近一些围着笼子转一圈,此时会发现不同角度声音效果差异是很大的,站在蝈蝈尾部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最浑厚有力。此处看官们可能会笑了,不做实验我也知道结果啊,毕竟蝈蝈的翅膀向后发声,后面听到的声音肯定大啊。先别忙着笑,其实越是简单的问题越容易被大家忽视。你虽然知道不同角度有差异,但你知道这种差异究竟有多大吗?实际测试一下,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现在回答开篇的问题,好葫芦肯定是不挑虫的,更具体的说是可以对翅膀结构不同、自身体质不同、站立角度不同(这是通过调整底部角度、调整铜胆位置等手段实现的)所造成的不同声音进行优化,并且将声音最大限度传播出来的葫芦是好葫芦。
  翅膀结构决定声音的频率及音色、自身体质决定声音的功率、站立角度决定声音的方向,如果将葫芦比喻成音箱,那么最好的葫芦就是能够把声音中的杂音吸附掉(糠胎的作用,后面详细讨论),把优质的声音无损的释放出来。只有外形结构恰到好处的葫芦才能达到上述效果,这也是为什么玩葫芦中我们一直推崇老一辈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几个款式。
  至于开篇提到的好蝈蝈进普通葫芦会出现叫不响的问题,这个现象的确存在,这其实也说明了玩葫芦是恰到好处的艺术。要想让声音响亮最好的方法是形成共振,如果蝈蝈发声的共振点(翅膀结构决定的)与葫芦自身结构的共振点刚好一致,此时声音效果是很惊人的,也就是传说中的酣儿。北方蝈蝈网中还有几篇关于酣儿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好蝈蝈翅膀结构较大,自身频率较低,小葫芦空间较小,共振频率较高,因此大蝈蝈进小葫芦声音惨不忍睹,反过来小蝈蝈进大葫芦也是如此。
  了解了共振,我们就可以将上面复杂的定义简单理解为:自身共振频率比较宽广,无论何种鸣虫进去都能够引起共振效果的葫芦就是好葫芦。这样的葫芦有钱难找。

  好葫芦的皮质要恰到好处

  玩家经常说“磁皮、糠胎、缎子里是好葫芦”,其中的道理究竟是什么?
  磁皮、糠胎、缎子里是从发声角度对葫芦的要求,再细深究的话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糠胎。鸣虫的发声是一种复合声音,其中低频的声音人耳听起来较为舒服,而高频的声音就容易让人烦躁,而糠胎的这种松散多孔结构正好是吸附高频声音最好的材质,这与音箱中要放置吸音棉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里要控制好一个程度,如果胎体太松散太厚(葫芦未成熟时就被摘下)会造成整个频段的声音在反射中损耗过大,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声音不错但马力太小,如果胎体太紧实太薄(葫芦过于成熟时被摘下)会造成整个频段的声音在葫芦内反射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被吸收,那么高频噪音也会被释放出来,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声音欠佳但马力十足。
  这里多说一句,胎体的结构虽然和采摘时机有关,但也和当地土质、当年的降水有很大关系,因此行家买新葫芦不仅看葫芦本身,一定会研究葫芦的产地和大小年变化。
  缎子里是葫芦成熟度的指示牌,葫芦未成熟时是棉花里,过于成熟时是铁里(铁锈色薄薄一层),当里子像缎子一样轻轻贴服在胎体上,此时胎体的成熟度才算恰到好处,这样的葫芦拿来做虫具效果最佳。缎子里在后期蓄虫中作用并不大,这也是为什么老一辈玩家很讲究缎子里,但是老葫芦基本都刮里子的原因。
  磁皮是胎体的一个保护层,越是成熟的葫芦内部胎体越紧实,外部皮质越坚硬,这样的葫芦容易把玩出包浆,看上去更加漂亮。随着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葫芦虫具已经从简单的蓄虫工具演变成工艺美术品了,因此现代玩家对于皮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恨不得葫芦皮像瓷器一样坚硬无比。其实这样也不好,毕竟葫芦是木质器,容易受外界温湿变化影响,过于坚硬的皮质容易开裂。因此南北方保养葫芦是稍有差异的,适合自己为好,恰到好处为好。

  好葫芦的把玩要恰到好处

  首先强调一点,葫芦不要过度把玩(变色慢),不要过早上油(容易花),切记!
  现代人最重视的是时间,恨不得三五个月弄出上百年的效果,因此文玩圈里关于如何把玩的技术贴一抓一大把,这也带动玩虫圈的朋友对于葫芦的把玩越来越重视。如何让葫芦快速变色?如何给葫芦上油而不出阴皮?如何让葫芦变成一汪水?本来玩虫静心,却时常被这些问题搞得头昏脑涨。
  想准确回答这些问题还真有些难,答案不在文玩圈而是在建筑领域。你需要找一本关于建筑木材的书,仔细研究一下木头变色的物理、化学、生物原理,再回头看上述问题就都很小儿科了。这个话题有些远,此处先不延伸,后期有机会再行文给大家介绍。
  这里想重点说的是把玩葫芦最讲究时机和技巧,必须在恰当的时间(新葫芦晾晒成老葫芦后)用恰当的方式来把玩。首先把注意力放在挑选、打皮、晾晒等更重要的问题上,葫芦本身是基础,后天把玩是补充,先天好则事半功倍;其次坚持新葫芦晾晒2-3年再装配,装配到位后用葫芦套做好保护;最后虫季拿出来适当晾晒、把玩、蓄虫,非虫季放置一个茶叶包妥善保存。如此操作三五年下来一定能够得到一把精美的葫芦。
  葫芦玩的是一张皮,把玩过程中的任何错误都可能留下永远的痕迹,进而毁掉一把好葫芦,因此说把玩葫芦是玩木器中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如果想练手可以先从普通的本长玩起,千万不要在心爱的葫芦上做实验。

  玩虫是一种闹中取静的生活,葫芦虫具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艺术,懂得掌握生活节奏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精彩。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4-18 21:52:34

了解学习。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4-18 21:52:48

谢谢分享。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4-18 21:52:57

大家好

基因虫 发表于 2018-4-18 21:53:52

大家好

基因虫 发表于 2018-4-18 21:53:57

大家好

基因虫 发表于 2018-4-18 21:54:09

来学习的

基因虫 发表于 2018-4-18 21:54:17

来学习的

基因虫 发表于 2018-4-18 21:54:34

非常不错的帖子

基因虫 发表于 2018-4-18 21:55:05

我很喜欢这样的帖子啊!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葫芦虫具--恰到好处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