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巧守拙 发表于 2018-7-5 15:33:15

更欧洲,所以更强:克罗地亚的20年

整整20年过去了,克罗地亚人又一次发现世界杯四强只有咫尺之遥。

对于年纪30岁上下的球迷,1998年那支勇闯四强的“格子军”,让他们足球记忆中对于“黑马”一词第一次认知得那么具体。1992年的“丹麦童话”和2004年的“希腊神话”都发生在欧洲杯上,而那年的“克罗地亚狂想曲”,却让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圈粉了。

但即便克罗地亚队今年能跻身四强,甚至走得更远,恐怕也不该占用“黑马”的名号了,虽然他们近20年的大赛战绩的确乏善可陈。1998那支克罗地亚队的后防核心比利奇,也是当年在青年队提携莫德里奇的恩师,由衷感叹现在这支球队的中场实在是太强了,完全是在享受比赛的进程。曾经打进克罗地亚足球史上首球的阿萨诺维奇也预言,今年球队进半决赛是起码的。

1998和2018两支克罗地亚队的实力比较时,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相:“我们那届国家队,除了博班(AC米兰)和苏克(皇马)效力欧洲豪门以外,绝大多数都在普通的俱乐部,帕尔马、埃弗顿、德比郡……”相比起来,像莫德里奇、拉基蒂奇、卡利尼奇、布罗佐维奇他们所效力的球队名单,华丽得叫前辈们艳羡。

所以评价1998年那支奇迹之师时,比利奇甚至用了“平庸”这样的字眼。因为多数球员都缺乏在豪门俱乐部效力甚至与之交手的机会,在技术、速度、对抗上与欧洲顶尖水准是脱节的。言及优势,他只说了两个词——一是不服输,二是洒脱。

虽然没有走得够远,但同样是前南势力的南斯拉夫队(那一届还叫这个名)也成功从小组出线。虽然印象中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这支球队天才无数,但翻开履历才发现,效力于欧洲顶级豪门的人数和克罗地亚一样,连效力的俱乐部也一样——萨维切维奇和米亚托维奇。

彼时距离东欧巨变尚不足10年,而创造奇迹的克罗地亚队,某种意义上还是在兑现前南时期所累积的资本。队中的核心球员多数脱胎于1987年世青赛夺冠的那支南斯拉夫青年队,可以说是前南社会主义体育体制下最后的辉煌。直到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在点球决战中遗憾负于马拉多纳的阿根廷队。前南解体后,南斯拉夫(后来叫塞黑,后来塞尔维亚和黑山又分别独立)和克罗地亚继承了前南足球的主要遗产。
就像当年克罗地亚队中的最佳射手苏克说的那样,足球世界变化太大,十年全变样。1998年世界杯时,欧元尚未正式流通,巴尔干半岛与北约剑拔弩张,还没有任何一个原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加入欧盟(克罗地亚于2013年正式加入,塞尔维亚仍是候选成员)。那时候的欧洲与我们现在的认知都大不一样,遑论欧洲足球。

本届克罗地亚队平均年龄偏大,在前南时期出生的球员多达12人;但是在1991年独立公投时,队中年纪最大的苏巴西奇也不过7岁。比起1998年的那支球队,这是在全新的政治气候和资本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一代人。在前南诸国中,克罗地亚的发展水平仅次于已经跻身发达国家的斯洛文尼亚,在准发达国家之列,这两国也都是欧盟和北约的正式成员国。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更加亲近的关系,对于球员的培养、流通当然也创造了有利条件。

时隔20年,若再有幸看到克罗地亚队重回四强,那比之1998年早已是两个不同的故事。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7-6 11:25:55

了解一下。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7-6 11:26:03

谢谢分享。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7-6 11:26:17

大家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更欧洲,所以更强:克罗地亚的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