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屑 发表于 2018-8-12 11:40:03

论蟋蟀的捕捉

每年的八九月,立秋过后,蟋蟀始长为~只成虫,但这时还不能马上入手捕捉,应让其在土中生长一些时日,以吸收自然界的养分。至处暑前后,虫体成熟了许多,此时就可以开始捕捉了。捕捉时间大致从处暑开始,可持续到白露后一星期左右(北方稍早),再后因为天气转冷,蟋蟀或因饮食寒凉露水而虫体亏损,或因挖土御寒而牙齿损伤,故而白露稍后的蟋蟀,就没有什么捕捉价值了。捉虫时间分白天和夜间两种。白天可以在中午稍后的一二点钟左右,听结铃声来捕捉。此时捉虫的好处是,蟋蟀结铃迫切,铃声连绵不绝,容易捕捉到声源;不足之处是白天易受干扰,蟋蟀见光之后跳得极快板远,捕捉难度比夜间大。晚上捕虫,可从八九点钟开始,至次日凌晨四五点钟,尤以2~4时这段时间效果最佳。此时捕捉的优点是,更深人静,万物无声,干扰少,呜音清晰,而且上品之虫大多要到此时才开始鸣叫;不足之处是上品虫的鸣叫声太短暂,间隔时间又长,易使捕捉者错过机会。此外,雷雨过后半小时左右,正是各色蟋蟀盛鸣之际,此时虫木论优劣大小,都在草根叶下、墙阴砖缝等处振翅高吟,选择机会多,对此也不可忽视。有道是“天时不如地利”捕捉蟋蟀也是如此。虽然是适时而捉,但如果地方选择不当,非其地而捕,那么到头来也会使人空忙一场,常常是一夜辛苦,到手只是一些细小的不堪入盆的次等虫儿。

  如果一旦地方选择准确,捕捉得法,那么收获将是十分可观的。

  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究竟应该选择什么地方才能捉到好虫呢?在宋朝贾似道的《秋壑促织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出于草上者,其身则软;出于砖石者,其体则刚;生于浅草瘠土砖石深坑向阳之地,其性劣。”他指出了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蟋蟀的不同特性,可作为捉虫、选虫的总的依据。除此之外,根据当前的情况,介绍以下几点规律性的体会,供捉虫时参考。

  在农民经常耕耘的农田里或者近期内耕耘过的土地上不宜捕捉。因为这些农田土地大多喷洒过农药化肥,化肥农药对作物有利,但对蟋蟀来说却是“催命符”,以致在这些地方生长的蟋蟀多为小、弱、残、薄之物。再者,由于经常翻动地表,蟋蟀的生栖场所受到侵扰,使之不能安静生长,导致个体衰弱。另外,在农作物田地中捕捉蟋蟀,特别容易损坏庄稼,这对农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捉虫本身是一项娱乐和锻炼活动,若一旦过火,就是一害,在上海七宝地区就是如此,因这里盛产名虫上品,每年秋天,捉虫者趋之若骛,将大片农田辟为平地,当地农民苦不堪言。在浅草中、贫瘠土里、瓦砾堆内、粪坑近旁,以及垃圾堆和畜舍旁边,不会有好虫生长。同时,在小水沟附近、腐草堆里,也绝少有上将名虫。但是,如果在墙脚边和干燥高敞的地方捕捉蟋蟀,大多会有上品之虫入手。特别是在荒僻的石坑、岩缝、城墙根、大石板下、废寺弃字、野家、河畔等人迹罕到之处,常有体质刚健的珍品异虫。此外,在以下两种环境里也可能有佳虫隐伏:一种是在体质特别肥壮的“棺材板”蟋蟀特别多的地方;另一种就是蟋蟀的密度特别小,即在正常情况下,蟋蟀的鸣叫声特别稀的地方。在这两种环境里,常常能捉到超乎寻常的上上佳品虫。如能选择好以上诸地,只要走下心来,慢慢搜捕,一定会有好的收获。选好了时间、地点,还要有好的捉虫技巧,才能保证一只只上等虫儿手到擒拿。一般到了野外,四下里都是此起彼伏的虫声,这样就需要从中听出虫的优劣了。总的来说,要选择那些声音宏亮、雄浑的虫下手,要找准这种声源。随着季节的不同,它们的声音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早秋时节,应以鸣声苍劲刚烈的作为捕捉对象;若其声抑扬顿挫并呈间歇性的,以及鸣声虽不高,但其声调坚实有力,属于“实声”的,更是不可轻易放过;长衣、阔翅之类的蟋蟀,鸣声多宽大、沙哑,它们的声音特别容易区分,这也是捕捉对象,不可轻弃。实践证明,那些上好的蟋蟀,往往是鸣叫快捷有力,震动人心,它每振翅一呼,捕捉者的心跳也随之加快,这是因为听到好虫的声音而令人兴奋所致。至于那些鸣声尖小、连续不断,或声音虽高,但听去却是给人一种空洞感、全无节奏的声音,则完全可以弃之不顾。到了中秋时节,虫鸣声要以响亮、刚烈的为好,但是那些发出宽大而沙哑声的,往往是日趋苍老的垂暮之虫,对它也不必再操劳了。据老一辈的说法,上品佳虫的鸣声,不但具有上述短暂、快捷、有力的特点,而且每次连续鸣叫的次数,总是单数,即每次急鸣三声、五声、七声,这也是一种区别蟋蟀优劣的依据。如果在白天听铃声捕捉,方法也大致相同。早期以铃声 缓慢、略带沙哑、个头儿较大者,多为上品之虫,那些铃声急促、声音清脆的,多为小个儿劣种。到了中秋时节,铃声以稍急而响亮的为佳,时近晚秋,对其不应轻易放过。至于那些声音缓慢、沙哑的,必为颤颤老矣的衰弱之虫,对它也就不必再费力去捕捉了。一般养虫者都普遍认为捉虫以深夜为好,因为上品好虫都在这时鸣叫,事实也确是如此,但好虫鸣叫的间隔时间是很长的,有时正当捉虫者路过时它没有鸣叫,就会失之交臂。而中午结铃则不同,因其迫切需要交尾,鸣叫一声紧接一声,间隔不是很长,从而给捉虫者提供很大方便。对于捉午铃虫这一点,历代虫谱都木加议论,或者只说“听铃声捉大不到好虫”。事实恰恰相反,善于从结铃声中辨别其大小优劣的捕捉老,却最爱捉午铃虫,而且得将机会远远高于深夜,但其缺点就是如前所述的捉虫难度比深夜高出许多。在深夜捉虫,一旦发现后,用电筒照住,只要不碰到它,一般它是不动的,而白天则不同,一旦翻开砖块草皮,它马上就会连窜带跳地逃之夭夭,而且好虫会审得更快,跳得更远,更容易逃脱,故捉虫者如果没有灵敏的反应和较熟练的捕捉技巧,的确是不大容易捉住的,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捉午铃虫“捉大不到好虫”的原由吧。

  拜访了南北许多名家,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教诲。其中有一点都被大家不约而同的作为相虫的高层次秘诀:择地相虫。而其中细分又可以分为:择土相虫、择地势相虫。前几天在向鲁虫大家柏良先生请教的时候谈到择地相虫的重要性。柏良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指出,择地相虫是和土质、温度、水体、植被、农民耕作习惯息息相关的。决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是建立在长期细心观察和产地名虫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的。柏良先生长期以来致力与对山东各地产虫区域基本资料的积累。在这方面是有独到的心得的。他床前悬挂这一张山东省交通地图,其中在产虫的经纬度做了明确的记号。在地域方面从河北沧州到乐陵、宁津、济南、泰安、长清、肥城、宁阳、曲阜、济宁、的地区几乎是在同一经度上而其中由于水体和土质的关系兖洲、济宁、临邑、的出将率要比其他地区低, 而且多是点状分布。横线临清、聊城、潍坊也同时有上述体现。柏良先生认为山东土质中以黑沙土的出将率最高,他列举了4个例子,乐陵张桥、宁津尤集、宁阳宫村以及济宁的一小块半月型地带。前三个产区的蟋蟀在历年已经有公认的战绩而且本地资源破坏严重。而近年济宁所出的将军多出在那一小块地带中。可见择地相虫的重要。在大水体附近的产地鲁虫往往颜色明净、头大牙大。但是整体结构松散,泛色较快、成熟较慢,报废率高,却往往是二道贩子青睐的对象。因为卖相好看容易迷惑人,玩家常常在这个方面用冤枉钱而得不到战绩的回报。在东平湖区域和靠近微山湖的济宁区域尤其明显。在植被方面鲁北地区棉花种植比率较高但是棉花产区的出将率却比其他地区低,因为当地老乡重视保护给予比较多的水和肥料,蟋蟀的生活环境太优越。而鲁南恰恰相反,农民种植棉花和桑蚕比例较小关注也较小反而能孕育大将的种子。在宁阳的著名产虫区崇化不同的两个村庄出产的蟋蟀品种完全不一样。其中的一个村庄出产南方著名的黑紫黑红钳就是因为你如果到这个村庄的老乡家里可以发现家家都种植着枣树并且后院都有不用化肥的自留地。在每年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和人为因素下,择地相虫一定不能拘泥。

  最近两年笔者都在六月就下宁阳考察当地灌溉和植被情况由于近年农民生产水平的改善一些名虫产区大量使用除草剂和水浇地,当地品种即得不到锻炼又受到摧残。虽然土质不错但蟋蟀大小和出将率仍然每年下降。另外塑料大棚和地膜的广泛使用也对蟋蟀的战斗力产生巨大的影响,产生了一批不是秧子的秧子虫。

  以去年为例,由于降水量巨大和积温不足蟋蟀正常的蜕变周期被打乱。产生了急蜕和缓蜕两种现象。而前年气候非常干旱很多地方都产生了将军,如果按照前年的产地去收购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因为一些地方由于雨水的冲刷蟋蟀的干老度和底版大大下降。去年的大凶多出在地势高畅、植被单一的地方。

  其中急蜕往往体现为头大脑空、皮色清艳。腿上多顺毛、双尾短小、有头重脚轻,并且大腿潮筋明显的这种特征。因为这些蟋蟀在前几龄由于大雨延长了蜕皮时间而最后两龄又被短暂的高温催逼龄期减少了几天,造成了积累不够 徒有其表的现象。急蜕的蟋蟀前期多见。

  而缓蜕的蟋蟀是因为8月2**的产虫高峰连**大雨使原本蜕变的拉长及延后。一些底版较好的多在9月5日至中秋期间变为成虫,特别是其中的翅子由于环境干冷能够蜕变出来的长身翅子全是底版功率极大的好虫。而相反前期借着雨水湿度蜕出的翅子往往是底版湿嫩的看翅子。那么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不同的地势对出将率的高低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在沙地和白黏土出土的淡色蟋蟀如能身体批白沙必是早中秋战将,而在黑土和褐土中出土的深色的蟋蟀多习惯打洞战斗力较弱而黄黏土以及黑沙地是能孕育出大将的宝贵土质。不同的水源也会对蟋蟀产生影响,在姚村你常能看见满口黑牙的老乡。这是因为姚村的水质含氟超标很严重,而当地蟋蟀的牙齿硬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尤其是小花牙历年都有不错的战绩。总的来说择地相虫是对一个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深刻认识,是需要处处留心和灵活运用的。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8-12 22:06:56

了解学习。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8-12 22:07:07

谢谢分享。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8-12 22:07:16

大家好

真真旺旺 发表于 2018-8-13 19:31:10

谢谢分享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8-13 19:41:38

来看看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8-13 19:41:46

大家好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8-8-13 19:41:54

来看看

锦灰屑 发表于 2018-8-13 23:50:30

来逛逛

锦灰屑 发表于 2018-8-13 23:50:38

来逛逛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论蟋蟀的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