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灵属鸟类的几点补充说明
这两天有不少鸟友关于百灵繁殖的问题争论的很热烈,也提出了不少疑问,其中大部分都涉及一些核心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多位老师的研究,所以我发第一贴的时候省略掉了,既然大家都有兴趣,那么我就在补充几点吧:第一 我繁殖实验用的是风头百灵,而不是蒙古百灵,蒙古百灵正在实验中.
第二 蒙古百灵的繁殖也已经成功,青鸟早期的帖子里已经有过说明,并且百灵鸟朋友帖子里也说过百灵已经繁殖,只是成功率小.
第三 关于雏鸟刚出壳吃什么和怎么喂养,以及老鸟喂不喂的问题.首先,老鸟肯定是喂养的,论坛里的照片也说明了.其次,雏鸟出壳时,第一天是亲鸟的素囊上皮细胞的隆起,然后在脱落,营养成分很丰富的东西,来饲养雏鸟.另外就是出壳的前几天亲鸟是一直孵在雏鸟上.因此,雏鸟的饲养的关键就是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事物,另外就是温度.可以说两者缺一不可.这其中涉及保密问题,具体的人工孵化的饲料暂时不能讲.但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例如金刚鹦鹉,葵花鹦鹉的繁殖在国外早就实现共厂化的生产,而鹦鹉开始也是要吃流质的东西,然后慢慢在转饲料,不也一样做到了.还有养过鸽子的都知道如果老鸽子突然不喂养了,就是刚出壳的也不乏有人用嘴养活的,呵呵.其实,开口的食物只要不难于消化或缺乏营养,关键是要保持温度,我们的人工孵化的雏鸟的起始温度是保持在42度,第二天就开始慢慢降温,逐渐降到了32读,恒温10天左右,就可以适应自然温度了.
第四 大家不要再争论这个话题了,我当时发这个帖子的目的只是把鸟类繁殖的关键告诉大家,对于自己想养鸟繁殖娱乐的朋友是个帮助,对于不愿意繁殖的也没有什么,呵呵.另外呢,我所说的工厂化只不过是我的想法,并且正在进行,当然这个项目靠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也是不可实现的,所以也没有什么争辩的.另外百灵繁殖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所以有兴趣的鸟友可以试试了,呵呵.
另外,今年才刚到南方,所以关于我的百灵的照片问题也只有等放假回家解决了,但我保证一定会上传的.呵呵,请大家多支持啊. 温度的问题好象和我五,六年的日记总结的有点不一样,出壳三天的鸟我喂养的成活率可是95%以上,我饲养幼鸟的温度高低的控制已是比较成熟的,我养的鸟是凤头和小沙,你的温度是指蒙古百灵吧? 凤头,小沙的幼鸟13天内的温度,食量,有几各明显的,飞跃似的转变,特别是温度,我观察了8年,有4个不同的节段啊! 请问版主,你们人工喂养的幼鸟的成活率是多少啊?比我高,我向你们学习了. 我在帖子里已经有过说明了,温度对雏鸟的重要性,其实开始主要是雏鸟开始自身调节功能不够,就象小孩子一样,至于说你说的那个温度是什么请告诉我,是鸟的体温还是外界温度.小鸟的食量确实是变化很大的,大家一起讨论了, 呵呵 我们繁殖的就是风头百灵,您只注意到了温度,当然我说了食物也很重要,但是涉及其他问题没有说,但是呢,您考虑过湿没有,我们用的恒温箱是可以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这不用我说了,所有孵化到要控制湿度,即使雏鸟出壳了,湿度也很重要,很多鸟自身湿度如果达不到的话,会占湿了回来的,雏鸟开始不但对温度不能调节,湿度一样不能调节的,在湿度达不到的情况下,死亡率依然会很高的.老哥您算是把保密的东西一点一点都逼出来了啊,呵呵. 还有,用喂养出壳4-6天的幼鸟成功的全营养面料来喂养2-3天的幼鸟是不太成功的.人工饲料的营养永远达不到野生昆虫体内的全面[包括天然的酶类,氨基酸,微量原素,钙磷比例],不过,我要继续研究的.
希望版主能指导我. 湿度吗,我早考虑到了,一开始相对湿度30-50%,五天内还有点重要性,5天后幼鸟对其不敏感了,主要依靠食物中的水份,窝巢保持比较干燥,相对湿度10-30%就可. 老哥,您说的很对,在温度和湿度合适的情况下,饲料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再在这里说了,快暴露完了.营养并不是越丰富越好,关键在于全面.您也说了配合饲料比不上野生昆虫,这点确实不错的,够专业的.但是我也没说过我们不用啊,呵呵,您的大方向绝对正确,具体的不敢说了,怕有意见,注意要点,老哥您也是有心人啊,够专业了,呵呵 下面是引用lyshangwen于2005-12-07 23:25发表的:
我在帖子里已经有过说明了,温度对雏鸟的重要性,其实开始主要是雏鸟开始自身调节功能不够,就象小孩子一样,至于说你说的那个温度是什么请告诉我,是鸟的体温还是外界温度.小鸟的食量确实是变化很大的,大家一起讨论了, 呵呵
我指的是环境温度,幼鸟的自身温度是不能变化的,这是它的生命的基本要求,幼鸟身体的紧缩和舒展是它唯一调节自身温度的能力和本能[亲鸟外出打食时它唯一可用的].而环境温度是幼鸟最重要的依赖,如亲鸟的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