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子 发表于 2006-5-12 15:05:30

民窑青花瓷器篇

为了帮助新学收藏的朋友理解透彻一些,上几件清代民窑开门青花瓷器说明何为“开门”。一般开门的东西,可以从器形,纹饰,青花发色和底款(底足)几方面来判断。

1、顺治青花秋叶盘:顺治青花纹饰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风写意,流畅。秋叶图是顺治最常见的纹饰,内常有题字。
2、康熙青花特点使用批皴法,一层层往上批,青花浓淡相间,层次分明。蓝色双圈底款是康熙民窑常见底款。
3、雍正青花少了康熙的层次分明。但雍正的胎釉却是白而糯,俗称“糯米胎”。砂底,方形“豆腐干”款是雍正的典型底足。

4、乾隆青花最好辨认,青花发色浓郁,深沉,有仿明宣德“苏麻沥青”的晕散。民窑一般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或“乾隆年制”篆书款。

5、嘉庆开始随着清王朝的走向衰败,中国最鼎盛的景德镇瓷器烧造也开始走下坡路。不过嘉庆青花可以圈点的是它的淡描缠枝莲纹。淡雅清新,是嘉庆的典型特征。

6、咸丰,道光,同治青花几乎没有明显特征了,也没有可圈可点的典型器物。一般此时期青花都没有明确断代统称中晚期。

7、同治光绪出现大量粉彩(另篇再谈)。到光绪出现了大量仿康熙批皴法青花,其中也有些精品。

光绪后期还出现了特有的一种洋蓝青花。器物都比较粗糙,但是光绪唯一才有的青花品种。

另外嘉道以后的青花“双喜”缠枝缠枝莲是非常普遍,估计那时的人结婚的几大件中,瓷器瓶,罐是必不可少的。

图片来不及准备,请各位将就着看了。本贴主要针对初学收藏者入门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窑青花瓷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