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红红 发表于 2006-5-14 10:44:05

畅游山西流水帐

畅游山西流水帐
一晃从京城发配来到山西已经近20年了,在这20年中由于工作关系跑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对这一切有了深深的情感,早就想攒一些介绍山西风情的短文,却每每难以下笔,恐招来方家的砖头无数.恰逢06年春节,有朋自远方来.美美的当了一回东道主.虽然事过一季,还是借青鸟书房这块宝地发表一些感叹吧,思量再三,还是以一个外来游客的眼光记一些流水帐吧,这样愈显生动!所以还是名之以“流水”吧。

   喜欢山西,是因为就我的理解,宋元以降,少有能让人扼腕的血性男儿,而中国历史上我所知道的血性男儿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晋地,先轸、李牧、蒙恬、豫让、李广等等等慷慨激昂的故事每每重读都是如此的荡气回肠;而宋元以来驰骋于中华大地气度恢弘的晋商以及褒贬不一的阎督军都让我充满兴趣,遑论“五千年中国看山西”的厚重的中华民俗,所以对山西尤其充满憧憬。

   2006年的正月初一,一行10位大小朋友经过一天的欢声笑语和吃了睡、睡了吃的循环还有不停的收发祝福短信和接听各种各样朋友的祝福电话,于晚上抵达太原。安排好住宿后纷纷迫不及待的各自去按图索骥的去太原各角落搜索小吃,于是经常在某个比较有名的小店里不期而遇。

   初二,清冷的天,清冷的树拥裹着清冷的晋祠的亭台楼阁;古老的戏台、古老的十字桥映衬着古老的周柏隋槐。菱花隔扇、斗拱飞檐无声的诉说着这座古老的宋代建筑曾经的辉煌和历经的风雨沧桑。由于春节,由于起的早,稀少的游人让我们得以静静的徜徉其中,近观远望,俯仰自得。忽闻有人惊喜的大叫“红红”,循声望去,tnnd,居然是两年前游山玩水的老朋友鸟人和大懒猪,居然还背着冰镐,太夸张了。于是止水般的心情被异地重逢的惊喜所打断,彼此调侃着,撕咬着,一起登上了我们去五台山的大巴。

   对于宗教,了解甚少,更谈不上信仰。虽然久慕四大佛教名山首席的名头,还是兴趣不大。尤其在停车购买门票时蜂拥而上的商贩更让我产生了些对这化外名山商业化的厌倦。进入台怀镇,挥别了鸟人和大懒猪,各自闲逛。游人依旧不多,满眼都是兜揽生意的当地居民。择了个干净的小店坐下,昂贵的菜价达到让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倒是店内老板的大家族的热闹让我感觉其乐融融,山里小朋友的羞涩别有一番童趣。酒后漫步于漆黑的山间小路,稀疏的寺庙的灯火使我忆起现在是置身于四大佛教名山首席的清凉圣地。

   初三,酣睡中被酒店老板唤醒,极端不情愿的蹭出温暖的被窝。借着微弱的星光,与三位美女踏上朝拜小朝台的一千多级台阶。陡峭的台阶上薄冰未化,脚下的台怀镇灯火较之昨晚更少,走走停停,终于在体力耗尽之前抵达黛螺顶的庙门。僧人们大多未起,经不住我们的苦苦哀求,终于打开了门。饥寒交迫的我们躲进厨房讨水取暖,宁静的海耐不过我的厚脸皮,代我向僧人求斋,于是经过漫长的十多分钟的煎熬,得以与僧人共进早餐。僧人们的早餐是静默的,这静默感染着我,于是收敛起跳脱,静静的吃完饺子,献了功德,于晨曦中参观后缓步下山。皑皑群山怀抱中台怀镇的炊烟是那么温暖,远远寺庙的晨钟袅袅传来,此伏彼起,愈发衬托出清凉圣境的宁静,此时唯觉心灵一片空明。

据说五台山最灵验的是五爷庙,几乎是有求必应的。对于我这总是呵佛骂祖的人来说,对于我这不孝的儿子来说,看着老母亲一天天的老去而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善良的五爷可以保佑母亲的平安健康。虽然明知昂贵的香火钱里有导游庸俗的回扣,依然恭恭敬敬的求了一个祈求妈妈健康平安的香,恭恭敬敬的木偶般的在居士导引下,恭恭敬敬的向四方罗拜,此时的心情是神圣的,虔诚的,或许这就是宗教的好处吧。接下来的参观就是在这种虔诚的心情的延续下进行的,没有太多可表之处。

五台山是诚实的,他没有把演义里的鲁智深引入五台山,这点让我满意。五台山又是世俗的,强调彼岸世界的佛教对此岸世界皇帝的垂青格外看重,似乎就无法超然了。

   下午的参观是悬空寺。早在十多年前的大学专业课里就知道它,但是一直无缘得窥真迹。如今有机会亲近,尤其看到它凌空而建的气势,历经千年而不朽,作为中华民族的子民,自豪感还是油然而生。当今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诋毁者多,甚至欲断然否定的所在皆是,然而每当我的心灵游走于灿烂的几千年的历史文明里,还是欣慰的、自豪的。虽然历史不能替代现实,虽然我们不能躺在祖先创造的辉煌中不思进取,虽然现实不容乐观,但是我相信一个可以创造如此灿烂文明的民族是断断不会就此沉沦的,所以我更愿意通过对古老文明的学习激发自己——一个中华民族子民的自豪感,让自己更加勇敢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使自己无愧于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车子驶过雁门隧道后,一望无际的莽莽苍苍的雁北平原尽收眼底,名将李牧、蒙恬、薛仁贵、杨业的丰功伟绩和显赫战功过电影般掠过脑际,心驰神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记得哪位先生说过,熟悉历史,心灵会生活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里,相对而言,就是拓展了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或许真是这样的。

   晚上抵达大同这座历史名城。可惜工业的发达和霓虹灯的闪烁使汉时的烽火和孝文帝的雄才大略已无处可寻。春节大同的晚上非常冷清,只能于酒后找个网吧消遣时间。

   初四,云冈石窟。这座始建于北魏的石窟大多已风化残破,当年出于礼佛的目的修建石窟的人也早已灰飞烟灭,佛祖是否保佑了他们不得而知。但是他们留下了这座艺术的宫殿可以供我们瞻仰,或许这就是种瓜得豆吧。对于艺术,根本连点滴的了解都谈不上,但是步入参观的第一座石窟——第五窟,立即被居高临下的石雕所震慑。虽然有多处的修补,虽然有导游喋喋不休的讲解,雕刻的精美,雕刻的雍容似乎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诠释。而我此时,心里的念头却全没有中华民族的雍容,恨不得赶走罗嗦的导游,赶走身边的朋友,让我可以独享这华美的石窟;恨不得掐死那些置石窟的保护于不顾而一直用闪光灯拍摄的王八蛋,使这辉煌的艺术宝库可以有更久的生命力,让更多的子孙可以来此瞻仰学习流连忘返。

   恋恋不舍的挥别了云冈石窟,驱车抵达本次山西之行的重点——平遥古城。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每个地方都留足时间,所以本次活动的重点平遥的时间是充足的。平遥古城,中国现存保护最好的古城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对我都构成了极大的诱惑。

   抵达平遥已经是华灯初上,住宿的客栈虽然早已看过照片,可是依然为其古香古色的气质所折服。一色的标准间,有雕花大床,雕花小床还有大炕,干净整洁而且古朴厚重,应该算我住过的最满意的房间。同样中雕花大床之毒的还有一对恋人,非缠着换房间。看他们可怜渴望的眼神,只好勉力而为,旁边的朋友笑言“你就象个大家长”,颇让我得意,大家满意就好了。

   踱至街上,满眼的明清建筑真有回到古代的感觉,可惜满街兜揽生意的饭店和商号立刻把我从遐思中拉回到现实。推光漆确实漂亮,做工精美却也价格昂贵;满街的冠云牌牛肉让你目不暇接且难辨真假;酒店内一色的黑漆大八仙桌条凳看上去如此亲切。可惜,价格就不那么亲切了。忍着肉疼,纠集朋友们吃了一顿并不可口的高价晚餐,醺醺酒意中睡上我的雕花小床做我的明清大梦。

   初五,整整一天的平遥让我大过其瘾。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保存最完整的县衙,中国第一家票号,传说中的镖局这些以前只能存在于想象的事物一一呈现眼前,让我有时间与历史和想象一一对证。不容质疑,平遥对历史的保护是很下了些工夫的。文庙呈现给我的事物足以让我想象当年举子们的十年寒窗的艰辛和一朝登龙门后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县衙陈设的刑具足以震慑我这样的游者,后院的风雅却又别样风情,难怪学子们要不辞十年寒窗的发奋了。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的布局严整,当初的经营理念和规章制度即使放在如今也依旧适用,因人性的贪婪是基本不变的,最喜欢的还是一个条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智慧!以前读晋商知道他们是最讲究合作的,所以能驰骋中国大地几百年。日升昌旁边就是另一家票号,正是他们的紧密合作才完成了1+1大于2的命题,才促成了日升昌的强大。现实中的我们又如何看待同行的呢,视若仇雠,一山不容二虎,惟恐别人发展壮大,如此胸怀终究难成大事。镖局的布局大致相同,进门一斗大的“镖”字,鲜艳夺目,古老的镖车,陈旧的镖旗以及排列严整的格式冷兵器无声的诉说着当年的镖师们是如何的餐风饮露的过着险恶的生活。

   景点逛完了,再走明清街,依旧是熙来攘往、车水马龙的人群,依旧是各色难辨真假的古董,与其他稍有些历史的老街区别不大,没大意思。但是平遥依然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如果你只用眼睛去看,平遥就是一个商业化的古代建筑群而已。但是如果你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眼耳鼻舌各种感觉器官去吸纳各种信息,充分的用心灵去思考去感悟,你会发现,平遥是一个真正充满历史的古城,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这种不同,不在于熙熙攘攘的景点,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偏僻的胡同;不在装修的美仑美奂、富丽堂皇的客栈,而在简易平实、其貌不扬的民居深处;不在导游酣畅淋漓、天马行空的讲解里,在贩夫走卒娓娓道来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平遥还是有缺憾,那就是接触到的各色人员从酒店服务员到排挡的摊主一律的普通话,标准化的服务方便了沟通、方便了买卖的成交,却失去了山西的特色,让山西的民俗旅游减色不少。

   晚上灵机一动,在住宿的三星级客栈内用餐,居然便宜的惊人,算是最后给我的一个惊喜吧,可见凡事不可先入为主。

   初六,王家大院。没有选择传说中名气最大、最有特色的乔家大院,是因为不太相信旅行社的推荐,不太相信一般人的审美标准,虽然被导游说的很有些惴惴。车至门前,仰望依山而建的古建筑群,看着稀稀拉拉的游人,坚信自己做了个明智的选择。进得门来,长长的街道让我这样的平头百姓很难相信这是私宅,高高的门槛昭示着当年王家的显赫,镂空的门窗精雕细琢,丝毫不比以精巧著称的徽商建筑逊色。登高远望,层层屋脊森然罗列,依稀就是独牧《阿房宫赋》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游古宅,除了看他们的建筑和布局,最喜欢看的就是对联,王家的对联跟其他书香门第的古宅一样,显示了主人对子孙的厚望和对他们做人的期许,耐人寻味,意境深远。从古至今,不乏投机取巧的暴发户,可我还是相信“先做人再做事”的古训。所谓富不过三代,没有这样的文化积淀,就没有王家当初的显赫,更不会有这样恢弘的古建筑呈现给后人。最后,在上花轿的热闹吹打中我们结束了此次山西之旅,山西确是一个值得久久回味的地方……

小小红红 发表于 2006-5-14 13:44:59

欢迎大家来山西坐客

静听 发表于 2006-5-14 22:07:22

收藏了,明日细品!

赤松逍遥 发表于 2006-5-14 22:31:12

山西确是一个值得久久回味的地方……

赫尔柳灵 发表于 2006-5-15 10:11:07

帖子很长,毕竟是20年的感叹!我看了首语初二、初三和初六。看了你们畅游的境地和心理动态,感悟到了你的心理:敬昂晋地文臣武将热血男儿的气慨;漫步于晋祠、亭台楼阁、周柏隋槐、菱花隔扇、斗拱飞檐,感受佛教圣地的清凉;友人来访的喜悦;晋商兴衰的评述。山西的确是一个历史文化氛围很丰富的省分,能到其中去和在书本里是两种切然不同的感受!能分享你的旅游是一种享受。 谢了!

小小红红 发表于 2006-5-15 20:06:09

引用第4楼赫尔柳灵于2006-05-15 10:11发表的“”:
帖子很长,毕竟是20年的感叹!我看了首语初二、初三和初六。看了你们畅游的境地和心理动态,感悟到了你的心理:敬昂晋地文臣武将热血男儿的气慨;漫步于晋祠、亭台楼阁、周柏隋槐、菱花隔扇、斗拱飞檐,感受佛教圣地的清凉;友人来访的喜悦;晋商兴衰的评述。山西的确是一个历史文化氛围很丰富的省分,能到其中去和在书本里是两种切然不同的感受!能分享你的旅游是一种享受。 谢了!
谢了!欢迎您来山西坐客!!!!

老大顽童 发表于 2006-8-16 23:51:15

引用第1楼小小红红于2006-05-14 13:44发表的“”:
欢迎大家来山西坐客
今年初已领教了,单位组织旅游,由广州飞内蒙,由包头进山西,五台,悬空寺,应县木塔,乔家大园,云岗石窟都看过,还私下与当地政府联系,要了台小车,开小差跑了辉源县,应县,繁峙县,代县,及五台地区,回顾一下当年老一辈的历史的场面,真是一言难啦。最后临上飞机前,还捎带十斤所渭真正的山西手工老陈醋,别说,还真香。

luopenny 发表于 2006-8-17 09:06:32

赤松逍遥 发表于 2006-8-17 21:51:29

此帖建议加精。

青鸟之光 发表于 2006-8-19 07:03:31

引用第3楼锦衣卫于2006-05-14 22:31发表的“”:
山西确是一个值得久久回味的地方……
华夏文明看山西~~~~地上有众多的先人古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畅游山西流水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