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度揽月 发表于 2011-2-13 15:09:10

渊庐主人的盆

新年中,偶得2只渊庐主人的盆,狂喜!!!

日月皆空 发表于 2011-2-13 15:45:01

非常给力啊!我只能望洋兴叹、望尘莫及……

觅度揽月 发表于 2011-2-13 16:12:58

谢谢空版给于的“加亮”奖励。

觅度揽月 发表于 2011-2-13 16:13:49

空版客气了!!

gzas 发表于 2011-2-13 18:52:08

欣赏了,哈哈

星天外 发表于 2011-2-14 13:37:41

欣赏了

dkcdkcdkc 发表于 2011-2-14 13:56:08

江南兰王——渊庐主人韵事
  
  兰蕙幽雅,清芬秀逸,花气袭人,凝香不散。历朝历代缙绅大贾,诗人墨客,吟于诗词,形带鱼米之乡,山秀水明,地杰人灵,吴越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长。

  民国时期(1912-1949)上海、杭州、绍兴、湖州、宁波、嘉兴、余姚、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有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清流名士,文人雅士、前者视拥有名兰为附庸风雅和显示身价为乐,后者则爱兰之清高风雅,姿美香幽。故养兰之风气一直是长盛不衰。如:“民国初年,苏城艺兰文人巨贾;足有数十家,种植细种名兰逾千盆”(兰苑纪事)。又如:“仅余姚一区艺兰者有七十余家之多”(五十年艺兰经验谈)。这时期名兰迭出,艺兰才俊辈出,达数十人之多,在各地均有声望。在这批艺兰家中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就是人称“江南兰王”的沈渊如。

  沈渊如(1905-1979)出身名门望族,祖辈安徽人氏,殷实富裕人家。先祖在太平天国举事时举家迁居梁溪(无锡),在迎迓亭建造一栋深宅大院定居,先祖置产、开厂建业,至民国初年,在沪、宁一带拥有十三家股份工厂,主要为织造、百货业,传闻沈家有白银五千七百两,黄金六瓮,也真是富甲一方。沈渊如为人谦和,待人诚信,性情贤淑,深明礼义。在原则问题上则从不退让,显示其外柔内刚性格。沈氏自民国十四年即开始艺兰,这从历史资料上可以考证。年轻时爱兰成癖,几达痴迷,和无锡城中艺兰高手交往甚密。常与艺兰名人荣文卿结伴同去杨干卿家赏兰、请教。沈氏聪慧勤学,兰艺大进,三十余岁就闻名以遐迩,竟博得了“兰王”的雅号。沈有兰蕙数千盆,其实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上在民国时期有各种兰蕙五百余盆。建国后五十年代达二千余盆,数千盆之说应在六十年代初。除兰花外沈氏喜爱杜鹃和山茶,杜鹃有六百余盆,有些名种都是其亲手嫁接、杂交培育出。当时有兰花第一、杜鹃第二、山茶第三之说。八十年代后,早年沈家艺兰、杜鹃、山茶等照片资料相继在欧美国家书刊上登出,如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主编《花园》(THEGARDEN)(供照者为美国沈荫椿),可见其技艺之精。由此不禁使人想起当年那些珍贵兰蕙的照片,它们在何方?在这数千盆兰蕙之中,其中最多的是“西神”,“西神”竟多达数十盆,那年沈家举办兰展时“西神”竟有二十四盆同时放花。其次是“绿云”,“绿云”也有数十盆,有时数盆同时开花神态各异。笔者此说并非空穴来风,乃沈渊如笔记本上所记录。

dkcdkcdkc 发表于 2011-2-14 13:57:29

沈有几本笔记本,一本专为记录兰蕙的来龙去脉,上面登记品种名称,注明何年何月在何地向何人引进,登记新花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发现及庄数、价格,井附注何时分给何人,记得井井有序,一目了然。一本专为记叙各个品种的花容、花貌、花色等特征和欣赏要点。沈渊如先生为一代艺兰大师,被誉为“文武全才”、见多识广、治学严谨、立论一丝不苟,积数十年艺兰经验,遂怀有精辟和独特见解,深为众兰家钦服。再有一本专为登记兰蕙编号和兰蕙名称以作对照。沈氏名种兰蕙上千盆,每盆盆底均写编号,对号入座,从不出错。还有兰展时宾客登记簿等。时隔几十年了,这些笔记本连同几百张黑白兰蕙照片,以及一些珍稀兰花孤本资料现均由沈氏哲嗣保存。

  沈家老宅为一中式结构深宅大院。分为三造进深,前厅前院、后厅后院,后面还有一处外人不能涉足的小庭院。前厅最大为待客之处,前院内摆放夏蕙。后院内摆放春兰,两院间有杜鹃、山茶、木桃、月季、盆景等花卉,树木葱葱,香气阵阵。最后面一小庭院鲜为人知,面积约九十平方,平时双门紧锁,闲人不得入内,钥匙为沈渊如一人所佩带,这里面莳养珍贵兰蕙,名品佳种。夫人张氏育有子女七人,五十年代初其三子沈荫椿已长成人,人既聪明,又喜兰蕙,终日跟随父旁倾听教诲——“看筋、辨脉纹、察色晕”,沈氏对其宠爱有加,给其钥匙,父子各一把,余人皆不可得,可见沈氏谨慎之处。

  沈家富有,沈氏养兰纯属欣赏和社交,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发展兰事活动,弘扬兰文化。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沈家经常在后院“千兰堂”举行私家兰展,春季举办春兰展,及至夏初举办夏兰(即蕙兰)展,间以山茶、杜鹃、木桃点缀。展厅内姹紫嫣红,兰馨馥郁,参观人络绎不断,门庭若市。

dkcdkcdkc 发表于 2011-2-14 13:57:51

笔者手中收藏着当年蕙花展出时拍摄的一张14寸黑白老照片影印件,为民国三十七年拍摄,照的是“千兰堂”蕙兰展部分展区,形象清晰逼真,照片上再现当年沈家举办蕙兰展的壮观场面。大厅正面壁上悬挂三幅中堂,每幅中堂两边各有对联一副。中间一幅最大,画着古松图,右边一幅画的是兰花,左边一幅画的是杜鹃。大厅上一排排几架高低多次搁置着绽蕊舒瓣,风姿绰约的名种蕙花,举世无双的“沈氏翠蝶”,独占鳌头的“顾氏大魁荷素”,意味深长的“胜利大荷”(即曹荣大荷),梦寐以求的“涵碧”、“珍品”以及“蜂巧”、“朵云”、“东山梅”、“丁小荷”等老种新花,交辉争妍。展厅上所用的几架十分讲究,前面二排为落地红木架,高1.5-2米,明式造型,简明典雅,精镂细雕,玲珑剔透,几架面板后有用红漆写有渊庐“沈氏”字样,后面中央为红木供桌,两侧为红木八仙桌,桌上兀立台几。共三层呈立体状布置。展出所用兰盆亦十分考究,一律乳黄潭山泥盆,镬底形,如意脚,由沈氏自行设计,宜兴杨氏为其定烧。盆底盆侧铃印三方,一为沈氏印章,一为篆文渊庐,一为杨细春制。展厅四周摆放着品种各异大小不一的各色杜鹃,装点得花团锦簇。名蕙、艳鹃、书画、红木几架荟萃一堂,此情此景何等壮观、何等典雅。沈氏汇集无锡兰界在抗战前后多次在无锡举行名兰展,有用摇头相机拍摄,全照黑白,照片长24寸和36寸,此二帧原照现存海外。如此规模、如此气派的私家兰惠花展,可谓蔚为大观矣。

  为使兰界同仁对五十四年前的沈家兰花展有所了解,现录下该照片上的文字记载,以飨同好:“民国卅七年四月甘六日梁溪渊庐主人陈列其名种蕙花及杜鹃之一部分”,此为照片上部从右至左一列较大横字。

  下面从右至左为丹青高手所书一列竖字:“本邑渊庐主人嗜兰有癖民国十四年即开始艺兰迄今甘余年收集新旧名种兰蕙达五百余盆此次蕙花发花者三十余盆已含香吐芳且与杜鹃同列一室艳者绮丽清者绝俗幽香阵阵沁人欲醉低徊其间几略置身于另一境界而有飘然超逸之感周硕庵识井书”。另一为:“渊庐新种蕙花有名翠蝶者此色绿如翡翠形态若蝴蝶最为珍品民国廿九年开花后今始再开其难能而可贵也如此爰为群花之冠摄影以留鸿爪云尔 张潮象识”,每文各有二印章。此大尺寸黑白老照,原汁原味,既有艺术价值,更具历史价值,实属稀罕之物。它反映了当年社会卜民间爱兰、养兰风气,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私家兰展的真实场景

张诚 发表于 2011-2-14 16:51:01

欣赏学习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渊庐主人的盆